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当前在公路工程测量中,采用的技术通常是利用全站仪等设备对测量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但是常规测量技术存在诸多不便,由于测量路线出现较多的建筑和设施,降低了测量的通视性,无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为了降低测量难度,需要增加支导线点的密度,提升测量的精度。本文基于RTK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加以探究,结合当前对测量的实际需求,阐述RTK技术的测量优势,意在提升施工测量的准确性,推动测量技术发展。
关键词:RTK;公路工程;工程测量
引言:公路工程测量也称公路勘测,是根据现有的公路技术标准为依据,对公路工程进行勘测,保证后续放样、施工等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公路测量的准确性。基于测量技术为公路建设奠定基础,减少工程中出现的误差值,对公路质量加以把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人员操作技术以及专业技术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切实发挥出公路测量技术的优势。
一、RTK技术及其实现原理
GPS也称全球定位系统,通过与卫星连接,接受卫星信号,获取关于地面的数据信息。随着GPS定位系统技术发展趋向成熟,在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RTK技术。在功能方面与GPS技术存在相似性,都是在工程中发挥着定位的作用。通过布设静态控制网获取信息,在工程勘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RTK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能够根据实时动态为工程测绘提供工作依据。RTK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基准站数据链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选定特定的设备,将基准站设置于首级控制点上,能够有效的提升控制点的精准度,便于进行有效的跟踪。
利用RTK技术能够根据控制网,获得精确的观测数据,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有效传输,确保移动站在获取信号的前提下,建立全面的测量坐标,保证准确的接收到基准站传递的信息,根据坐标确定明确的方位。
如果结合GPS技术与RTK技术有效结合,将其用于公路工程测量中,能有有效实现测量的目的。其中定位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是构成RTK的重要构成,能够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经过基准站发射信号,通过传输信息,保证数据有效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接受信号,基准站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计算,从而将计算出来的结果,提供给测量人员。将RTK技术应用在公路测量工作中,有效降低测量难度,对公路工程测量起到推动作用。
二、RTK技术所具有以下优点
RTK技术不同于传统测量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测站之间的通视性。应用该技术能够无需通视,有着极强的灵活性[1]。可以根据点位位置的实际需求,保证控制点的可稀可密,节省大量的网络传算点等测量任务;并为工程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传统测量技术是根据平面和高程开展测量,在工作上比较繁琐,实际作业的效率不高。利用RTK技术能够精准的确定三维坐标,根据测量地面的高程满足测量精度的准确性;在实际操作上,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接收机的体积更加轻便,能够减少测量人员在工作中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当前测量作业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模式,无视外界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通过RTK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测量的速度与准确性。
三、RTK技术的具体应用
RTK技术能够保证通过架设基准站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不受通视条件的影响,在工程施工期间,对于深挖、回填等施工内容,在施工全周期发挥着作用。能够明确的设计好路线,便于施工开展,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放样,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一)公路控制测量环节中的应用
在放样开展前,需要确定好路线的曲线与实际长度,将一系列涉及到的数据都输入到设备中,根据数据计算放样数据并自动保存在文件中。当数据不准确时,系统会根据数据进行核对检测,以文字的方式显示出来。并在放样阶段,将需要的内容自动提取出来,进行选中。在以往的公路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测量方式依据常规的控制网进行布置,导致布设的精准度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将RTK技术应用在公路工程测量中,能保证测量精度的有效提升,基于网点进行的控制更加灵活。由于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在施工现场放置大量的仪器,对于测量点位之间的距离要缜密的思考,结合通视情况保证点位布设的合理性,强化施工放样的精准度,减少工程测量时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控制网实现定位系统控制布设,实现精准定位。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观测数据时,对于数据的处理,应保证每一个控制点都能有效控制好信号质量,当发现基线不合理现象,要重新进行测试[2]。选线通常要根据勘察进行设计,秉承着利用旧路路基的要求进行线路勘察。使用RTK技术作为移动站,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出发,选择另一点作为参考站,沿途采集数据信息传输给基准站。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设计人员再据此设计,选择科学的桩点与坐标,通过系统自动放样,消除累积误差,保证各个放样点都能保持一致的精度。
(二)地形图测绘环节中的应用
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较,RTK技术基于定位系统,兼备更加准确和高效率的测量优势。首先,RTK技术能够在大比例的地形图中开展精准测量,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还能保障测绘的准确性。通常测量系数应该保持在半径参数范围内,能对控制点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于细小的控制点来说,利用RTK技术进行作业,需要手簿实现对控制点的把控。结合相对应的软件生成图像,轻松保障测量工作的开展作业,形成一体化的作业模式。保证了信息与图像同步采集,降低后续图片生成时出现错误的概率,使成图工作更加规范化。提升了测量测绘的效率,避免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其次,RTK技术对于公路断面的测量有显著的作用。
在测量过程中,明确公路的中线与转点后,可以结合计算机软件,生成符合公路实况的图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生成的图像了解实际情况,获取更精确的断面数据。减去人员深入现场亲自测量带来的麻烦,降低测量的工作强度,节约成本方面的支出;对于RTK技术来说,将其应用在公路工程中,相较于以往的公路设计工作,需要人员结合现场进行中线设计,呈现在地形图上。对于较为重要的转点,都需要通过在地形图中逐一标注。但是采用RTK技术,可以结合软件,将中点坐标引入手簿结合软件对参数内容进行准确的计算,确保中线能够基于放样有效落实。通过软件在内部生成路线后,可以进行放样操作,通过手动操作确定桩号,当选择好桩号后,RTK能自动提示桩号的距离,根据提示确定行走路线正确与否。采取这种放样的目的在于,更精准的确定放样点,在作业的同时,不会对其他的放样点造成影响[3]。
(三)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方式应用RTK技术进行放样。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放样的准确性,符合公路施工的实际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等级要求较高的公路,实际开展工程期间,可以直接通过现场放样提升工程测量的稳定性,减少误差出现的可能。在开展测量的过程中,借助优质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性能,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能够保证将存在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公路工程测量的精度,满足施工测量规范的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在公路工程中应用RTK技术,提升测量的精准度,保证工程作业效率。RTK技术在实际测量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并且由于工程路线较长、地形结构复杂,常规测量技术无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用RTK技术进行作业,可以避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在工期紧凑的条件下,把握好技术,完成对公路工程的测量工作,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建松.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工作中GPS-RTK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1,11(04):260-261.
[2]杨兰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21(12):4-5+12.
[3]饶莲.基于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21(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