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42619870101XXXX 德州瑞景园林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化园林不断发展。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主要包括园林地貌、园林植物和园林建筑。园林植物景观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其中园林绿化在园林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具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园林植物景观,保证整个景观工程的完整性。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施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生态环境质量、品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景观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因此加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优化配置植物势在必行。
1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分析
1.1自然性原则
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应该选择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各种植物种类,使它们相互搭配,进而起到涵养水土、净化空气、优化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且,应该增强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自然特征,降低人为干预植物形态的程度,使人们在贴近这些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过程中放松紧张而疲惫的身心。坚持不破坏自然环境,要规避工程设计对风景园林环境及其周遭环境的污染;在降低人工改造力度的同时凸显植物景观的生命力、实用性、自然性和美观性。
1.2基于美学的协调性原则
风景园林建设要基于其观赏性的理念,对其风格特色、空间布置、植物搭配等进行调研,在做好科学搭配、有效协调的前提下,强化基于观赏性之上的园林生态个性与植物景观特色。应使其既能够长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又要充分把握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的美观程度和协调程度,使园林风格特征和周边环境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强化其观赏性。要结合当地民众的审美认知、生活习性和使用需求,设计出更协调、更和谐、更美观的植物搭配方案,建成当地民众所需要的风景园林和独特的城市园林风景线。
1.3人性化原则
景观中各种植物基本构成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在景观环境中的主导地位,使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古典花园中蕨类植物的基本组成和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以不同方式设计、搭配蕨类植物,使整个生活氛围变得浓郁而丰富,人们可尽情享受和交流。应考虑夏天遮阳,冬天防风,尽量不种或少种多刺植物,防止人受伤。尽可能少种植大的绿化带,确保有足够的空间用于人们活动。与树木相比,灌木植物生长较缓慢且数量多,如黄杨木、桃花心木和侧柏等。种植前可在土壤中混入有机肥料,使用穴孔浇水和地面浇水。灌木形状应控制在设计的最大高度以下。低矮灌木的适度修剪不会影响树枝的透光和通风及植物的生长状态。对长叶低矮的灌木,必须及时清除残留的花果,以免发生病虫害。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2.1做好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时,要运用概念规划的策略,通过概念规划分析预建园林之处的现状,设定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目标,结合这些目标做好风景园林的多维度规划和设计,并据此设计风景园林的更多细节。风景园林设计师要清楚规划、目标的要求和规定,并切实依据规划做好细节性、多维度的植物景观概念设计。整体来看,其涵盖了特色规划、时间规划和空间规划。首先,特色规划。在对植物景观进行概念规划的过程中,特色规划是一个关键内容。设计人员应该结合风景园林的总体规划进行特色景观的设计,从整体上凸显出各种植物景观和风景园林的整体特色,进而使其呈现出更理想的设计效果。其次,时间规划。优化时间规划,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具有重要意义。
要结合各种植物在各个季节的具体状态和相应变化,设计出针对性的规划,能够适应不同季节、且均能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植物景观,进而促进植物景观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再次,空间规划。从空间规划来看,植物景观建设空间在风景园林中所占面积通常较大。因此,要合理规划植物景观的具体空间布局和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搭配,切实提升风景园林的设计质量。
2.2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根据植物景观的特征进行规划,可通过在适当的位置布置合理的植物景观,并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景观园林的位置表现,形成特色分布区,使植物景观的内容更充分。植物景观的配色方案应强调植物色彩的基本色调,并清晰反映植物景观主题。树种规划应以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为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使用本土树种,科学结合树种的生长特性,合理规划使用各种树种。在充分研究植物的特征和前景后,细化茂密,稀疏的土地和草地的空间范围,并设计森林边界,建立空间域和视野线。还要合理规化植物群落结构和林冠层,增强人们的视线方向和空间感。施工图主要是补充规划设计,并准确指示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栽培地点和植物的间距,是项目预算和建设批准的重要文件,可以准确、清晰地表达种植设计的内容和设计愿望。
2.3植物景观的层次性
2.3.1规划先行,统筹全局
在城市公园特别是园林景观设计之初,就应当对植物景观整体统筹规划,立足于全局视角来确定植物景观的风格、主题营造以及材料选择和季相分布等,以确保后期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统领全局,才能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才能有效避免不停的修改,节约人工和能耗,有利于后期景观低维护。
2.3.2首选乡土植物,以外来植物为辅
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有效模拟生态群落的特征,以乡土植物为首选,讲究地域性。在路侧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等节点位置,也可适当搭配具有高景观价值的适生植物,以有效提高景观的丰富度和色彩性,这样有利于提升景观整体吸引力。以某公园为例,其坐落在钱江新城核心区,也属于沿江带状绿地,集休闲、游乐等功能于一体,体现出新城现代化以及生态化发展。植物景观设计时,融合了东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路,汲取了近年来风景园林建设经验。通过对栽种植物景观、现场情况的综合考察,植物景观可以满足公园功能区块对园林风景植物景观的客观需求。新建城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严格按照本研究上述程序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其延续着城市发展文脉,而且展现出了城市景观的主要特色;基调树种是香樟、桂花树。在绿色植物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材料色彩搭配。
2.4因地制宜设计植物景观
植物的选择、设计应该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既有环境相适应,尽可能保障植物在风景园林内的协调性与和谐感。比如,平坡结合处应该铺种草坪,阳光铺洒下来时能够借助缓坡自然形成的地理条件,遮挡住部分阳光。如此一来,草坪上能够展现出深浅不同的一些色彩差异。尽管它属于绿色色系,但层次感也比较清晰,画面感非常强烈。可以将风景园林中的浅水设计成别致的小溪,溪边适当摆放一些鹅卵石及相应的造型,适量种植各种小花。如此一来,小石头、小花、小溪能够形成非常细腻的一道风景,给人们带来平实而朴素的美丽。
结语
植物景观规划和园林设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所有相关要素,使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园林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规划和应用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要利用植物景观完善艺术效果。通过分析实际施工问题,根据特定的设计标准进行规划设计,解释和说明规划中的实际情况,改善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植物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满足人们对城市景观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陶汝苍.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9):254.
[2]倪漫,杨磊.徽派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绿色科技,2018(1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