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 100055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整体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新型建筑,但同时也需要对年久失修的房屋建筑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通过应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可以使相关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该项技术应用加大重视,以此来进一步保证房屋建筑质量。下面本文就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加固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加固施工技术
1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工作流程
在开始建造之前,应该找到专业人士或组织在现场检查旧建筑物并签发可以建造该建筑物的适当证明,这是修复和加强建筑物结构的重要凭据之一。加固过程中有时所需的组件或其他材料可能会出现问题,此时必须暂时停止施工,确保已解决所有问题之后才能继续工作,还需要检测并发布具有合理性和有依据的检测报告。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在早期阶段,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证据收集,熟悉特定构件或结构的位置并进行加固。首先要确定加固方案是否可行,并需要考虑如何将新的钢筋与旧钢筋进行结合,将建筑物整合在一起,并使其变得既耐用又美观。在加固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了解每个项目的过程,解决施工问题,最后对一些重要的加固细节进行最终测试。
2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改造原理
2.1 混凝土加固材料的使用
为了有效改善加固结构在应变和应力滞后问题,在选择钢材类型时,应该选择比例极限变形较低的一级、二级钢材。在使用预应力加固法时,针对大型结构的加固材料应该选用高强钢材,从而降低材料用量,提高钢材的应力水平。为了保证二次组合结构的接触面能够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并且选用压缩性较小的混凝土,使新旧两种材料具有一致的受力性,并且保证与原构件产生较高的粘结度。
2.2 加固结构的受力特性
与其他没有进行加固改造的结构相比,改造后的加固结构具有一定的受力特性。加固结构一般作为二次组合结构使用,在新旧结构上存在协调方面受力一致的问题,为了保证新旧结构的协调性,需要做好接触面的施工处理,通常来说,接触面的混凝土强度要远远低于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因此,对于总体承载力方面二次组合结构来说,要远低于一次整浇结构。加固结构往往也作为二次受力结构,在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之前,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受力,经过加固后的结构,即使承载力再低,改造后的截面应力和应变水平都远高于之前。经过二次荷载的作用,新加的结构才能进行二次受力,整体加固的结构在新加应力与应变方面都滞后于原结构,当原结构的受力超出阈值时,新加结构的应力可能远低于之前的数值,当原结构被严重破坏时,新结构可能还未超出设定的极限强度。
3 房屋建筑加固技术设计原则
第一点是总体效果原则。分析混凝土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减少相应的钢筋应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对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加固时,需要对建筑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建筑物中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扩建后必须考虑对建筑物的影响。一些建筑物是局部加固的,会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改变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导致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抗剪性和抗风性降低。因此,在对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加固之前,有必要制定一份总体规划。第二是抗震和减震的原理。在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有必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特性并使其最大化。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和等级,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加固计划,以确保其满足提高建筑物整体减震性能的要求。
4 房屋建筑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4.1 支点加固技术
支点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具体来说,主要对支撑点进行增设,从而使建筑自身结构得到有效加固。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内力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建筑自身的承载力。支点加固技术通常在网架等相关水平结构的加固工作当中进行应用,其支点可分为刚性以及柔性两种类型。在对支点加固技术进行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建筑自身需求对支点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加固技术的应用效果。
4.2 截面加固技术
从房屋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加固设计工作时,通过应用截面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加速效果。具体而言,截面加固技术是将建筑物相关结构件的横截面积进行增加,以此来有效加固结构。该技术一方面可以使建筑自身结构得到有效优化,而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并修复部分受到损伤的结构,使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4.3 植筋加固技术
在植筋加固技术应用过程当中,需要有效连接和锚固混凝土结构。在具体开展相关工作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普通钢筋以及螺栓式钢筋进行有效植入,以此来加固房屋建筑结构。在进行植筋加固时,通常施工人员需要将钢筋中的锈迹进行有效去除,并在其表面涂满结构胶,然后在孔里插入,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在结构胶干凅前后做好相应的检查,防止钢筋插入位置发生移动。在完成钢筋植入后,不能在此位置进行焊接,而是需要在基层混凝土表面距离 15d 以上设置焊点,并要对植筋外露根部使用冷水浸湿的毛巾进行包裹。
4.4 碳纤维房的结构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使用碳纤维和胶水使建筑物的结构更耐用,这种方法非常实用和方便,这也是目前被普遍使用的原因。在碳纤维增强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首先必须进行表面处理,清洁待增强混凝土结构表面上的所有碎屑,并且需要清洁碳化层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清洁和均匀。然后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擦拭混凝土表面,并风干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干燥,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必须填充修补胶并使其干燥。完成上述操作后,可以粘贴碳纤维布并使用适当的设备有效地处理构件,以将其成形为弧形。在碳纤维织物的实际粘合中,第一步是湿床处理,第二步是在室温下的硬化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将树脂均匀地涂在混凝土表面上,干燥后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可以将碳纤维织物粘合。将碳纤维布粘在混凝土表面后,用手压紧将碳纤维布牢牢地固定在混凝土表面,并使用特殊的辊子进行滚压加工,为了确保碳纤维布的均匀性,将树脂完全填充在碳纤维布和混凝土之间,以使碳纤维布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4.5 粘钢加固技术
外部粘钢加固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在建筑构件表面粘贴钢板,从而有效加固建筑结构。在实际施工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结构胶质量进行有效保证,以此来提升建筑加固效果。此工艺加固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建筑物的钢板和混凝土结构上钻孔,除锈并抛光钢板,使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的粘结表面粗糙,然后将钢板提起并固定在螺栓上,将排气管安装在钢板的四角处,以弥合粘结结构周围的间隙,最后涂上填充胶进行检查和防腐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往往会受到自然侵蚀,而且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房屋建筑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问题,缩短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对此,需要相关施工企业针对房屋建筑结构合理进行加固,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结构性能,增强房屋的抗震性和耐久性,使房屋建筑的使用年限得到有效延长,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0,42(01):164-165.
[2]邢万宝.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2019(10):125-126.
[3]伍越.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