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327197903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增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不管是数量还是规模均在与日俱增,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现如今,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重视,还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文章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质量管控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还能实现对国家旱涝灾害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水流量控制功能,是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项目。因此,对其工程质量的管控成为相关人员研究和思考的重点,只有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竣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势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地勘察,然后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建立最满足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明确工程质量的各种标准,之后再按照建立的施工方案科学选择最适宜的施工技术,才能在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的基础上有效缩短施工期限。不仅如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其工作人员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占据很大比例。基于此,才能有效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管理对整体项目而言至关重要,势必要针对相关作业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进而有效提升施工作业团队的整个生产水平与能力。
2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分析
2.1 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利民惠民的项目,其施工建设通常会涉及到众多内容,其施工环节多,现场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但是,对于当前国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而言,从业者基本都是农民工,特别是一线施工作业的人员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从劳务市场中临时雇佣来的。总体来讲,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差异性较大,专业技能不足、素质低下,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不仅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质量检验不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涉及工序较多,大量原材料的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质检工作的负担,同时,未构建出良好的监督机制,监督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之中。企业内部对质检放松警惕,员工责任意识较差,导致很多施工操作没有建立在工艺的基础上,仅仅根据以往经验进行操作,缺乏对工程的具体认知,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同时,在工程进度的追赶下,施工人员经常会倒班工作,沉重的工作压力和工作任务使其一味求快,在施工中以完成为最终目标,并没有注重对施工质量的追求。为了能尽快交付工程,企业往往会简化内部的质检工作,导致监督工作仅在一些较大的项目中进行,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工序之中。一些企业因为前期工程进度落后,为确保如期交付,直接忽略质检工作。另外,一些企业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往往只将价格优势作为第一选择对象,忽略对供应商的考察,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将会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3 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施工现场各种环境因素将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制约。以地形为例,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平稳度要求较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土地平整度加以考量。如果地面凹凸不平,施工操作还要增设地面平整工作,确保建设项目地基的稳固。同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较广,在建设过程中会侵占到农民的居住地和耕地,设备产生的噪声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农民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地点靠水而设,大多坐落于旱涝灾害频发地区,水流量使工程施工难度急剧加大,也造成了工程项目资源的损耗。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首先要考虑水的流速,对水流速加以精确测试。但是水的流速不是一成不变的,测试结果也只能代表当前的水流速,这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把控十分不利。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将使工程效率大大降低。
3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控措施
3.1 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
所有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都无法离开管理制度的支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并明确的执行落实,才能够有效增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建设质量与管理效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满足基本内容的条件下,还应该对各种机制和管理措施进行细化,针对施工现场管理细节、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部分实施全面优化,加强施工企业的监管。利用制定完善且健全的水利水电工程现场施工监管制度,可有效增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他们严格掌控施工过程,特别是加强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加强质量评价标准和机制的完善性,并加强施工管理者工作与行为的规范性管理控制,有效提升他们本身的素养与水平。除此之外,确保监督管理制度应有价值的有效发挥,创建施工质量监管小组,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严格控制。在应有机械的过程中提高监管力度,才能全面运用现代化监督管理技术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3.2 减少外部环境干扰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除需要考虑到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等内部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对施工产生的影响。温度、地形等相关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造成干扰。因此,优化工程质量应降低外部条件的制约,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合理规划。针对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施工项目,应将其安排在适当的时间内。
针对一些噪声污染较大的设备,可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场地应建立在合适的原则下,不可盲目扩充施工场地,这样不仅会对区域环境状态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在防洪项目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区域内地形的优势,根据流动水源变化,构建小范围局部发电工程,实现区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应秉承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在有限成本中,积极对环境因素加以探索,将其限制条件转化为建设优势,促进价值的创造,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利益最大化,实现人民群众的真正受益。同时,要注重施工现场的保护工作。除材料与设备的保存、维护与保养外,还要对周边环境加以保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增加生态保护工作。在完善水利建设的同时,促进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施工中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通过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保护和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 增强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
若想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应先加强监督管理责任的明确落实,针对企业领导人员、保证施工部门管理者、施工建设人员的责任明确及工作落实,才能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不同的阶层,应该采用不同的技术工作,如施工日记、技术责任制、材料检验、技术复核、技术交底、工程竣工验收等多个方面。施工日记主要是在施工建设中需要施工人员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及最终的结果,详细地记录并完好保存。技术责任制就是明确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工程技术人员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加强技术工作。技术交底通常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所有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势必要充分了解其中承担的工程任务的技术标准、特征、施工工艺等。技术复核通常是指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技术工作实施专人复查审核,便于及时发现并改正失误,避免工程建设出现偏差造成经济损失,尽可能防止人为因素带来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事故。除此之外,竣工验收应该具备完善的技术材料。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质量管理,才能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保驾护航。
3.4 提升机械化管理水平
基于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需要,应加强对大型机械设备的引进力度,在充足的资金投入下提升自身机械化管理水平。在设备采购进场完成后,应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在施工人员的选拔上,企业应秉承着对专业性的追求,要求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有相关部门的技术认证,持有专业的操作资格证书。在施工现场应切实加强对员工的管控,严禁出现任何岗位互换情况。施工人员的每一次设备使用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建立在严格的操作规范下进行,确保其水利施工的安全。同时,机械管理档案应委派专门人员对此负责,档案建立要求内容上要详细完善且记录规范。一旦发生档案丢失现象,将直接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追责。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还包括机械的维护与检修,并将每一次设备的维护检查到最后的设备检修完整记录在案。施工机械设备在管理方面要求较高的细化程度,可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明确的事前管理、突发设备损坏事件管理以及维修管理,确保机械设备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都能有规范的制度予以相关处理方法的指导,从而有效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机械化水平增长。
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保障要点
建筑单位应立足于自身,积极探索当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形势,收集相关施工信息,并且合理采纳来自各部门的施工意见,以分级管理的形式,实现各个施工环节的有效管控。其中,建筑单位应注意各个环节的连接是否紧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有序完成,以免发生设备使用以及施工上的冲突,使某一项工程任务因被迫搁置导致最终工期与实际要求不相符合。企业内部应拓宽自身视野,在建立专业管理人员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管理人员应树立创新管理理念,注重企业内部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优化施工人员的作业,升级施工人员技术,使相关建筑单位获得施工技术上的优势,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企业的项目竞标优势。要加强产业和技术之间的融合,将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融入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来,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予以优化。
通过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整合能力,帮助技术人员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算,简化工程步骤,使整个工程项目进度得到保障,企业能集中精力攻克工程项目质量,推动整个施工项目的有序进行。
我国水利建设涉及大量的技术应用,例如CAD技术、灌浆施工技术等。相关设计人员应注意技术上的合理搭配,确保水电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灌浆施工技术的使用应落实细节上的处理,在施工前要确保设备与施工人员的全部到位,材料已经入库。高喷灌浆应注重强调下管的深度,准确计算其浆液的比重,确保其灌浆高程始终处于施工标准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地下水进行取样检查,同时密切注意钻孔是否达到预期注浆效果。另外,内部质量监督管理应贯彻落实相关质量管理法,加强对质量检测系统在技术层面的提升,使其能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做出及时反应。在管理层面,强化工程管理人员对水利水电施工建设的重视程度,明确自身决策将会对工程产生重要影响的认知,使自身责任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对施工人员加以引导,促进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思想水平的同步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的把控,在全面客观的认识下,有针对性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出有效措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建设目标,为人们的安全用水提供良好保障,完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晁华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9):195-200.
[2]文彬,罗江锋. 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155-156.
[3]王雄,宓永宁.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10):137.
[4]侯喜云.论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8(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