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技术和应用 赵万青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赵万青
[导读] 摘要:在工程检测中,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身份证号:41052119930105XXXX
        摘要:在工程检测中,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实际施工中由于某些原因,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出现了异常波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现象。为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探讨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往往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
        关键词:工程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技术和应用
        1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对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1.1对建筑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性能进行有效检测,并采用更加系统与完善的评价标准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建筑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及各项参数的全面、准确了解,为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应用及其后期养护的开展,提供充分的依据支持,并能够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投入以及施工应用合理性、适应性等进行保障,有效提升建筑混凝土结构以及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2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能够使建筑施工中通过对材料性能及质量的合理控制,从而推进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高效、工程的安全开展,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此外,在工程的竣工验收时,通过对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检测,也能够促进从整体层面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合理评价,为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支持。
        1.3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也能够为建筑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设置及其混凝土配制提供的合理、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材料配制和施工应用的成本投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成本效益,促进建筑成本控制与管理效果提升。
        2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材料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标准之一,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和混凝土用水泥强度为正比例关系,若水灰比相同,高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低标号配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水灰比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反比例关系,当水灰比保持不变,无法通过增加水泥用量来达到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加的目的,只会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造成混凝土使用中的变形或是收缩。对此,水泥强度与水灰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抗压强度。为了提高混凝土配置质量,我们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控制水泥用量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质量水平。除水灰比与水泥用量之外,粗骨料也会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会到施工现场指导,明确粗骨料,特别是在石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碎石表面略粗于卵石表面,增加和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性,这种粘接性高于卵石;而在水灰比相等的情况下,分别使用碎石和卵石进行混凝土配制,使用碎石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于卵石。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和工程施工部位优选,细骨料品种影响程度要低于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砂质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综合质量,需要将砂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使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的综合水平。
        3工程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技术和应用
        3.1加强检测监督管理
        其一,进一步完善混凝土检测工作条例,要求试样的采集、制作、养护等工作必须在作业现场完成,并且需要有专门负责人进行全程监督。对于违反规定的生产单位,给予严厉的处罚措施。
        其二,相关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落实好对混凝土材料强度检验工作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造假行为,使试样的检测结果具备代表性与真实性,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借助射频识别等技术来避免样本被调换的行为。
        3.2优化评价标准
        首先,基于样本强度与标准值的偏差程度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不合格”与“合格”的评定方式是存在很大不合理性的。因此,相关机构应当进一步优化混凝土轻度评定模式,细化样品“组”与混凝土“批”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评定过程中不应将强度值远低于经验值的混凝土样本进行剔除,这种评定方法会降低样本对批次混凝土强度质量的代表性。

最后,对于试样强度的测定手段不应局限在一种方式,当试样的初次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时,还应当采用回弹法、超声波法等方法进一步检验试样强度。
        3.3全过程强度检测
        首先,要全面施行精细化管理,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时,技术人员应当根据细度指标对样品进行合理筛分,为全面指标参数的获得提供必要条件。其次,完善原材料的管理制度,依据检测程序对粉煤、添加剂、石灰等材料进行综合判定,在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质量检测。同时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监督,避免弄虚作假的行为产生,确保数据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3.4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要提升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效率就要切实做好对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注重人才队伍是施工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落实到位的基本要求。其一,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对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还要对领域内前言研究领域有所认识,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人才培养需要以构建专业素质过硬、职业责任意识够强的队伍为目标,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具备灵活变通做好检测工作的能力。其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检测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一方面,通过鼓励措施调动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检测工作的综合水平,同时,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原材料检测结果失真问题。另一方面,将绩效管理工作与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的检测内容进行充分融合,使检测管理机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细致化,从而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3.5应用先进技术
        混凝土强度受到其内部组成物化性质的影响,并且在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应力特性,因此对新出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时要应用多种检测手段实现优势互补来做出综合评估结果。
        3.5.1钻芯法
        使用钻芯机在混凝土内部进行取样,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样本进行强度计算。技术要点:取样时应合理布置钻芯位置,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钻芯直径的选择要根据待测混凝土骨料的直径来选择,一般而言,前者为后者两倍为宜;钻芯法过多的使用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因此需要与其他检测技术搭配使用。
        3.5.2超声回弹综合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既同时使用回弹仪与超声检测技术,对混凝土表面强度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技术要点:超声检测面与回弹检测面可以在同一深度,但超声探头不能与回弹撞击点重合;超声回弹综合法能够实现10cm厚度混凝土塑形与弹性强度检测,但不适用一些在低温、腐蚀、火烤环境下的混凝土。
        3.5.3超声脉冲法
        超声脉冲法依据声波在不同介质中反射、衍射状态不同的原理,通过收集声波变化数据间接的计算混凝土内部致密度、孔隙率、含水量等参数,从而得出强度指标。技术要点:一般控制声波频率在20KHz至500KHz之间;检测面的长宽应大于20cm,并保持检测面干燥、清洁。
        结束语
        综上,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目的在于既经济又准确的检测及评定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实际检测过程中应根据所检工程类型、混凝土设计强度、配制材料及现场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检测方法,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来对混凝土的质量作出准确的评价,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齐海丽.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J].陕西建筑,2020(2):32-34.
        [2]詹宝松.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的研究[J].智能城市,2020(5):184-185.
        [3]吴玉龙,卜青青,周红艳,等.混凝土强度检测能力验证的方案策划与实施分析[J].工程质量,2020(12):56-60.
        [4]吕秋玲.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强度检测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