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指导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朱延安
[导读] 摘要:本文先简单说明了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用集体指导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该种指导法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实际应用,以便于后续指导工作的开展。
        曹县普连集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渮泽  274417
        摘要:本文先简单说明了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用集体指导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该种指导法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实际应用,以便于后续指导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集体指导;农业技术推广;小组讨论
        前言:集体指导也可以称之为小组指导,指在同一环境区间内,采取相同的生产与经营模式,组织现场指导、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农户。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可以应用集体指导法,将农业技术讲授给更多农户,以达到大范围推广的目的。
        一、集体指导应用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实现农业技术大范围推广,并从整体上提高推广效率。集体指导相较于其他指导方法而言,规模较小,但却涵盖了大量的指导对象,当指导人员将农业技术推广给部分农户后,这些已学习到技术的农户又会将所学内容传授给其他农户,由最初的接收者转变为传递着,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农户便成为了技术推广工作的参与者,具有显著的推广效果,扩大受众范围的同时从根本上加快推广速度。
        其次,能够加强指导人员与农户之间的沟通,促使其可以及时掌握农户所反馈回的信息,以便于针对性的制定指导方案。通常情况下,集体指导需在推广者的引导下进行,当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与农户就相关知识交流与沟通时,指导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来自于农户的反馈信息,尤其是不能有效掌握某种农业技术时,推广人员可以根据该问题制定科学且针对性的帮扶指导方案,确保每一名农户都能够掌握健全的农业技术,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
        最后,在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工作时,一般会采取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为讨论提供便利,有助于指导者与农户达到统一的意见。应用集体指导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时,推广人员与农户可以就有疑义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讨论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帮助农户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农户存在认识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达到有效解决农户技术相关问题的目的,还能在交流期间实现不同见解的统一[1]。
        二、农业技术推广中集体指导应用探析
        (一)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也可以称之为现场示范,主要包括技术成果示范与技术方法示范,该类集体指导法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操作示范,将所取得的新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此获得应用结果或新技能,而这一操作过程便叫做现场指导。比如,在某一粮食作物种植时应用优良品种,且在种植达到预期效果后,便需合理选择示范户以及种植示范田,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将示范所取得的成果展示给当地农户,以此激发农户的兴趣,并主动效仿。在此期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加强对农户种植与生产技术的指导,确保其真正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而达到技术推广的目的。
        (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开展推广活动时,最常应用的一种集体指导方法,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即农业专题讨论与非正式讨论。
        农业专题讨论: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农户所关心或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邀请当地对该类问题有解决经验的农户,对于有独特见解的农户也可以参与到农业专题讨论中来。

此外,在解决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后,还需提出新的技术推广问题,并保证问题新颖,能够激发当地农户的探讨兴趣,若在讨论过程中,因不同观点发生争论,推广人员则需及时加以引导,确保讨论活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促使农户对于技术的认识得以提高。
        非正式讨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以科学利用农户空余时间,将其召集在一起,不拘于形式,在轻松氛围下,共同探讨农户所关心的问题,而推广人员则可以在彼此信息交流与观点碰撞的过程中,将与农业技术相关的知识传递给农户。
        应用小组讨论集体指导方法时,需做好环节设计、人员组织、引起讨论等工作。同时,还需重视讨论主持人的选择,具备丰富经验以及专业素养的主持人能够极大程度地增强小组讨论的效果,此外,所选的主持人还需掌握与讨论问题相关的知识,科学把控讨论进度,还可以将话题讨论引导至预想的方向上,为推广人员以及农户营造轻松的讨论氛围,以期小组讨论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该种集体指导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都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并彼此之间交流经验;其次,在讨论会上,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收集不同的见解,以此提高参与会议人员的辨识能力,还能起到培养其合作精神的作用。最后,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来说,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农户在农业种植方面的老旧思想以及错误做法加以正确引导,为农业技术的后续推广提供保障。但小组讨论方式也存在不足即不能开展大规模的讨论,若参与人数过多,则需分组进行,避免讨论时间过长,只有保证现场秩序的良好,方可实现讨论效果强化的目的[2]。
        (三)组织集会
        集会的种类较为丰富,但截止到现阶段,对于集会的分类方法也未实现统一,以集会规模为例,最小的规模仅有十几人,但也可以以全省甚至是全国为单位,举办各种类别的庆祝会,其人数规模可以达到上万人。若按照讨论方式展开分类,可以将集会细化为四种形式:
        其一,工作布置会。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由上级推广部门将需要推广的技术内容以及推广部署方案告知给下级推广部门,这也是布置会推广方式常采用的集会模式的集体指导方法。主要是在工作布置会上,将技术推广的要求、方法以及具体开展方案布置给负责推广的人员。
        其二,经验交流会;邀请掌握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的先进人员以及农业技术人员,将其所掌握内容与推广经验、心得体会讲述给即将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以此实现传递经验与技术的目的。
        其三,专题讲习班。采用广播或报告会的方式,将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讲解给农户,或向农户提供与技术相关的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讲习班的规模,讲习时间尽可能控制在一天左右。
        其四,科技报告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共同成立报告团,通过巡回讲座或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将技术推广给农户,在制定宣传内容时,尽可能保证内容精炼,且要严格把控讲座的时长。
        结论:农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但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需重视集体指导法的运用,结合当地农业种植实情,合理制定技术推广方案,对农业技术优化的同时,促使农户掌握更多农业相关的知识,以此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世英.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农家参谋,2021(02):7-8.
        [2]王青松.集体指导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初探[J].种子科技,2020,38(04):93-94.
        作者简介:朱延安,性别男,出生1973年7月2日,单位:山东省渮泽市曹县普连集镇政府,学历,高中,职称;助理农艺师,单位:曹县普连集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现从事专业:农业技术指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