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沈辉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沈辉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下已然是建筑行业迅速发展阶段,各个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宁  31441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下已然是建筑行业迅速发展阶段,各个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混凝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其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长时间的应用与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与成熟。而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施工效率的关键。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为今后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提供一些有利的思考与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前言:要想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混凝土的制配非常关键,它是后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工程建设技术中,混凝土施工建设的应用更为普及,故而也提出了日益严格的混凝土技术要求,其流动性、振捣性等方面更是如此,这类性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建筑工程的建设。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的提升,能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一.混凝土施工前材料选择
        (1)在水泥方面的选择的话,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应用中,大量水泥水化热散发难度较大,混凝土内部具有较高的温度,与其表面的温度差偏大,此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压应力和表面拉应力的产生。(2)在粗骨料的选择上,以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为主。以大粒径、良好级配的石子配置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好的和易性,并且能实现水泥用量、水用量的降低,水泥水化热也能得到抑制,最终推动混凝土温升下降。(3)在细骨料的采用中,砂的选择,人工砂(55%)和山砂(45%),平均粒径超过0.55mm,含泥量不超过5.以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配制的混凝土,相对于选择细沙配制的混凝土而言,用水量可实现约10%的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泥用量和水泥水化热,同时还能实现混凝土温升的降低和混凝土收缩的减少。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就是水化热,是导致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关键原因之一,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难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体积的大小选择适宜混凝土结构的水泥。为保证水泥的质量满足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要主动的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建筑中应用的骨料要求相对严格,所选骨料要满足质量高、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能好、不含有机杂质的需求。 为控制混凝土开裂,把混凝土开裂情况减至最低,选择合理的外加剂很重要,是防止裂缝的有效方法。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面前,当前,对于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分层浇筑和推移式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施工,不能随意的留下施工缝。施工人员不管使用的是哪种混凝土浇筑方法,都要对浇筑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施工人员必须确定在混凝土凝结前完成全部的浇筑工作。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要对混凝土凝结时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具有操作先进仪器的能力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而分层式混凝土浇筑方法在当前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中应用的比较多,有相对完整的浇筑体系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指导。此技术可以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各层面的散热,也为施工时的振捣提供了方便,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当前我国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外部条件的影响,例如复杂的气候条件、混凝土原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养护等等,使得混凝土结构比较容易出现裂缝。可能我们从家里出门上班的时候,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区建筑楼体表面有部分裂缝的存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内外均匀性和强度的提高,并且在施工监督上狠下功夫,最大可能的预防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总结
        在建筑表面出现麻面,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率最高,但是也最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麻面就是出现频率高的问题之一。麻面的表现就是使用混凝土的建筑表面出现一些小范围的缺浆、凹凸不平不光滑、甚至是存在一些明显的凹陷或凸起。虽然说出现麻面不会对我们建筑的承受力和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但是麻面非常影响建筑的美观,特别是墙面上如果出现麻面,这对于后期装修会造成很多麻烦。我们建筑工程当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钢筋和混凝土,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如果不好就会导致钢筋位移,从混凝土处露出一部分,这种露筋问题也是我们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之一。我们应该配置好的混凝土需要经过分层抽样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才可以使用,所有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全程跟踪监视,保证混凝土的采购、取材、运输、配置以及后期的浇筑养护等工作都是技术过关没有敷衍了事的现象出现,我们在工程建设当中,一套建筑建设下来消耗的时间很长,是长久战,工作的环节也很多,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很庞大,这当中有很多流动性强的农民工,往往因为个人的疏忽就会导致工程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追究责任的时候毫无头绪,这就需要我们发挥管理的职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是有人管理、有人负责、有人监督的。避免混乱施工的情况出现。
        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之一,其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会出现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操作中的各个角落,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若想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整个施工的质量,保证人们使用的安全,就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正确使用。
        总结: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要有效的杜绝这些问题,需要施工单位从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在交付使用后也应该及时的和业主进行联系。施工方和业主进行紧密的结合,相互配合各方的工作。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中的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中新的、实用的办法能够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杜钊.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21(02):78+80.
        [2]窦鸿云.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2):46-47.
        [3]谭经瑾.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2):92-93.
        [4]周聪.文化视野下的民宿建筑设计阐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9):125-127.
        [5]赵锐.简述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相关运用[J].四川水泥,2021(02):273-274.
        [6]李腊梅,赵媛,陆涵.“失独家庭”养老困境及对策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23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