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探究 宋兼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宋兼
[导读]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项目,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由于洪涝灾害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贵州省石阡县本庄镇人民政府  贵州铜仁  555109
        摘要: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项目,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由于洪涝灾害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但水利工程依旧属于非自然产物,也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有效解决水利工程对于周围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对措施,期望在深入研究与处理分析过程中,探寻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解决措施


        前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对自然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伤害,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一些错误的行为和破坏性的做法,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稳定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未来生产、生活的长远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维护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合理建设水利工程并做好补救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中、大型水库及灌溉建筑工程规模相对较大,会对当地局部区域造成比较直接的影响,尤其会体现在降水以及气温等方面。水利工程在修建过程中会调整水流方向以及流量,进而直接、间接性改变了水利工程上下游的水流流域流向以及河流水道的流域面积,差异性的变化会引发气候环境变化。其中,水利工程建成后大量的水资源囤积和大范围的水面也会导致低温效应、水分蒸发较快、局部地区降雨总量增加、部分地区降雨分布不均匀以及气温变化等影响[1]。
        2.对水土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自带蓄水功能,会使得当地水流、河流改变原始运行轨道,下游河道的流量不足,则会限制河流自身净化能力的发挥,进而造成水体环境变差、泥沙增多、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等问题。而水库内水流流速较小、透明度增大则会增加藻类的繁殖,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修建大坝过程中,一些建筑垃圾以及施工操作也会影响当地的地质情况,不仅会增加水土污染,也会触发一些地震、滑坡等灾害问题,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2]。
        3.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圈造成影响危害较大,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个别生物种类的灭绝,其原因较多:水坝的建设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鱼类无法完成繁殖任务,将直接面临种族灭绝风险;水库深孔下泄的方式使得水体温度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一些高坝溢流泄洪期间,高速的水流会导致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鱼类易得气泡病且无法正常生存;另外,一些水生动植物在水利工程建设后生存环境被破坏,局部区域内食物链条被打破平衡,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2、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对措施
        2.1 综合考量工程设计,合理安排管理布局
        水利工程在建设前期做好缜密的布局安排,能够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发生,政府作为策略和领导部门,综合考虑工程设计需求,征求业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建议想法,能够强化提升设计水平,减少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建设初期做好实地考察与监测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生态环境评估与预测,尽量在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科学合理开展下一步动工任务[3]。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维护管理期间,强化监督管理与日常巡护,尽早发现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由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2完善综合督导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完善图纸设计与施工安排,做好水土环境维护与周边居民的迁移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对当地环境、居民的影响。作为管理人员与水利工程作业施工人员,保持警惕意识与责任意识,维护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稳定性,多方位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周围水土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管理期间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并不断完善综合督导管理机制,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施工期间做好污染处理工作,施工结束后做好补救维护工作,恢复周围植被以及水体、土壤环境,能够以最小代价换取水利工程建设的成功。另外,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监督管理站点,培训一些日常监督、巡护管理工作人员,配合周围居民的意见反馈,定期汇报水利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监察维护效果。
        2.3持续跟进监测管理,合理划定保护区域
        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后期,一些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并不会马上呈现,一些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往往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为此,持续跟进周围水环境变化情况,能够有效掌握生态环境变化数据,减少水土污染、生物种类减少以及垃圾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当地群众以及水利工程的监督人员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者,在发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第一时间上报反馈,能够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个人以及组织群体的责任保护区域,能够有效提升监测管理水平,同时,在监测站等权威机构的协助下,强化细节把控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够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促进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水利工程属于民生事业,是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节点。作为人类,在生产发展期间顺应自然规律,掌握有益生存途径,能够建设出更加利民利国的水利工程,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与管理目标,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维护生态环境发展的多样性与可持续性,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晟.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31):34,36.
        [2]王丁正,丁思超.水利工程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No.355(7):32-33.
        [3]于博.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水电水利,2020,4(10):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