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的常见病害与养护方法 耿兰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耿兰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施工技术及手段层出不穷,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身份证号码:61058119870610XXXX  陕西省韩城市  715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施工技术及手段层出不穷,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工程中,要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技术水平,需要对此项工程施工要点进行深入了解。基于此,论文重点探究了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工程中灾害路面常见病害与养护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病害;养护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形式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交通量与日俱增,对我国的在运营公路工程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加之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其使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路面滨海,不利于行车安全,还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通过有效开展病害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并充分发挥此项技术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从工程实际出发,强化技术应用控制,实现高效施工,提升病害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
        1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方便交通通行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和物流运输的高效化,则应当正确处理工程病害,提高整体建设质量。而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充分解决桥梁裂缝及沉降等问题,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也有利于保持道路桥梁的外观良好,打造舒适的行车环境,维持较好的承载力,发挥道路交通的基本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道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常见病害分析
        2.1裂缝
        裂缝是沥青路面投用时常出现的质量病害之一,结合裂缝成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而形成的结构性破坏裂缝,通常被叫作荷载型裂缝;二是因沥青面层温度改变而形成的温度裂缝,有低温收缩裂缝与疲劳裂缝,统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因外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推荐使用半刚性基层建设沥青路面,故而还存在着由半刚性基层温缩或干缩裂缝诱导路面出现反射或对应裂缝,该类裂缝的性质以非荷载型为主,部分工况下也可能是温度与车辆荷载共同作用的结果。
        2.2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病害分析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病害还包括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钢筋是工程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对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钢筋的性能相对较好,但由于部分钢筋长期在外部裸露,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就会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出现钢筋锈蚀。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则有可能会影响周边的混凝土质量,严重会引发开裂等破坏道路桥梁承载能力的问题。而混凝土碳化病害的发生,通常是因为混凝土内部出现一些气泡或者是毛细管孔,当氧气、二氧化碳或者水等进入,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性能,并会腐蚀混凝土内的钢筋材料,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期限。
        2.3不均匀沉降
        不均匀沉降对道路桥梁的影响是直观的,其对桥梁外观会产生影响,同时会直接导致道路桥梁无法发挥运输价值,无法满足车辆通行需求。不均匀沉降作为道路桥梁病害之一,其对道路桥梁的影响较大,且无法短时间内进行修复。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主要包含两方面,从地质因素来讲,伴随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桥梁所在的土地资源环境发生变化,地质会出现变化,桥梁地基难以适应地质变化,由此出现不均匀沉降,作为自然现象,此类不均匀沉降难以预估。

从施工质量来讲,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存在缺陷,但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处理,在盲目的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环境与预期施工技术不符,施工质量不达标,桥梁承压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另外施工设计问题、施工材料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且其后果十分严重。
        3国省道干线公路常见病害的维护方法
        3.1路面裂缝
        3.1.1传统普通沥青灌缝
        普通沥青灌缝施工的机理是采用沥青的粘弹属性,对路面裂缝进行封堵处理,以防有水分浸入基层,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多采用90#沥青,具体施工工艺可作出如下表述:(1)封闭交通,安置安全标志;(2)借助背负式吹风机利用压缩空气面从裂缝一侧吹到另一侧,通常连续吹2次;(3)采用铁钎或铁铲等铲除缝隙内滞留的杂物;(4)将沥青投放到化油罐车中,现场加热到150~160℃;(5)利用铁壶或专用器皿把热沥青灌到裂缝内,通常需要连续浇灌2~3遍,直至灌缝材料和路面处于同一高度为止;(6)针对地面温度过高的路段,因沥青温度降低速度迟缓,故而推荐使用机制砂或石屑封缝;若温度不是很高则可无需做封缝处理;(7)结合沥青凝固状况(不沾鞋底),随时开放交通。热灌沥青施工时,多用沥青、改性沥青等作为灌缝材料,该种材料有成本低廉、使用流程简单及对工人技能水平要求不高等特征,不足之处是效率低下,更加适用于小面积裂缝处置。近些年针对热灌沥青的研究多集中在将不同的改性剂或添加剂掺和到沥青内,制备性能优良、成本偏低的灌缝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测评。
        3.1.2密封胶修补裂缝
        当下,业内将采用一种沥青路面灌缝材料均统一叫做密封胶,其采用沥青作为基础材料,掺和聚合物、树脂等改性剂,历经改性过程而制得的。密封胶内聚合物改性剂的类型与含量显著增多,并且常采用无机类改性剂。国外建筑领域对密封胶的研究与应用较早。常见的密封胶合成原料有橡胶、矿物填料及特殊沥青,抗衰老性、耐气候性、黏附能力及强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用于抵用砂石与他类硬物嵌到路面裂缝。部分高分子聚合物密封胶,稳定性好、强度高,外形是固体,便于储存、运输,施工时利用专业灌缝机将其加热到160~180℃转变成液体,再利用胶枪泵出均匀灌抹于裂缝上,密封胶自然冷却后,在常温与低温工况下,持有较高弹性,延展度能达到10~15倍,弹性恢复率为99.0%,施工线型美观、效率高、施工质量好,可普遍应用于大规模、大面积裂缝修补。
        3.2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处理技术
        对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的处理,主要是采用有效的预防技术。比如在运输和储存钢筋材料的环节中,应当在钢筋表面涂抹防腐层,保障钢筋结构性能得到有效发挥。当钢筋施工时,可采用先进的化学防护法,即是增加钢筋的携带电子,从而规避锈蚀现象的发生。由于混凝土碳化也会导致钢筋锈蚀加剧,所以还应当严格把握混凝土施工质量,即是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保障其具有低水化热性能和低含碱量。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效阻断氧气、二氧化碳、水分等进入混凝土内部,避免钢筋结构受到深度腐蚀。确保混凝土及钢筋材料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当钢筋锈蚀情况已经发生时,施工人员应先清理其附近的混凝土,对钢筋的锈蚀残渣、便面锈斑等进行清理,并涂抹防锈涂料,提高腐蚀抵御能力。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属于威胁道路桥梁使用安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导致道路桥梁病害出现的因素较多,不同的桥梁病害所使用的施工处理技术具有差异。为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应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进行强化,以病害处理技术与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为辅助措施,进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祖谊.道路桥梁养护中常见病害与维护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16.
        [2]郭素明.道路桥梁养护中常见病害与维护方法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5):24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