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压力也越来越大,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部门首先则必须重视市政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
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应严格按照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要求,对路基路面进行合理设计,以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质量,确保市政道路投入运营后车辆的安全、稳定通行;2)为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则需根据现阶段市场发展的规律,在确保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考虑一些残疾人士的出行问题;3)重视市政道路工程配套设施的配备问题,如路灯、管线等基础设施的配备问题,与此同时,还需不断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针对于路基路面积水问题,也应提前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有效防止裂缝、变形、沉降等病害问题,延长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要点
2.1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线形要素主要包含直线、圆曲线、圆曲线超高加宽及缓和曲线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指标即为直线、平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圆曲线的半径以及行车视距等,景区道路重在考虑行车的舒适度,平面线形设计必须确保设计线形与汽车行驶轨迹相吻合。进行线形设计时,则需根据市政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状况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同时还应尽可能的减少环境破坏问题,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2.2 控制路基路面裂缝
要有效控制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裂缝问题,基层施工就需使用稳定性较高且收缩性较小的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出现裂缝问题主要是因为材料收缩而导致的。材料收缩主要包括干缩及温缩两种,但收缩问题的出现均与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及含水量的多少有关,若要有效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采购材料之前需通过试验的方式检测所选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只有在其塑性指标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才可采购。其次,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材料的含水量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则可在施工材料中添加减水剂及具有缓凝性能的外加剂,只有在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及含水量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才可有效避免裂缝问题。
2.3 控制基层平整度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及强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建设高品质的道路工程,首先则必须做好路基路面的设计工作。而市政道路面层的平整性则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行车舒适度。要有效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则需区别对待不同的基层。对于以石灰土为基层的道路工程而言,其通常并不会对道路的平整性提出过于严苛的要求,所以,施工过程中仅需使用平地设备刮挖施工区域,直至其道路平整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方可停止,而以水泥为基础的道路工程其对道路的平整度相对要严苛一点,这是因为水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若不能有效保证水泥的稳定性,则会直接降低水泥的强度,要有效提升水泥的稳定性,则可在水泥中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以延长水泥凝固时间,与此同时,还需选用相关设备对水泥路面进行压实处理。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在确保路基路面强度、稳定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确保路基路面的密实度,特别是路堤及人工构造物衔接部位的压实程度,以防衔接部位出现沉降、错落等问题。
2.4 软土地基处理
调查发现,软土地基下沉导致的跳车问题主要是因为设计图纸中布设的地质钻孔过少且孔较浅而导致的,所以,设计初期,相关设计人员就需前往施工现场勘测施工现场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及其力学性质,设计过程中,就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及强度。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所依据的参数及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多少都会存在差异,要有效确保软土地基的设计效果达到施工要求标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次,雨水冲刷也是导致路基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雨水冲刷不仅会降低路基强度同时还会造成路基填充材料的流失。为有效保证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就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地基处理方法。
2.5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5.1 路基排水设计
1)道路路基处理
对于水分含量过大或者潮湿的路基部分,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对于含水量过大的路基,则可选用干燥、优质的土体或者透水性较好的颗粒材料进行换填处理,对于潮湿的路基,施工前期就需沿纵向方向在路基两侧布设排水沟,并选取一定间隔距离设置多个横向排水沟,这样方可将路基内部的水分及时导入排水沟,进而方可使用吸水泵排出排水沟的水分,疏干路基。
2)降低地下水位
设计市政道路工程时,需高度重视立交桥所在位置道路的排水问题,通常来讲,则可使用排水泵排出路面低洼区域的水分。但因为下立交区域的路基高度低于地下水位,雨水侵袭下,若不及时处理积水,路基可能就会出现变形等问题,与此同时,路基强度也会大幅下降,道路的使用性能及结构也会遭受破坏,因而,则需在路基地下水位的范围内布设盲沟、渗沟、暗沟等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出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2.5.2 路面排水设计
1)地面排水
地面排水通常则会选用急流槽排水,通常要求国家一级公路及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必须做好铺砌防护工作。当前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已在地面排水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选用的排水方式主要包含分散排水及集中排水两种。其中,分散排水主要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路段较长、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使用此排水方法时,不仅需要加固路基边坡、硬化路肩,同时还需考虑边坡下方植被对于横向排水的遮挡问题,为有效解决积水问题,硬化路肩的过程中应同时布设路肩排水沟,以加大沟坡排水量;而选用集中排水法时,则可在硬路肩的外侧布设混凝土预制板或者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以确保硬路肩与路面的相接部位能够形成三角形集水槽,确保路面积水的及时排出,与此同时,每隔30-50m还需布设一道泄水口且泄水口还需于路堤边坡的急流槽衔接于一起,这样方可及时将积水排至坡脚的排水沟内。
3.市政道路工程路面路基设计建议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机动车车道的宽度。进行路基路面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细致调查各种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横向安全距离、相邻车道之间的间距,设计过程中,需结合施工现场路面的实际情况以及交通规则、车辆行驶速度等科学计算机动车的车道宽度。
2)分道设置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有的地区则在机动车道两侧均设有非机动车道,并会使用绿化带分隔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而有的地区则会直接将非机动车道设置于机动车道外侧,当前,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市民的出行安全,所以,就需根据该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设计,以有效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
3)从安全角度来看,则必须确保布设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分隔带的合理性。分隔带主要包含绿化带、双黄线、分隔墩、道路分隔栏杆等,而绿化带及双黄线则是常用的分隔带。通常要求中央分隔带的宽度必须在1.5m-2m之间,但具体的宽度则需结合绿化带的宽度及车流量的多少而定。加之,当前我国使用电动车的人数较多,所以,设计非机动车道时,更多的应该考虑电动车的通行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设计则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使用年限,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设计人员不光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针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提前予以解决,以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及强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梅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2019(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