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民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建设单位要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必须重视工程建设管理,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促进工程建设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必须注重运用创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法,使其能够合理地提高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创新,实际上是工程建设各个领域管理工作的自主创新。工程建设创新管理的标准是建筑公司高层住宅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具有自主创新的核心理念,以规划和实施自主创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1 通过创新模式的使用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满足市场发展要求
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迅速。如果不考虑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就会淘汰落后保守的施工管理方法。与时俱进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方法,在整合期能极大地推动行业发展趋势,准确识别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加以运用,从而采取相对积极的预防措施。
1.2 通过创新模式的应用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科学
通过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创新,为工程建设管理方法提供必要的科学研究理论来源,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应用的实际效果,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行业的主体生产水平,充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质量要求。有鉴于此,有必要扩大技术创新的范围,确保项目建设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
2.1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工程建设企业要深刻认识工程建设创新管理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工程建设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方案和方法的科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关键定义和方法,与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保持一致,保证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为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管理自始至终与行业发展相一致,施工企业应将工程建设创新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日常业务,坚持引进新管理、新理念,为保证施工企业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为建筑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奠定基础。
2.2 创新建筑工程企业组织结构
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检查不及时的问题,工程建设公司要做好公司组织机构的自主创新,切实建立监理队伍,确保监理工作顺利完成。另外,工程建设公司组织结构的自主创新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保证工程建设公司的效率。在整个组织结构自主创新过程中,工程建设企业必须注意的问题很多。首先,工程建设总承包商的管理方法必须符合销售市场的规律,以保证工程建设公司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规定工程建设公司在组织机构进行自主创新时,应适当调整集中管理机制,赋予相关新建项目单位一定的控制权,以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采取有效措施,节约公司行政部门的管理成本。实际上,一些工程建设公司的一些强制单位必须撤销,移交给有关部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程建设公司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本。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分析
3.1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传统的发展趋势和落后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创新相关管理体制,按照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划分各部门职责,适当调整项目风险管理之间的沟通,真正完成改革创新。
制定新的、升级的有关产权期限的法定代表人规章制度,增强公司法人的影响力。同时,也要注重内部控制建设,创新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引入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弥补传统工作的不足。企业应赋予内部控制一定的独立性,并将内部控制机制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内部控制人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市场调研信息和风险规划措施,丰富决策者的信息,促进投资决策的顺利进行。
3.2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
近年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迅猛。网络技术、电子设备、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整个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投资风险管理方法中信息不匹配的问题,提高项目整体管理的实际效果。另外,根据物联网技术,将建设项目视为一个整体,将不同的环节和过程适当衔接,确保每一个工程建设精英团队和工程建筑装饰材料都能得到合理的监管,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效果可以灵活运用。
3.3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文化
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与文化艺术的应用密切相关。必须符合当前发展趋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为适应新形势,相关企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和文化艺术的稳健性,确保企业开拓创新,始终站在行业前列,为企业文化增添新的动力。企业要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构建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创新传统的工作环境和形式,增强员工的集体归属感,把自我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挂钩,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4 创新安全管理
目前建筑工程正朝着安全文明施工的方向发展,和过去相比,安全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工程单位越来越重视施工的安全性,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很多措施并不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强烈,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将创新模式应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创新理念、创新形式等多个方面,提高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重新规划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课程,引导施工人员参与到其中,学习安全防范技术和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3.5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注重信息技术的引进,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各环节的沟通与联系,消除施工中存在的矛盾纠纷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为DBB,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这一模式应用比较广泛,在新时期,可以在此模式基础上,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利用这一系统实时采集数据,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同时还为CM(建设—管理)、BOT(建造—运营—移交)、EPC(设计—采购—建造)等多种模式提供创新思路,通过各环节的沟通交流,实现工程信息的共享,建设完善的数据库,在每个环节处理各项事务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获取数据,保障各环节的工作质量。而管理人员借助创新后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更新了工作思想,注重加强和各部门的沟通交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各环节的特点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
结语
对工程建设的创新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是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经之路,有关人员必须对此事予以重视。从加强管理意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充分结合实际,促进建筑业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雷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冶金丛刊,2016,000(008):139.
[2]朱慧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冶金丛刊,2017,000(004):139-140.
[3]翁双才.关于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及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