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融合的研究 聊秀文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聊秀文
[导读]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产物,为了进一步探索玉米种植新技术,提升和优化其种植质量,全面提升其种植效率,对玉米种植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力求探寻优质的玉米种植和栽种技术,希望能够为优化玉米病虫害防治和玉米种植技术提供有效的措施与建议。

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聊秀文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产物,为了进一步探索玉米种植新技术,提升和优化其种植质量,全面提升其种植效率,对玉米种植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力求探寻优质的玉米种植和栽种技术,希望能够为优化玉米病虫害防治和玉米种植技术提供有效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机械技术;融合
        引言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生长势影响强,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均有大规模种植。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种植更是很多农户的直接种植经济来源。玉米的适用范围广,其可以直接食用或者酿酒、加工饲料等,因此,提升玉米种植技术,从机械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的角度科学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广大种植农户目前的期望。
        1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融合的重要意义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十分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耕地资源逐渐减少,这给玉米种植以及其他农作物种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转变玉米种植方式、将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相融合是当前农业生产领域重要的课题之一。其具体意义主要可分为3点,且分别作用于不同方面。第一,通过将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相融合,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促进玉米生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将二者进行有机整合,能够有效促进玉米种植方式的转变,进而减少玉米种植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及生产资料的浪费,从而节约玉米种植成本,提升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相融合后,能够统一管理机耕人员、合理调整作业成本和作业效率,进而实现增加玉米生产质量和生产数量的目标,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保障玉米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促进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保护环境,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融合之后,能够实现玉米秸秆的有效还田,从根本上杜绝焚烧秸秆的行为,从而避免造成大气污染等不良后果。除此之外,玉米秸秆中具有较多的营养物质,通过有效还田,能够增加土地养分,还能够为霉菌生长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保护耕地资源,从而促进玉米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进一步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虽然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但仍有部分地区没有彻底脱离贫困,仍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但是,通过将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相融合,能够有效缓解此类地区的粮食紧缺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的融合研究
        2.1农业机械对种植地块的要求
        由于玉米规模化种植对地块面积要求较高,因此,玉米种植户在选择地块时应遵循“连片面积大”的选地原则,同时兼顾考虑土壤的肥力、耕种层厚度等因素,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的种植区域。这样能为机械化作业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合理选择机械设备
        要充分考察和了解玉米规模化种植的地质条件,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规模化种植和收割,结合玉米生长的实际需求,通常选取深耕型接卸设备及大功率动力耙,并选取适宜的玉米播种机或免耕的播种机进行规模化种植,使之具有一定的播种间距和种植深度,较好地保证玉米的正常发芽和生长。同时,在采用大型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通常选取春季作为播种时机,当种植作物为马铃薯或大豆时,则要在当年秋收后平铺覆盖秸秆,并在来年开春播种。
        2.3机械化播种
        播种是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的关键环节,播种效果将直接影响玉米的出苗率。因此,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首要任务是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地块的土壤特性选择优质玉米品种。确定玉米品种后,可以利用专业的包衣机,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免耕机械或者多行玉米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底肥、覆土、压实等农艺流程。播种时,必须控制好行间距。对于一般的种植地块来说,玉米的种植行间距通常控制在55-75cm,以保证玉米植株能充分吸收太阳光及营养成分,为其后期快速生长提供必要条件。玉米种子的播种深度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壤含沙量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4-7cm。此外,玉米规模化种植密度通常为400-3000株/667m2,具体的种植密度由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来确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大;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需要适当减小种植密度。
        2.4注重田间机械化管理
        在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融合的过程中,要做好田间机械化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4.1机械化耕种
        要预先进行松土作业,避免土壤因缺少水分而出现干旱板结的现象,并做好杂草与幼苗抢夺养料和水分的准备,保证玉米根系的茁壮发育和生长。还要在玉米苗期生长阶段进行适当的中耕,通常来说,一般苗期中耕2次,定苗时中耕1次,后期中耕1次,并采用强效除草剂对玉米播种田进行封闭式的覆盖,避免杂草与玉米幼苗抢夺养料的现象。
        2.4.2机械化施肥
        秉持苗壮少施肥、苗弱多施肥的原则,补充玉米幼苗成长所需的肥料,合理确定基肥用量和比例,针对性地添加钾肥、磷肥和氮肥,有效提升机械化施肥的效率。
        2.4.3病虫害防治
        要避免地虎、红蜘蛛等害虫啃咬玉米杆,为此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耕翻的方式防治病虫害,规范农药的剂量,并要避免机械设备对玉米植株的破坏。
        2.5机械去除杂草和灌溉
        去除杂草和机械化灌溉对玉米种植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杂草会争夺玉米生长的营养,甚至带来病虫害。建议在玉米播种后采用除草剂,预防并抑制杂草的产生,规模化玉米种植多采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洒除草剂,其喷洒浓度和密度需要结合玉米种植的行距和机械活动范围进行计算控制。一般而言,土壤中的含水量越大,除草剂所发挥的效能就越高。目前机械化灌溉的方式主要有固定式滴灌、渗透灌溉、微灌等。指针式移动喷灌机在玉米种植中也较为常见,多适用于高温环境。
        2.6实现机械化收获
        在进行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利用其高效率、漏穗少的优点进行玉米收割,实现玉米摘穗、疏松、选取、秸秆回收和剥皮。并要注重玉米早收的问题,避免玉米生育不足而出现减产的现象,要适当采用晚收获的方式,增加玉米粒中的淀粉含量和其他营养物质,提升玉米农作物产品的价值。当然,也不可过晚进行收割,要避免植株倒伏的浪费和损失现象。
        结束语
        今后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全程推广机械化作业是大趋所向。但是,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不能脱离对农作农艺的要求。经大量的推广实践,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融合,能大大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生产成本。大大解放农村劳动力,实现多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同时,有利于改善农田环境,是响应生态环保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技术的推广,前期做好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配套宽敞、平坦的地块。而且,能根据不同生长周期特点,选择配套的机械化作业方式,落实好机械化中耕、机械化追肥、机械化收获等工作环节。
参考文献
[1]曹艳会.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08.
[2]曹玉民.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融合研究[J].种植科技,2019,37(2):118,120.
[3]丁斌.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家参谋,2019(4):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