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西仁古丽·麦麦提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西仁古丽·麦麦提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于舞蹈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群众文化要准确定位。群众舞蹈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不仅传承着社会文化,也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温宿县温宿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西仁古丽·麦麦提  843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于舞蹈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群众文化要准确定位。群众舞蹈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不仅传承着社会文化,也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需基于群众文化视角,分析研究当代群众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内涵。
关键词:群众舞蹈;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中,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群众文化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机制存在很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因此,为了全面推动文化建设的步伐,可以从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将群众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促使文化建设向着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
        1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群众。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社会的文化状态。群众舞蹈是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展现了艺术的作用。群众舞蹈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展示出区域的文化特色,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群众舞蹈的内容要密切结合群众,要分析不同群众对于舞蹈作品存在的差异化需求,在实现社会功能的同时,提升舞蹈的文化价值。
        2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2.1娱乐功能
        早期群众文化产生的源泉,就是不同民族在展开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将满足人民娱乐需求的文化方式和活动进行传承。群众文化的组织方式以当地的文化发展形态进行灵活变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人民自发组织进行开展不同的活动。虽然现今的群众文化有群众艺术馆进行组织,但是他们开展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以满足人民娱乐为主,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产生的目的就是以满足人们娱乐为主。
        2.2符号功能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其主体受众也是人民群众,而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其参与人群具有地域性,主要反映当地群众生活的方式、观念以及群众对事物的客观认识。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与地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群众文化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民风民俗,同时,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从很大程度上讲也与文化息息相关,先进的群众文化可以为地方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因此,群众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极具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而每一个地区如果想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重视群众文化的作用,不断地丰富群众文化,重视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2.3交流功能
        对于文化来说,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人民的交流提供便利。群众文化的交流功能,它主要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表现出来,以此引导各个领域的人民参与到群众文化中,利用活动形式给人民群众搭建交流的平台,群众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对文化的认识以及需求进行交流,并且寻求与自身精神需求相符的人群,在交流的过程中,满足自身的精神世界。
        3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3.1保护民俗和民族文化
        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要基础,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开展群众活动的方式很多,且群众可从中收获较多。以元宵节为例,该节日时可开展各类传统活动,如猜灯谜、赏灯等,发挥这一活动的作用,向群众宣传与彩灯制作有关的内容。如此,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保护及传承民俗和民族文化中,为发展我国优秀文化奠定基础。



        3.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基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为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人民群众从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需要充分借助群众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减少疾病、陶冶情操,从而调节好自己的身心,更好地从事工作和学习。
        3.3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无论是人员流动性发展还是市场灵活性发展均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也给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增加了难度。结合目前我国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可知,其强制性特点较为突出,群众可立足自身喜好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活动,由此突出了群众文化活动较强的灵活性。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缓解了自身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人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确保其在自身岗位上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4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议
        4.1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只有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才能为提升活动效能提供保障。因此,必须完善和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机制。具体来讲,一是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认识到群众文化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重新定位自身文化管理的工作内容。注重分析新要求、新任务,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确保创新理念在实践中能有更好地运用。二是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相应的“晋升奖罚”机制,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性、实效性。三是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理论的专项研究。通过积极发现活动不足,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充实自身的研究成果,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群众文化活动策略。
        4.2树立文化品牌,增强群众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只有被更多的人接受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这对群众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而言意义非凡。与此同时,如果能使群众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体现,那么,群众文化对于群众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可选择建立文化品牌,通过良好的品牌意识为群众文化长期、稳定地发展提供保证。具体来讲,群众文化打造文艺精品,要结合新时代题材,通过歌舞、美术等载体进行创作,既要彰显艺术品位,又要受群众喜爱。同时,要结合本地区民俗文化特色进行群众文化品牌建设。
        4.3吸引和接纳不同文化的受众
        文化的开展不仅在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丰富和内涵,还在于参与队伍的壮大和更新。基层文化工作者应该在开展工作时不断为文化活动扩充参与队伍,将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和纳入队伍,打破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只有中老年人的局面。例如,社区或乡镇多开放文化馆、博物馆等相关地方,收集和统计年轻人的到访次数,并依据年轻人的兴趣爱好设立相应的文化活动环节。例如,建立健全社区或乡镇的现代化阅览室、舞蹈室、电影放映室等,吸引年轻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并诚邀年轻人一起为文化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精心准备,改变基层文化“老年人的专利”“广场舞”等刻板印象。
        结束语
        随着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更重视精神生活的富足。群众文化因其娱乐性、协作性等社会功能,以及传播先进文化、实现民间文化传承等文化价值,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重视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智.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音乐文化的普及推广分析[J].黄河之声,2019(24):144.
[2]林明星.浅议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及开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25-226.
[3]马国珍.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J].民族音乐,2019(06):50-51.
[4]谢莫尧.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J].区域治理,2019(52):141-143.
[5]李丽.文化产业视域下群众艺术的发展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24):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