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解决农业企业在社会资本市场融资难、负担重的问题,我国在农业生产建设环节引入了PPP融资模式。然而,从近年来农业PPP项目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来看,我国农业PPP项目正处于瓶颈阶段,存在投资方式少、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利润点、税收模式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农业PPP项目;发展瓶颈;路径
1 农业PPP项目发展存在的瓶颈
1.1项目融资渠道单一,缺乏有效的投资路径
农业项目作为第一产业,目前不太可能进入资本市场。大多数投资者仍然关注互联网、医疗等高科技行业。农业投资与主流投资路径背道而驰,投资者对农业项目关注大、勇气小。目前,农业项目确实是市场上比较薄弱的项目,经济效益低,缺乏活力。然而,农业项目往往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因此,即使农业PPP项目在政府的护送下,也很少有投资者愿意驶入未知的蓝海。
1.2 政策的出台对外地项目的方向影响不大
虽然近年来,农村农业、财政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提倡发展农业PPP项目,但地方政府对农业PPP项目的认识仍然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农业大省的排名思想比较严肃,仍缺乏企业与政府之间平等合作的理念,对PPP项目的运作模式存在误解。投资者对PPP项目缺乏信任,政府只将PPP项目作为降低负债率的新融资工具,这与PPP项目的初衷相悖。因此,PPP项目无法有效分担风险。无论政策如何出台,投资者都不愿将资金投入农业项目,导致政策如雷,地方降雨少。
1.3 农业PPP项目缺乏有吸引力的利润增长点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撑作用。许多农业产业项目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企业对公益性大于盈利性的投资项目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如果没有很强的利润增长吸引力,就很难被企业提上投资议程。与新兴产业相比,农业产业投资回收期较长,没有“小而大”之说。因此,农业产业项目仍然需要寻求新兴的利润增长点来吸引企业投资者的关注。
1.4 农业PPP项目税收程序设计不完善
由于国家对农业产业的关注,税收政策与其他产业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有关“免税”“退税”等税收政策针对PPP项目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具体实行办法。存在诸如企业留抵税额占企业现金流、免征税收入占比过大,退出环节征税税收政策不明晰,政府补助重复征税,费用分配不清等问题。企业进入、退出皆存在不可预知的纳税风险与费用分配风险,阻碍企业投资者的投资意向。
1.5 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低,PPP与创新项目结合领域存在空白
关于PPP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国内现有文献研究多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保险等方面,鲜有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应用研究。公共部门中的学校、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与企业合作进行R&D项目合作是对农业产业保持发展活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现阶段,农业R&D项目尽管对企业对社会都有着很高的投资回报率,但由于其自身的风险性,仍少有企业涉足。这就更需要政府政策指引、科研院校与农业企业通力合作,积极促进农业R&D项目以PPP模式发展,促进农业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
2 突破农业PPP项目发展瓶颈的路径
2.1 推动多主体参与项目,聚焦多方力量推动项目发展
在农业PPP项目中,政府部门是项目的策划者和协调人,企业是项目实施的主体,金融机构为项目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村民组织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各方应明确各自的关系和职能。
政府作为风险的策划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应该充分发挥风险分担的作用。同时,对其他议题提供政策支持,对具体项目进行实时跟进,确保项目高质量有序推进,协调周边关系,确保项目顺利运行。企业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要保证项目的质量。在关注项目利润回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项目的公益性。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和权利应该在项目开始时就明确界定。要明确PPP的本质是合作,风险由各方共同承担。政府不应被视为风险的“保险人”。金融机构应当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风险评级。坚决拒绝风险过大的项目,因为政府不能无限制的开展项目审计。对于风险效益合理、社会效益良好的项目,应适度放宽审查政策,给予一定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各大银行应注意农业PPP项目资金需求大、资金回收期长的特点,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投资项目,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促进农业项目运营。村民组织和村民是项目的主要受益者和建设者。在农业项目中,村民组织和村民是主要建设者,农业PPP项目应采取多种方式,调动村民组织和村民的积极性。例如,鼓励村民成为股东,使村民对项目有认同感,从而促进项目的发展。
2.2 地方政府积极寻求政企合作机会,对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鼓励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推动PPP项目的发展,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响应需要加强。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本辖区特点,出台促进农业PPP项目发展的具体文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使企业实现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农业项目的决心。对于发展前景和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各级政府应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地方各级政府要了解PPP项目的运作模式,PPP模式不能等同于以前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应该加强合作,与企业合作在平等的基础上,主动解决问题,如土地规划,水电设施,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补贴,以提高高社会福利项目的吸引力私营部门。
2.3 转变思维,不断创新,寻求农业项目新的利润增长点
政府应该积极转变思路,吸引企业的关注,启动一些社会效益高、资本回报高的项目,如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渔港、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病死畜禽的处置,使企业在上述项目中可以建立赢利机制。政府负责加强监督,体现政府自身对新项目的监督作用,避免新项目管理不利、过程不完整等混乱。项目一旦成立,就可以在各方预期的轨道上继续发展,减少退仓风险和损失,促进农业PPP项目的多元化发展。
2.4 强化农业PPP项目财税核算及管理
农业项目多存在着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收少的问题,各项基础建设而产生的进项税额过多。而由于销项税额过少所导致的留抵税额大量占据了企业的资金。导致企业资金结构不健康、资金活动性差,影响企业的发展。政府在针对PPP项目时应注意到上述问题,实施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过多的进项税额部分实行合理退税,减轻项目负担。现行税法下,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农业PPP项目中存在农产品销售等免征增值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不作为留抵税额,而是转出并计入成本、费用,变相降低了项目税后收益率。为了提高农业项目的税后收益率,对于转出的进项税额应当允许其进行退税,配套上述的留抵税额退税措施,合力促进农业项目税后收益率提升,吸引企业投资积极性,提高农业PPP项目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
结束语:
农业作为国家的第一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农业企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主体。中国高度重视农业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对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PPP模式推进农业项目发展成为新的热点。但目前,农业PPP项目的吸引力仍低于其他行业,农业PPP项目也缺乏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来促进私营部门的有效进入。发展农业PPP项目势在必行。如何规范项目,如何改变政府和企业对农业PPP项目的固有偏见,改变发展模式,如何利用制度和政策优势推动农业PPP项目的发展?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促进农业PPP项目的完成,成为当前农业PPP项目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李香云.农田水利采用PPP模式的实用性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19(16):55-59.
[2]马东升.杨念东.夏新东.庞 冲.农业PPP项目的财税核算及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