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生态城区中海绵城市规划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熊庆琳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很多城市依然存在大拆大建现象,导致自然下垫面持续减少,城市衍生出很多问题,如城市洪涝灾害,雾霾现象严重和城市热岛效应等,因此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排除城市内涝风险,改善城市水循环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身份证号:45020419850327XXXX;柳江县中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很多城市依然存在大拆大建现象,导致自然下垫面持续减少,城市衍生出很多问题,如城市洪涝灾害,雾霾现象严重和城市热岛效应等,因此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排除城市内涝风险,改善城市水循环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在会议中提出要将我国城市建设为绿色、文明的宜居城市,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就绿色生态城区中海绵城市规划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的应用
        1 引言
        海绵城市规划解决了城市发展中,因硬化引起的水源排放不畅问题,实现了对雨水和污水的科学处理,降低雨季内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维护公共设施及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在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各项功能的实现和生态效益的发挥,更要做好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且关注后续管理和维护,才能真正打造优质海绵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 海绵城市概述
        所谓海绵城市是将城市比喻成海绵,通过系统开发,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水匮乏现象。海绵城市理念是基于城市给水排水系统传统建设下,提出的蓄水-净水-再释放利用的新型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以城市水资源为基础,利用系统模拟降水,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科技手段,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城市绿色雨水循环利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并不复杂,可以分为强化城市水资源和加强技术、改善水资源利用情况两方面。检测城市中生态水情况,发现被破坏的水系统及时进行修复,从根本上改善城市雨水滞留情况。对城市内绿色屋顶、花园等地的净化雨水设置进行优化,改善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全面保护湿地、河网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
        3 绿色生态城区中海绵城市规划概述
        将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内容概括为两部分:一是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这是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城区规划建设中来,通过绿色材料、绿色技术对城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加以调整改造,以突显城区自然之感,拉近城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做到了空间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及交通科学配置,坚持能源节约、绿色环保理念,完善城区功能性。二是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实,是为优化城市的吸水、蓄水和释水功能,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存在的雨水和污水问题,降低水分过多集聚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目的是增强城市弹性,解决城市排水系统问题,做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4 绿色生态城区中海绵城市规划的应用
        4.1 生态海绵体修复
        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建议工作人员最先关注城市自然生态海绵体的运行状况,对其采取保护、修复措施,以此奠定城市高效水循环系统的基础。海绵城市的建设是立足于自然生态圈中“自然海绵体”的基础上,自然海绵体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城市的河流水情况,调节地表水体污染情况,还能够有效解决旱涝灾害。基于此,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建议要关注自然生态海绵体的保护与维护,根据地区有关规定,明确限建区、蓝线区与绿线区,加强对生态板块的保护,制定强制性规定与法律条款,避免这些区域遭受破坏,让自然海绵体保持自己的调蓄与呼吸能力。之后,需要加强对城市水环境、自然绿地环境的修复,开展河流疏浚、河流截污工程,保护天然湿地环境,建设人工湿地,形成人工湿地与天然海绵体之间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打造完整的海绵体系,实现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


        4.2 因地制宜
        很多学者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喜欢借鉴日本、北美和西欧的相关思想和经验,但是这些国家本身的地下排水设施就修的相当不错,且具体的气候也与我国差异很大。同样,我国的各个城市也有自己特点,海绵城市建设中也应考虑每个城市的具体需求和城市特点,根据城市人文、地理、经济、水环境保护情况以及当地城市内涝防治具体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城市进行个性化规划设计,合理地开发建设海绵城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雨水花园、植物沟、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下沉式绿地和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植被物种选择上,应选择耐淹植物,避免因较长时间泡水而影响其生长,同时绿地设计时要注意物种搭配,选择适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组,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绿色基础设计,利于水体净化和蓄存功能。
        4.3 严守生态空间
        根据相关城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城市的生态保护范围,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滞洪区、重要湿地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根据划定的管控区范围来确定发展方向,如一级管控区要采取严禁一切形式开发建设的策略,二级管控区严禁对生态功能有损坏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来说在适度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可在近期保留合法的现状用地,禁止开发建设;中远期通过将现状用地转移、集中,逐步减少现有建筑并转化为生态隔离带。针对城市支流及毛细水网要尊重其自然汇水方式,保留现状水系,不得随意侵占、填埋。在管控基础上注重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识别生态斑块、构建生态廊道、修复水生态环境、建设湿地等,并从城市规划各个层次来明确落实要求。
        4.4 完善水系网络系统
        要想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城市水系网络与生态系统的保护。从河道整治角度入手,由于城市周边的地表径流 - 江、河、湖等具有自净功能,能够有效净化城市雨水中的杂质与脏污,可以进一步开展城市河网水系、湖泊水系、湿地、绿地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河道自净化能力,维护自然水系网络的净化功能。从防洪防涝角度分析,建议开展大坝、水库修筑工程、堤岸加固工程,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城市水系统循环情况,阻止水流肆意扩张。从城市水系循环角度分析,建议对城市水系海绵体进行改造,建设完善的骨干河网,连通大小河道的水系,引入分散式处理系统,将多个网点搜集到的水资源集中汇集于地下某区域,通过调节池与污泥池进行处理与消毒,最终排入河流或者海绵体蓄水池中,作为绿化灌溉使用,而系统处理之后得到的污泥可以用作城市绿地肥料或者农业肥料,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零污染排放。
        4.5 选用合理技术
        为了有效节约水资源,可用净水设备将初期降水中的污染物净化并存储起来,可用于消防、灌溉以及生活。在海绵城市规划中,为了提高雨水的收集和存储能力,我们还能采用雨水花园、蓄水湿地、湿塘、小区储水箱、建造仿生人造海绵体,使雨水收集最大化。评价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有绿色建设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了人们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入绿色生态的概念进行城市功能设计。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基础,将坚持以绿色生态作为各方面工作的出发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海绵城市规划需要做到综合考量、统一规划、科学布置,坚持现有原则要求,采取科学的措施手段,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以此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保护城区生态环境体系,为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华淼.探究新形势下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J].低碳世界,2016(16):155-156.
        [2] 文剑钢,刘华明.新时期“海绵城市”设计的技术途径与主要问题——以大都市武汉为例[J].城市观察,2018(3):121-130.
        [3] 李淑玲.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9):23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