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研究 庾建辉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庾建辉
[导读]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农业灌溉、洪水控制、干旱救济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桂林龙源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农业灌溉、洪水控制、干旱救济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其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使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浆施工技术方案是技术管理的基础,也是施工质量控制重要内容。实际灌浆施工技术水平往往直接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一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必须综合考虑和分析工程的各种因素,不断提高灌浆施工技术水平。
        1.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1.1选择灌浆材料
        对于灌浆材料的选择是整个灌浆工程前期最为重要的工作,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对于相应灌浆原材料的选择。由于当下建筑行业的火热,相应的原料市场乱象频发,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在对原料进行选择和采购的时候,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而后就是在原材料进行配比的过程之中,需要将相应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节[1]。这个时候则需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不同部分所需要的特性进行一定的微调,而后使得相应的灌浆更加匹配工程。其中较为常用的灌浆材料有粉煤灰以及其他的添加剂等。另外在灌浆搅拌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加入一定的膨胀剂。这些是使得灌浆在干燥的过程之中,不会发生干缩等其他的状况。从而提升工程整体的质量。
        1.2钻孔施工
        在整个灌浆工程操作的过程之中,钻孔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步骤。钻孔施工最主要的要求,总体来说就是垂直要求。其中相应的孔洞不仅要与整个水平面垂直,而且孔洞上方与下方整体要保持一致。其中最为复杂的就是帷幕上的钻孔,对于孔洞之间的距离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另外在钻孔施工过程之中,对于打孔的先后顺序也有一定的规定。因为有的时候打孔的顺序会影响相应灌浆施工的质量,因此,先打哪个孔,后打哪个孔,一定要按照顺序来。
        1.3选择灌浆方法
        目前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之中,灌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分别是循环式灌浆和纯压式灌浆。两种灌浆技术各有自身的优势,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循环式灌浆主要就是对相应的孔洞进行一定的灌浆操作,而且在孔口完成它本身的循环。其在本质上也是处于一种纯压的方式。纯压式灌浆则是通过相应的管道直接将灌浆输入到需要注入空体的底部。纯压式灌浆与循环式灌浆相比对于浆液本身具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浆液的浓度更大[2]。
        1.4合理控制灌浆顺序
        由于当下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越来越大,所以在灌浆过程之中往往是分次进行,从而确保灌浆能够及时进行干燥凝固,尽可能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本身的质量。而在这之中合理地控制灌浆顺序也成为了较为重要的一个话题。随着相应工作经验的积累,在灌浆的过程之中,每一次灌浆的深度最好维持在2~5厘米之间,而后每两次灌浆之间的时间把控要根据灌浆本身的性质来进行决定。
        2.灌浆方法的应用
        2.1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方法
        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之中,大部分采用的是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多的地质环境。其中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地势不算太高,而且地质状况不算复杂的时候,往往使用的都是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因为相应的建设企业和承包方首先考虑的也是这种方法。自下而上的灌浆方法对于相应设备的使用较为简单,不用非常费力的来回搬运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施工的时间,有利于相应工程进度的推进。这种施工方法虽然与自上而下的灌浆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优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质环境都适合,所以在选择施工方法之前,需要提前对相应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勘测。



        2.2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方法
        当下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之中,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地质环境。因而自上而下的分段灌浆方法也随之出现。自上而下的分段灌浆与自下而上的灌浆技术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而这种自上而下的灌浆方法主要适用于地质较为稀松的状况,主要是为使得相应的工程更加稳固[3]。而且这种灌浆方法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更加巨大,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对于很多大型的设备都要进行较为频繁的搬运。另外在灌浆的过程之中,对于相应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要尽可能保证灌浆口本身一直保持着清洁卫生。
        2.3一次灌浆方法
        因为随着当下发展进程不断地加快,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之中,其本身的特性就是规模越来越大,对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整个灌浆工序之中也有着较多的灌浆方法。其中一次灌浆方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灌浆手段,主要适用于在水利水电工程之中各个较为简单的部位。首先我们要对需求灌浆的部位进行一定的分析,如果其深度在10厘米以内,而且并没有较强的渗透性,本身就较为稳固,则可以使用一次灌浆的方法。一次灌浆方法本身具有较强的优势,因为其不用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挪动,所以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2.4实施灌浆操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灌浆技术的施工过程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分别是浆液本身的质量问题,相应设备的检查问题,施工前的地质勘测问题以及灌浆孔的问题。首先灌浆过程之中,浆液本身的质量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就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前期对于浆液原料的选择以及浆液的配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之后还需要对于灌浆过程之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测,尽可能保证在灌浆过程之中设备不会出现问题。之后在施工前需要对相应施工的地质以及灌浆的部位进行较为细致的勘测。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地质或者是基础问题,要提前采取防护措施。而后灌浆过程之中,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灌浆孔的部位以及相应的质量问题[4]。
        3.不同灌浆方式的应用
        3.1循环式灌浆方法
        循环式灌浆方法主要包括孔内循环和孔外循环两种方式。两种灌浆方法各有其优点。孔内循环灌浆方法,可以很好地处理灌浆中发生的注浆管空隙问题,能够提升整个灌浆的质量。孔外循环灌浆方法也与基类似,不同的是灌浆液体是在孔外循环,运用这两种方式灌浆,比较灵活,适应的范围也较广,操作也是简单轻便,能够让浆液长时间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防止浆液长时间停顿而失去了活性。循环式灌浆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堵塞,不会发生沉降问题,而且浆体质量高,所以,颇受施工技术员喜爱。
        3.2纯压式灌浆方法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也经常会用到纯压式灌浆方法,这是一种直接的灌浆方式,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不需要进行循环灌浆,直接把浆液注入到灌浆孔中就可以了。如果需要灌注浆液的表面裂缝较大,就需要使用纯压方式灌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灌浆孔的深度要选择好,浆液质量也要符合要求,灌浆孔也不能钻得太深,一般要控制在10~12m,浆液浓度也要比平时稍高,确保质量达标。纯压式灌浆方法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接下来的施工进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灌浆施工技术因其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企业要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要求等诸多因素,严格控制灌浆施工技术要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障施工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发挥灌浆技术在加固、防渗的作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红,周泽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J].工程项目管理,2020,11(12):169-171.
        [2]白永喜.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策略[J].城镇建设,2020,11(5):357-358.
        [3]陈珍珍,王红梅.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2):3417.
        [4]邓红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9):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