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壤污染物中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前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姚莎莎 兰文文
[导读] 摘要:土壤污染物评价是我国关注的重点,污染物的评价内容不断丰富,评价机制逐步完善。
        浙江爱迪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土壤污染物评价是我国关注的重点,污染物的评价内容不断丰富,评价机制逐步完善。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各级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重视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各地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环境问题的影响下,土壤污染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形成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本文针对土壤污染进行分析,探讨土壤污染物中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污染 有机化合物 处理办法
        一、土壤污染
        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这些都将导致土壤污染。对土壤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减少农药使用。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二、土壤污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1.主要来源
        我国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有些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和物质,同时农作物生长环境也对最终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产生了影响。我国一些矿区与一般矿区有所不同,他的影响波及较广,矿区内部的有机化合物含量较高,对土壤的进行污染,对水质进行污染。在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物质,在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中有较大的影响。这些有害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主要危害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HOCs)常包含石油烃、多氯联苯、多环芳烃(PAHs)、多氯二苯和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有机物的疏水性使其具有潜在的毒性,致癌性,生物有效性弱,易在食物链中积累,土壤中的有机污染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合成有机化合物种类的多样性及用途的广泛性,使得有机物污染来源广泛,如食品的生产和保鲜、工业制造,以及人类和动物医疗保健均有大量有机污染物产生。有机物污染进入土壤后,可危及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物的生存,如稻田因施用含有二苯醚的污泥造成稻苗大面积死亡,泥鳅、鳝鱼绝迹。人体接触污染土壤后,手脚出现红色皮疹,并有恶心,头晕现象。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尽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其残留物却污染了土壤和食物链。近年来。塑料地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发展快,由于管理不善,部分膜弃于田间,它已成为一种新的有机污染物。
        三、土壤中有机项目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依据标准:
        GB17378.3-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 样品采集储运和运输
        HJ/T166-2004土壤环境检测技术规范
        HJ613-2011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HJ 783-2016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物的提取 加压流体萃取法
        1、索氏萃取法
        索氏萃取作为传统的萃取方法之一,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器重,在分析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痕量有机物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沉积物、土壤和动植物组织等。索氏萃取法溶剂的选择原则是:对分析物选择性好;沸点低,便于纯化和浓缩:毒性低。常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丙酮、石油醚、二氯甲烷等。该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干燥过程耗时长,另外萃取时,硫也易从基质中萃取出来,从而影响检测器的测定,延长分析时间。自动索氏萃取技术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萃取溶剂用量,也缩短了萃取时间。
        2、超声萃取法
        超声萃取法是分析固体基质最简单的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室温下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和样品混合,超声萃取待测物质。其最大优点是萃取速度快、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在优化条件下,可以基本达到甚至优于索氏萃取的回收率。尽管超声萃取样品的提取时问较短,但萃取结束后仍需要进一步离心分离有机相,因而增加了人为误差的影响。在批量处理样品时,它仍需要消耗大量时间。
        3、加压流体萃取法
        加压流体萃取法是目前分析土壤、沉积物、固体基质适用性较多且速度快的前处理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快速溶剂萃取仪与适合的溶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快速、有效萃取样品中的有机物。溶质受高温度及高压强的影响,向正反方向进行,使解吸与溶解动力速度、溶剂沸点均大幅度提高,然后目标物可从基体中快速解析,并迅速进入溶剂,进而保证了萃取速率。快速溶剂萃取技术作为现代萃取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势显著,如:溶剂少、时间短、效率高等。
        常用溶剂有丙酮、正己烷、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3、酸碱处理萃取法
        有实验表明,在萃取混合液中加入有反应性的酸、碱或经酸碱处理过的硅胶可明显地改善萃取效果,提高萃取回收率。但该种方法是建立在其它萃取方法之上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些方法的局限性,且酸碱对环境也不利,故实际应用的不多。
        四、处理方法
        1.积极发展有机化合物检测仪器
        在目前我国的有机化合物检测中,有机化合物检测仪器以及发展战成熟,我国制造企业技术提高,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我国有机化合物检测仪器也得到了发展。在仪器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的注重对仪器的保障,通过多项政策,完善对土壤的保护。我国土壤检测技术,在试验阶段就取得良好的成绩,通过市场调研等多方面了解,消除仪器检测出的数据与食品信息不对称,通过多方途径对有机化合物检测仪器进行验证,提高人民信赖度,对仪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使仪器更好的应用。
        2.要积极关注快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在食品中,食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检测技术过程较为复杂,时间较长会导致食品最终的使用率。快检技术在检验检疫系统各口岸的应用非常广泛,倡议组织企业到检验检疫一线口岸去调研,快检技术的发展是检验检疫“快速通关”的重要保障。因此也对检测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希望食品有机化合物快速检测仪厂商来了解口岸检验检疫的基本情况,能提供符合真正需求的快检仪器。
        3.发展场地资源
        要实现土壤的良好发展,以及对土壤的产量进行一定提高,需要对种植的区域进行勘察,一方面要结合种子所在的位置来确定种子播撒的定位,实现对种子生长的格局规划;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因素确定种植设计方案。在设计中要对种子所在地区的现有自然资源有效利用,通过植被、廊道或甬道的设计,使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与种子的种植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够避免破坏原有场地资源的生态平衡,还能够实现原有生态结构的扩展,更加有利于种子整体的生态环境发展。在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对种子种植展开设计要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的营销。结合种子的生长以及所处环境地形地貌以及土壤情况,合理配置植物覆被,通过不同树种和植被季节变化特征,营造出种子的不同品种。利用生物多落叶分解的作用,形成自然废料给植物营养供给,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通过植物覆盖面积和水资源的利用,促进水生植物和亲水动物的生长,促进种子种植环境中水资源生态的发展。此外,在种子设施的设置方面要减少固定设施的利用,多采用对能源依赖性低的材料制作成可以灵活移动的设施,这样避免因种子布局的变化带来其他植物的生长。种子种植设计中,要结合种子所在地区气候化和环境的特点,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五、结语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人口数量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人们对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对土壤的要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农业生产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在这种大背景下,由此对土壤的种植,不仅仅需要从土壤本身进行规划,还要对其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最终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刘菲;陈亮;;液液萃取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回收率相关性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14年11期
        [2]郭远明;胡红美;金衍健;钟志;陈雪昌;马慧莲;孙秀梅;;水体中氯苯类有机物的水蒸气顶空富集: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及蒸气压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3]苏日辉;阮贵华;曾令镇;陈正毅;杜甫佑;;超声辅助分散乳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辣椒粉中的5种染色剂[J];分析测试学报;2015年05期
        [4]马宏伟;李霄;崔健;杨泽;;三江平原建三江农场地下水有机污染与无机污染现状初探[J];地质与资源;2014年01期
        [5]陆海燕;辛宝东;孙颖;郭高轩;纪轶群;;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时空分布特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年01期
        [6]贾军元;姜月华;周迅;周权平;;江苏某化学工业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J];地下水;2013年0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