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零部件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管理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魏小伟
[导读] 摘要:航空航天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带动,无疑证明了国家的实力,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生产企业。
        中航西飞民机与转包项目部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航空航天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带动,无疑证明了国家的实力,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生产企业。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但在航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改进、设计以及制造高品质的航空零件和零件的问题成为工业迫切的问题。因此,重点放在质量控制和小部分主要航空零部件的制造上。
        关键词:航空零部件;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可以得出结论,许多因素可能会对航空备件质量管理标准化产生更大的影响,例如对生产材料的控制,技术选择、生产作业等因此,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必须分析具体因素,确定管理问题讨论管理战略和做法以确保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能够取得进展和提高质量。
        1 航空零部件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1.1 短期内有效提高分批生产的产品质量。飞机零部件的生产与其他产品不同,它主要是现代工艺,产品精度高,生产上的巨大困难,可以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其他特点,一旦开发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就面临着巨大的需求,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生产成熟;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和操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1.2 缩短产品的试制与生产准备周期。航空零部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一般库存数量有限,如有零部件需要又是非常紧迫,即生产时间有限,要求要不断提高零部件的生产效率;需要的是成熟的零部件产品还好,而一旦需要改进,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还必须要进行试制,试制及生产前的准备都要占用大量时间;而标准化生产体系一旦形成,就可以大幅降低产品的试制及生产准备周期。
        1.3 加强航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制造过程中,标准化水平被认为是企业或产品的生产水平的真正反映,虽然标准化也被认为是保持和转让产品和最佳做法的最有效手段;在标准化系统建立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将不会受到人员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离职等;这是对企业生产能力的真正整合,这对于进一步加强航空企业的核心实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1.4 进一步提高航空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航空备件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提高企业的基本竞争力,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社会声誉和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实行标准化的产品质量管理也将有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权力,利润,明确界定和解决产品生产问题,以确保高度的一致性,协调和调整不同的生产环节。
        2 航空零部件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问题
        2.1 控制内容完整性问题。目前,航空备件质量管理已标准化。根据具体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在质量标准化管理做法中,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管理系统,考虑到对质量的具体影响,包括具体的管理要素,等等,内容管理得到充分理解和实施,管理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但目前的管理,系统不完善,内容定义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具体的管理成果不能令人满意。
        2.2 管理方法问题。目前,对飞机零部件进行的标准化管理审查已查明了管理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管理的选择取决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做法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本身的水平。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积极讨论科学、实践和管理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目前,政府有盲目性,所以没有。只有管理做法的价值有限,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2.3 管理模式的问题。在现阶段,航空备件的标准化管理主要是事后进行的,这反映在重点上。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监督厅无法就问题的内容提供早期预警,因此,这一问题的影响更大,往往造成比预期的更大的损失。总的来说,在管理实践的现阶段,需要科学采用管理模式,而目前的管理模式的实施工作出现延误,从效率的角度来看,管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2.4 管理专业问题。在标准的产品质量管理实践中,强调专业管理是必要的,目前,监督厅在专业方面的表现不佳。一方面,管理制度的特点是不专业。

关于本摘要所载的资料,管理制度不太专业化,责任、控制和执法制度存在缺陷。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较低,而不仅仅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理论专业水平很低,实际工作水平不符合专业精神,在具体的管理问题上,专业化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3 解决航空零部件产品问题的措施
        3.1 加强各级标准的一致性和一致性。完善航空零件制造材料定额制度,制定航空零件制造各级材料标准制定原则,及时修订国家目标、航空工业的国内生产材料及其零部件;为有色材料供应企业,如钢铁标准等,制定材料和配套标准。在确定部队所依据的上述工业标准不符合零件制造设计、研制和生产的要求时,应通过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企业类型或标准,以确保各级标准的统一和协调;加强计划管理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技术协调,以避免标准的重复,由于飞机零件制造现有材料标准存在重复和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及时对该系统进行相应的修改。进行标准净化和整理。
        3.2 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我国长期以来除了航空工业外,还依靠航空零件制造,主要是冶金、有色金属等材料。因此,买方对材料的规格要求没有在标准中得到充分反映。为了提高航空零件制造材料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适应市场经济的机制应当设在供应国。建立一个竞争机制,以证明目标对象的空军和航海标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供需联合机构联合确认,严格组织检验和论证标准,该标准确定了对标准对象和主要部分进行修改的必要性,加强各部门与航空零件制造行业材料供应商或工厂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在标准化过程中,应当吸收国外先进材料,对国内生产进行广泛的研究分析;以实际生产为基础,以需求驱动原则为指导,并确定标准的技术指标,强调对标准的技术支持的作用,还应发挥促进作用,传播质量控制方面的最佳做法,以提高航空零件制造材料的设计和使用水平,以及严格遵守核准和批准的标准程序。
        3.3 加强新材料贴纸材料。及时修订标准,在新材料开发过程中加强标准化,严格遵守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研制军用工业新材料工作规则,在研制航空零件制造新材料后纳入企业标准;在为这种零件制造研制新材料时,应该按照材料类型建立一个建筑师组织。在连续生产或转卖零件制造材料之后,必须提高标准水平,并根据对材料的需求程度提高标准。尽快将军用航空零件制造或航空灯塔列入材料标准。随着后勤基地的迅速发展,可以根据需要对俄罗斯等国的标准进行修改和修改。为了通过经常发布修改或修改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应当采用国外最佳的标准管理做法,通过定期审查和清理标准,及时确保标准得到遵守,及时修订和修订标准,缩短修订和修订标准的周期;调整标准。
        3.4 加强配套材料的开发。在不违反相应的支持标准的情况下采用材料标准,必须加强航空零件制造配套材料的研制工作,尽快研究对高温合金微型元件允许性的限制;高温合金铸件粒度和微孔度、新钛合金和标准照片中的高温聚合布;加强修订配套基本标准的工作,尽快制定各类航空零件制造材料验收规则。关于试验材料所有试验要求的验收规则,以便利材料标准的正确适用。
        在制定航空航天工业质量控制计划之前,质量控制计划因产品而异。我们必须研究国内航空的本质。在企业经营和生产发展中,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然后统一服务或产品的经济和消费价值;这必须遵守原则。在航空工业开发空间产品时,由于其规模和特点相对较小,其使用条件是困难的。为使“中国生产”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提高产品质量,我国航空零部件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只有将“质量管理”的原则和理论付诸实践,并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璐,于冠龙,马永强.浅析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J].黑龙 江科技信息,2015,(32).
        [2]吕华念.航空标准件现状及发展 趋势研究[J].中国军转 民,2011,(07).
        [3]王志梅.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分类研究[J].质量与可靠 性,2014,(02).
        [4]蔡春彬,岳彩旭,刘献礼.航空航天领域典型零部件的高效加工[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4,(23):245-246.
        [5]职红安.国际工业转包在西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分析———以西安出口加工区航空零部件国际转包为例[J].对外经贸,2013,(7):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