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京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企业培训属于再教育培训,需根据公司企业文化,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开展培训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培训管理者作重梳理企业培训的各个环节,做好培训前期调查工作,制定具有实用性的培训计划,设计富有吸引力的课程。在开展企业培训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流程化、数据化、表格化、程序化管理的要求,进而实现企业培训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并在实践中注重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运用,以提高企业培训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贯彻企业文化,为企业培训工作的良好落实夯实基础。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企业培训;培训管理
企业培训需采用多元化管理,对培训高效性进行全过程把控,培训管理者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统筹培训计划的制定,还负责组织培训实施,同时也是培训计划的执行者和教育者,在企业培训中担负着众多的角色,所以需要培训管理者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并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培训系统化、定制化。
1.目前企业培训管理存在问题
1.1调查分析不到位
企业培训针对的是企业员工,由于培训管理人员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不到位,仅仅从自身的主观意识出发,根据较为浅显的调查信息制定培训计划,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使得与设定的培训愿景偏差较大,进而,培训计划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员工的企业价值得不到有效提高。
1.2培训计划不严谨
培训计划对开展企业培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培人员、培训流程、培训内容等,需要培训计划严谨且详实,妥善且科学地安排整个培训工作。但是在企业培训实施中存在“参培人员”与“培训时间”不独立、不结合等问题。一是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企业为了使培训更经济、效益,盲目认为参与培训的人员对培训内容具有共性需求,参加培训亦可取得一定培训效果,导致培训不具针对性,久而久之,员工将对培训失去耐心与信心;二是培训缺乏时效性,由于培训计划制定时未能充分考虑企业文化、不同阶段的发展利益,加之培训的成本卡控,企业往往会忽略员工不同时期的实际培训需求。因此,大部分企业会缩短培训时间,或在既定的时间内让更多的人参加与当前发展利益不符的培训,此类不具时效性的培训既浪费培训资源,也达不到培训迁移的效果。
1.3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设置是培训实施的基础,授课时间、讲师和内容应相互结合,更须与企业发展愿景一致,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当前,企业培训的课程设置中,缺乏系统性与严谨性,(培训内容得不到审核,培训过程得不到监督,培训结果得不到有效反馈)甚至出现了七拼八凑现象,授课时间也不够合理,并且培训还会受到教师专业性的影响,使得企业培训的成效有限。
1.4培训评估不到位
在完成企业培训后,需对此次的培训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参与培训人员的评价,使培训管理人员获知培训的实际效果,以及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由于评估结果主要来自于参与培训的员工,这些员工综合素质各不相同,而且对待培训评价的态度也颇有偏差,那么评价结果的可用性有待考量。此外,督导参与培训评估,但没有参与培训的全过程,加之督导本身专业的限制,导致培训评估不够准确、不完善。在获得评估结果后,评估结果的落实不到位,也是企业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且参与企业培训的培训中心有限,培训的侧重点不同,相互之间缺少竞争,使得培训中心对培训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致使评估工作开展的效果较差。
2.加强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培训管理中应用的对策
2.1强调标准化与规范化
第一,做好流程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培训管理中的运用,需对企业培训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构建流程模块,并完善每个模块中的内容,打造一套系统性的企业培训管理流程,以规范化企业培训管理的行为;第二,落实数据化统计分析,在信息时代,企业培训管理要以数据说话,对培训管理质量进行量化,可制定合理的管理指标,对培训管理进行约束;第三,完善表格化内容,将培训的各项内容运用表格体现出来,使企业员工可以快速的了解此次培训的大致内容,比如,培训评估表、流程表、课程表等;第四,加强程序化管理,遵循程序开展培训管理工作,即可保证培训管理的质量,又可提升培训管理的效率,比如,在培训计划制定阶段,需先做好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然后依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并结合企业相关规定完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计划切合实际需求。
2.2注重于精细化管理
2.2.1切实做好需求调查分析
第一,培训需求调查要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培训管理者需区分培训层次,根据培训需求群体的不同,岗位的不同,知识与技术的不同进行调查,调查分析工作中要依据岗位进行培训层次的划分,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第二,培训内容,在确定培训对象后,还需依据培训对象的岗位需求,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满足企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2.2.2培训计划要详实
在培训计划中,需要涵盖所有与培训有关的内容,务必做到详实,包括了培训时间安排、课程安排、流程安排,以及培训的地点、培训参与人员、培训讲师,还要包含培训内容、培训主题等。
2.2.3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企业培训的师资队伍对培训的效果影响非常大,应建立企业师资档案,将专业性好,理论与实践优异的培训讲师纳入其中,为企业培训储备大量的优秀培训讲师,进而巩固企业培训师资力量,达到强化企业培训效果的目的。
2.2.4落实培训计划管控
培训计划对企业整个培训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以实现企业培训的规范化开展。企业培训计划从大局上进行培训工作的规划与部署,又从细节上对各项培训工作进行安排,需要在企业培训管理中,保证计划的有序落实,并要实时管控计划的落实情况,如果发现计划上的不足,则要及时进行细节上的调整,以促进企业培训工作良好的推进。
2.2.5严格执行培训督导制度
培训督导需参与培训的全过程,对培训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管,其要充分行使自身的职能,在巡视、听课的同时,要与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学员对培训工作的建议,并辅助学员填写培训评估表,然后汇总评估表中的信息,通过深入的分析与总结之后,书写督导小结,上交给培训管理部门,培训管理人员通过督导小结上的信息,获取学员对培训的建议,并进行培训管理的调整,以不断提高企业培训管理的成效。
2.2.6跟踪培训效果
在学员完成培训后,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一是采用培训考试的方法,确定学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实际掌握情况;二是要求学员上交培训心得,使其真实地表达出此次培训的收获,以及对此次培训的建议与感想;第二,完成培训一个月后,需再次进行培训效果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形式可灵活选择,像面谈、电话沟通、问卷调查,也可与培训学员的直属上级进行沟通,检查学员在培训后,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作用,以作为今后开展企业培训工作上的参考信息,进一步的完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为企业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结语:现代企业对自身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员工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企业培训则是培养员工的重要手段。企业培训紧跟知识与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员工的知识体系,以不断的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要求企业培训加强管理,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现阶段,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企业培训管理需充分运用精细化管理的优势,进行自身培训管理模式的改进,以不断的提高培训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浅议国有企业培训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20(6):34-36.
[2]刘哲,杨海涛.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270(19):80-82.
[2]赵筱.探究企业培训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7,(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