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贺州市 542899
摘要: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现下社会的繁荣昌盛离不开矿产资源的重要贡献。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发展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极大丰富,也需要在寻求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绿水青山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底色”。在矿业发展早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不足,由此导致了如今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符合可持续的宗旨,因此开展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任务艰巨又极具重要意义的任务。
关键词:露天矿山开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各个行业发展速度加快,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长,与此同时,对矿产资源及整个矿业的要求和标准也在提高,因此矿产资源的生产难度随之增大。其中露天矿山开采是矿业生产的重要形式,企业为了追求市场效益,获取更多收益,近年来,矿山被挖掘的深度不断加深,开采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但是,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包括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平衡、引发各种地质灾害等,从而带来一些不可逆转的危害。这些不利影响需要引起矿业领域的重视,并且就此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扭转现状。本文将浅析露天矿山开采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并探讨如何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露天矿山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一)泥石流
矿场资源大多深藏于地表,开采单位不得不利用露天或者地下开采的方式去获取,不论是哪种方式,在开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地表环境造成损害,而一些开采单位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不能有效的处理好剩余废渣和建筑垃圾等。在遭遇诸如大风暴雨的极端恶劣天气时,松散状堆积物的遗留极易遭到冲击,形成泥石流,给周围环境带来更大的破坏。
(二)崩塌
一般情况下,地质条件、开采方式、水文特点等因素会形成露天矿山开采出现崩塌现象。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单位在开采过程中,没有做到科学合理设计,未按照要求采取台阶式采挖方式,造成边坡又高又陡。这会导致矿山断层地带的稳定性差。在风力、重力和地表水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小范围塌陷,乃至大范围崩塌现象。
(三)滑坡
受开采活动和地质作用的影响,露天矿山开采容易发生滑坡。随着开采的深度不断增加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会逐渐形成多个稳定性不足的堆积体,由于管理上的疏忽大意,没有做充足的防护措施,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之下,滑坡现象便会发生。
二、露天矿山地质灾害的保护和防治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为首
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的核心要义,在矿山开采中更是如此。不论是在开采过程中,对开采人员的安全性提供“防护网”,还是为后续生态环境的健康埋下“定心丸”,都需要开采单位及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因各种地质灾害危及周围居民的生存环境和财产安全。
(二)合理规划,防治为主
矿山开采过程中,不免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在初期没有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那么,往往在后期会发生地质灾害等各种难题。因此,开采单位在计划初期一定要做好规划和设计,防患于未然,将可能引发的问题“扼杀在摇篮”。比如,在工程开始初期就做好预估,对可能会出现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预警机制,增加监测力量,及时掌握灾害信息。除了做好一系列防范措施之外,还应建立应急体系,在发生地质灾害的第一时间,能迅速作出应对,这样一来,便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对于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相关部门、开采单位及工作人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用积极阳光的态度去对待,并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防止开采矿产对地质环境造成过大伤害,也能保证自身安全。
(一)树立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
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统一性和协调性。除了在初期做好实际调查和研究后,制定相应的合理规划,还需要做好定期的安全防范培训会。不仅要借助培训加强开采单位自身对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视,还需要引导参与开采的工作人员对安全防范的重视,培养他们在危急时刻如何采取措施。同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灾害演习,让工作人员在演练中丰富实际操作经验。
此外,矿山企业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性,比如对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等做好有序处理,避免堆积物引发灾害。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还能提高开采效率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
(二)崩塌的防治措施
崩塌的程度或大或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如果存在规模不大的潜在崩塌体,优先考虑的是人工清除的方式,若人工无法做到相应的清除,再采取其他的物理防护。例如,在潜在崩塌体周围设置一些防护网,或者用浆灌入缝隙之中,加强崩塌体的稳固性,减少风化作用带来的影响。如果存在规模较大的潜在崩塌体,以上的防范措施或许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那么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搬移去进行避让。除此之外,对于矿山开采之后可能遗留的地质灾害,也需要去进行修复治理,比如利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残余物进行填充,后续在进行复垦,这样既能合理处理残余物,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去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兼具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三)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的发生往往伴随的是过多的地表水,因此,在处理滑坡这样的地质灾害时,最紧要的就是处理好地表水。排除地表水在目前的矿山开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目的就是尽量做到拦截、旁引地表水,将滑坡潜在区多余的地表水排除出去。在开采初期,可以选取合适位置设置一些截水沟,预防在暴雨等天气,大量的雨水冲刷开采场。并且,也需要开挖一条排水沟,起到引流的作用,提高开采场地表条件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的发生。除了在地表水的处理上下足功夫,还要对滑坡地段设置一些抗滑建筑物,对潜在滑坡体的外形做一些改变,降低滑坡区的重心,提高稳定性。同时,在开采活动中,也要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台阶式开采方式,降低滑坡现象发生的概率。
(四)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露天开采的危害不言而喻,会对地表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开采地区往往都是在偏远的山区,所以非常容易引发泥石流。一方面,要合理的处理开采过程中产生废渣和弃土等,减少路面堆积物,比如可能利用爆破灌浆等手段改变废渣和弃土的性质,有效防治泥石流的发生。另一方面,源头治理也尤为重要,对于露天开采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加强开采单位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滥采滥挖,禁止废弃物堆积,要重视对周围植被的保护,减少引发泥石流的因素,从源头做好防治。
(五)废弃物存储和再利用方案
废弃物在矿山开采中是令人头痛的难题,因此需要极度重视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在矿山规划设计中,必须要划出一块储存场,用以存储一些不能得到及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例如煤矸石,煤矸石可以用于铺路,还有一些煤矸石可以用来充填换煤,与煤泥等混合在一起发电,为居民生活供电供热。除了一些固体废弃物,还有一些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可以先置放于储存场,定期运送到垃圾发电厂,在科学处理之下用于发电。将这些废弃物用于二次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也能让避免因其随意堆积而引发地质灾害。
(六)制定科学的地质灾害评价体系
若想切实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就需要对地质灾害的成因有足够的了解,对易引发地质灾害的环境进行研究,了解其成因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特征的地质灾害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因此,应定期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采取避险措施,有效防控灾害的发生。
当前,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露天矿山开采中也是大势所趋,比如,在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可以实行网络技术,对相关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同时数据联网也能够及时发布地质预警信息,有利于让人们及时采取避让措施,降低损害。
四、总结
总之,地质灾害的防治离不开思想上的重视,思维的转变是灾害防治的基础条件,要树立预防为主,防与治相互结合的方式去应对灾害,指导开采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严格规范开采流程,将防治思想贯穿于细微之处。此外,还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去监测和分析灾害,通过先进的方式去做好防范措施。尽管,目前的露天矿山开采确实面临着一些难题,但是,相信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一定能够扭转这种局面,使矿山开采形成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建桥.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C]// 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湖南省地质学会,2012.
[2]孙玲.小型露天砂石厂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
[3]赵蕾.探讨小型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灾害和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
[1]李焕平.浅谈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恢复的重要意义[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