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8
摘要:在我国,园林历来是供人游玩、欣赏、休憩的场所,需要融入更多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法,搭配不同材料改造场景。现代化小区绿化强调在特定区域内以工程技术手段绿化改造地形环境,达到和谐之感。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小区绿化设计步伐加快,现代化小区景观创新项目中,立体绿化工程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小区立体绿化技术主要要求充分把握地形现有条件,灵活在不同地形作出不同的绿化处理,形成立体绿化效果。立体绿化工程必须要重视设计环节,科学控制设计技术,确保项目质量,为人们提供最佳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现代化;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围绕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工作展开讨论,分析探讨现代住宅小区此方面设计的相关问题。园林绿化是现代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对小区的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还能传播当地人文特色,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此方面设计工作应遵循生态性等方面原则,同时,简单分析此方面设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力求打造现代化生态型、特色性园林绿化景观。
1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优化设计原则
1.1立体形态原则
立体形态是指植物景观的载体,通过不同空间立体层面组合变化形成的立体景观。内容上涵盖基面、垂直面及顶面,均可作为不同植物的载体。比如基面属于立体景观的基础面,通常承载花坛、草坪及低矮类植被。垂直面则主要起到景观的立体支撑效果,所承载植物包含树墙、丛林、绿篱及棚架等类型。而顶面则可塑造植物景观的封闭感,通常承载树冠、攀援类枝叶繁盛的植物类型。三种形态,均能够由此形成非常立体的植物景观效果。
1.2功能性原则
园林植物兼具改善自然环境、提高土体稳定性、丰富景观价值等多重功能。与传统园林绿化设计相比,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工程需要显著提升园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小区绿化工程可明显改善园林及周围住宅地区的空气质量,加强绿色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氧气,使空气更加清新,发挥降碳功用,有利于弱化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小区园林绿化工程通过植被调节环境,平衡环境温湿度,使区域微生态更加健康。
1.3生态性原则
如今,国家高度重视绿水青山问题,在多个领域推行生态型这一理念,园林景观的设计亦是如此。生态型园林需要从材料能源的消耗及新能源的使用着手,如,太阳能、风力等新能源的利用,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在环境保护、材料使用、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为民众创设自然的居住环境,实现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1.4特色性原则
由于地区差异,气候差异,具有文化差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避免盲目模仿。例如,南北差异,植被的功效会不一样。南方雨水充足。植被的设计要考虑它的排水,而北方比较干燥。风沙问题严重,植被的设计要考虑它的抗沙尘性。如果一味模仿,园林的功效可能会大打折扣。此外,不同地区的人对景观观赏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实用独特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需求,这种做法也可以间接提升风景园林的价值。
1.5植物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原则
园林植物类型丰富,将其整合至相同环境后必然存在种间竞争现象,协调好种间关系对于提高园林植物整体生长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例如,乔木种植密度偏大时,将严重压缩植物生长空间,导致营养供给不均衡,植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更为合适的是遵循自然界的生长模式,将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构成具有均衡性与持续性的模式。植物种间层面需要充分关注乔木与灌木两类,例如它们各自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等。
2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优化设计策略
2.1公共建筑绿化
在进行现代住宅小区绿地的立体绿化建设时,现代住宅小区屋顶绿化是最主要的方式,在运用地下停车场、地上绿化的手段后,可明显增强绿化覆盖率。在进行绿地建设时,借助生态植物墙来进行挡土墙生态化,当牵牛花、万寿菊等交织在一起后,不仅美化了水泥墙,而且能达到巨大的生态绿化效果。现代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可运用植物墙来进行外立面装饰,在扩大绿化覆盖率的同时,还能减少热岛效应的影响,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最终,在加大立体绿化力度后,可加快低碳城市的发展速度,有利于生态平衡,降低碳排放量,改善不佳的生态环境。
2.2科学规划人车空间,实现“人车分流”
车辆已成为现代小区的标配,小区中的车辆停放、通行对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人的需求,还要满足车辆的基本需求,实现“人车分流”,给车辆的停放与通行合适的空间,充分利用小区内的空间,满足车辆通行停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同时,为创设一个和谐生态型小区,要通过植被的吸附作用净化小区内的汽车尾气,缓解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问题,为小区民众创设一个自然、清新、和谐的住宅环境。此外,可巧妙地运用植被分割人车区域,在车辆必经区域的两旁种植小型灌木,既不遮挡人们的视线,又能起到一定的人车分流作用,还可以设立专用通道实现分流,在小区内的一些娱乐休闲场所设置“捷径”,仅供行人通行,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和车分开,实现和谐的“人车分流”。
2.3植物搭配
在小区立体绿化工程设计时,可从空间错落和色彩变换两个方面搭配各类植物,实现协调有度的立体化效果。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应严格剖析小区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确保所选植物具有较长绿叶期,呈现较稳定的绿意景观。植物创造的景观应是认真考究、科学布局、合理设计的最终产物。如要展现空间层次感,可选择以棕榈树、椿树、榕树等作为高大树,以竹子、桔子树、槐树、桂树、梅树、石榴树等作为低层树,这些树种多数都有较理想的绿色品相,景观装饰效果较高。空间结构上还可以点缀、悬挂等不同形态展示植物枝干、叶、花等美景。从色彩搭配看,可单个种植具有鲜艳花色或有奇特花型的植物,如白兰花、牡丹、代代花、月季、凤眼莲等。也可为了让小区在秋季增添更多景色,可搭配种植地锦、桑树、红端木、四照花等秋色植物,为小区居民带来别样的感受。
2.4植后养护
不同绿色植物在移栽种植后,要有专人进行养护,制定必要的养护管理制度,密切关注气候变化,结合各树种生长习性,重点把握植物所需要的适宜环境,确保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等需求可得到满足。若在夏季高温天气,要增大灌溉频率,并做好林木遮盖,降低光照危害。若在冬季寒冷季节进行定植的林木,则要考虑根系长势较缓,应覆膜护根,维持土壤的温度。冬季植物灌溉一定要提前掌握天气情况,若降温较频繁,则应减少灌溉量,以免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或冻伤植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为切实提高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需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建设环境采取合适的设计方式及配置方法,合理搭配植物,以构成生态环境效益高、审美价值丰富的园林绿化景观。现代住宅小区离不开“绿水、青山”,而园林景观就是小区的“绿水、青山”,此方面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并且要符合生态性园林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余秋菊.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18):131-132.
[2]赵曦.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效能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吉林蔬菜,2017(08):39-40.
[3]赵攀,胡玉安,何梅,等.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绿化种植设计研究——以高安市为例[J].南方林业科学,2015,43(06):67-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