广西盛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作为影响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基本物质保障的因素之一,其有效建设是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进度的有效管理反映了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效率。因此,要合理控制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维护参建单位的声誉,最大限度地发挥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措施
1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意义
与其他普通建设项目相比,市政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和施工过程更为复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施工作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工期,这给相关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不能如期建成,将给周边居民和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干扰。
另外,在实施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市政工程项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项目的高效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市政工程对城市的影响,加快建设进程,从而更有利于城市早日实现其发展目标,对人民生活和城市建设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进度会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征地拆迁,如边征拆边建设的情况下,会在建设的过程中触碰到土地权属的问题,进而增加了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于项目开展造成影响;(2)配套管线复杂,如地方政府一般要求管线与道路进行同步建设,并要求道路建成后5年内不能对其开挖,这就加大了管线问题的协调难度,此外,由于建设沿线管线的多样性,且归属部门各异,增多了工程建设中的不可控因素;(3)施工场地的局限性,如城市繁华路段内等交通、商铺、工程因素复杂,会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平面布置,进而由于线性工程的增多,限制了施工进度;(4)涉及专业面广、参建单位多,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一般包含道路、交通、桥梁、管道、隧道等多种建设专业的内容,需要通过不同专业的交叉施工来保证工程的有效施行,但由于权责问题、验收问题、移交问题等方面的复杂因素,进而加大了工程的管理难度;(5)影响面问题,由于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污染、扰民等不良效果,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工程建设的不良因素会被放大,进而造成对于施工进度的影响;(6)材料需求多样性,由于市面以及采购人员本身对于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不足,会在验收环节造成返工等情况的出现,进而拖延了工期;(7)资金方面,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社会融资,极易出现资金链的断裂,进而对于工期造成影响;(8)自然风险,如台风、暴雨、地质灾害等的影响,会在长期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造成无法预期的影响,加大了施工的不可控性。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3.1强化施工进度检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深,市政公用工程的有效建设成为保证社会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但其施工建设的进度相较于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更易受到干扰,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需要对于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有效规避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为了降低不良因素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影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配之以必要的施工进度检查,进而保证施工的进度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进行。例如,可以通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管单位的协调运行,对于工程过程中出现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进而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预期的有效契合,并在出现不良影响因素时,通过部门间沟通协调,优化施工计划,避免经济纠纷以及对于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3.2提升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
由于市政公用工程规模大,通常投资大,建设运营周期长,会导致施工难度和管理难度的增加,进而导致在具体施工阶段出现各种施工差错,引发纠纷。因此,必须加强管理部门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协调和监督。比如,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可以促进参与单位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合作、协调和沟通,提高项目建设的适宜性。另外,当出现不利因素时,政府部门可以协调监督施工,确保相关单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然后加强各单位的配合,实现互利共赢,有效控制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进度。
3.3优化合同管理水平
合同管理的优化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的合同制定可以有效避免因不可抗力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工期延误,有效避免不利因素影响市政公用工程后责任不清。比如在合同起草阶段,可以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和可能影响工程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前保证合同的质量和效力。另外,在合同中要体现工期、投资、质量指标,并作出明确规定,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权责明确。合同的制定应保证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当条款需要变更时,应提前说明,避免出现工期、费用等方面责任不清的情况。
3.4建立健全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制度
制度在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之中,针对当前制约进度管控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管理因素,企业应着力对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制度加以健全和完善,从而为各项实践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根本保障。首先,应重视以制度的形式对控制与管理的规范流程及各方面的细节性注意事项加以明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拥有科学的行动指南;其次,需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具体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职能与责任加以明确,注意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原则,一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应严格根据制度要求开展责任追究工作,从而避免出现“责任空白”的情况,并通过责任追究加快原因分析速度,针对问题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第三,应注意完善进度控制与管理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各方单位围绕工程当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确保各个施工参与方充分明确当前工程的实际建设进度,获取各方的建议与反馈,进一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5融合信息技术
要重视信息技术(包括相应的软件、局域网、互联网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虽然信息技术对进度控制而言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与辅助机制,但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中,可以提升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处理效率,同时可以强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透明度,进而完善工程的施策,并在发现问题时,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相应机制,强化工程建设深度。此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进度信息的交流以及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运作构建平台,进而为工程按时完成提供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的有效建设,需要通过规范化的施工进度管理来推进市政公用工程的有效建设。因此,相关的参建者以及单位需要明确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对于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有效的计划制定,在材料、合同等方面加深对于施工进度的有效管理与监督,进而推进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效率,进而通过工程建设的按月履行维护百姓生活,保障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智鑫.基于BIM的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182-183.
[2]刘金礼.分析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进度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8):154-155.
[3]何鹏.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解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164.
[4]马秀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