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周南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周南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项目范围逐步扩大。
        身份证号码:4600061992****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项目范围逐步扩大。同时,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及应用优势
        1.1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
        装配式建筑比常规建筑更舒适,因为在进行装配式建筑之前,必须先对所有附件进行预处理或整体处理,施工人员只能在施工现场对所有装配式附件进行组装。一般而言,工程中的所有配件均可使用,工程中的墙壁、柱子、楼梯等配件均可根据预定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本工程建成后,工期短,造价低,对环境影响小,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广到建筑业。
        1.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装配式构件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它能起到如下作用:(1)显著提高施工质量。整个设计以工厂自产为主,主要生产零件和传统的质量问题,一般不进行人工操作,通过装配可以减少设计误差,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2)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装配化设计,体现工厂生产和设计标准化的鲜明特色,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更完美,是员工素质提高的基础。新的施工管理模式的出现,使建筑业的现代化更加明显。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践
        2.1 预制构件的质量把控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委托有资质构件厂,提前预定预制相关施工构件,并在过程中对预定生产制造的构件质量、型号、相关指标等进行管控,确保预制工厂生产的构件符合设计和施工需求,具备良好的强度、抗震性等能力。由于预制装配式的工程构件通常需要通过连接组合的方式来形成,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连接部分不能够出现较大缝隙。
        2.2 预制装配构件与结构的连接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时,需要提前制定不同位置构件的连接方式。现阶段,我国预制装配式构件的连接方式分有两种,现浇式和机械式。其中,现浇式连接方式是所有施工作业中质量控制最好的连接方式,也是建筑施工技术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施工技术。尤其是在进行混凝土铸模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质量。而机械式连接方式主要指钢筋连接技术,它能够保证钢筋连接的强度。
        2.3 防水施工
        传统住宅的防水技术重点是外防,将建筑物外部的水流堵在建筑物外部,只要保证外边的水不会流进建筑物内部就行。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由于是通过连接的方式组成的,因此,单纯使用过去的堵水方法根本行不通。所以,在进行住宅设计时,需要使用倒水、排水的方法,将流入住宅的水通过排水系统将其排出在外。而在整个装配式住宅施工中,PC外墙的接缝施工处理非常重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墙面的接缝需要使用高分子密封材料进行施工作业,使用PE棒进行填充。而对于预制装配式墙构件拐角处,则需要使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使用干性无收缩的水泥浆对墙体缝隙进行现浇,才能够避免住宅外部的水流入住宅内部。
        2.4 安裝施工
        施工单位派遣测量技术人员测出PC墙面水平标高,完成定位校准后。派遣施工作业人员根据定线出的水平标高线在楼面上粘贴PF棒或者密封条。在粘贴作业完成后,由测量技术人员对PC竖向构件的水平标高进行复测,当实测数据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后,作业人员将PC竖向构件搁放就位,借助经纬仪,调节辅助支撑工具来保证PC竖向构件的垂直度。最后,施工人员需要使用PE棒或者密封条对PC板间的缝隙进行,封堵处理。


        2.5 接缝施工
        目前,装配式施工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优化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可靠的施工技术体系。因此,在装配式住宅中,需要对装配式结构节点部位的接缝进行处理。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现场选择连接方式。在确定连接方式后,还需要确保连接构件具备很好的承载力和强度,才能够保证现浇箱梁结构具备很好的一致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是无法保证结构节点部位与预制混凝土框架一样,具备有着很好的延展性和恢复性。
        3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有效的BIM来分析结构工程
        为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分析系统,并充分说明施工计划以充分履行职责。另外,还必须结合具体数量的升降结构,并按照工程施工规范做好合理施工。若是工程施工出现意外问题,那么管理者和一线施工者要采取针对性的管控举措,以具体实践情况为主,结合现场情况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建筑信息平台,以提高结构工程建设水平。
        3.2塔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的辅助措施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建筑构件体积大,故对起重机的提升等辅助情况具有严格限定。在工程加工中,装配式组件安装个人必须弄清楚安装杆和结构连接点的对准,并执行设计公开程序。此时,必须事先将螺钉嵌入正确的位置处,增强起重机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工作者可依靠水平旋转轴的全过程做好结构连接,使其与起重机的提升方式保持一致,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装全过程更加容易。
        3.3组件批次管理,正确使用标识符
        在结构工程管理方面,装配式结构工程的应用需要在材料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应对组件的堆叠管理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由于堆叠或组件搬运的发展而造成的组件损坏。如果发现损坏的组件,则必须将它们视为有缺陷的产品,并且不得用于安装装配式建筑物,以避免质量问题。另外,必须为所使用的装配式组件提供适当的标识符,以利于后续的组装过程并提高组件的管理水平。应该注意的是,堆叠元件的地方应硬化,并应建立排水系统。根据组件的特性,应使用适当的堆叠方法,并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损坏或浪费资源。
        3.4装配式建筑的安装和施工技术
        从实际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可以看出,装配式层压板的安装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相关人员需要更加注意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安装装配式层压板时,必须与工作层保持有效距离,安装过程要根据具体工艺和要求进行。对于这些缺点,工作人员应及时改善操作,以减少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保护层压板,并提高吊板的安装效率。在装配式层压板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应将一些临时性的支架直接放置在压板下面的位置上,确保不同支架之间保持有效的间距,在完成所有安装操作时,直接将支架卸下即可。若是施工中存有多层次的安装结构,则应将顶部复合胶合板正确摆放。混凝土固化后,必须对复合板进行强度测试,以将设计强度提高到70%以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确保施工环境良好,并保持正常的工程施工即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变革施工理念,获得广阔的施工效率提升空间,促进相关单位蓬勃发展。该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材料运存、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让现场安装和生产加工趋于标准化、人性化,合理取代传统低效的施工方式,利用技术的价值,采取合理的管理思路,大限度提高工程质量,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琳.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0,23:75-76+17.
        [2]洪爱彪.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36:123-124+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