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姚群飞
[导读] 摘要:微课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快速发展下的产物,组织行为学是大学里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
        北京建筑大学经管学院  北京  100044
        摘要:微课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快速发展下的产物,组织行为学是大学里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组织行为学学科的体系性强,但知识点零散,微课短小精悍,两者结合,可以相得益彰。微课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组织行为学;应用
        0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依赖于数字化教学资源,而微课是数字化教学资源里很重要的存在。微课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微课是与时俱进的教学信息资源的产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校教学手段和辅助方式[1]。在当下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恰当地引入微课教学形式,可以增加课堂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微课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私人订制”式的反复观摩、学习,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微课含义及现状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学习的需要,其具有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和简短有效三个指标。微课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真实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心理学知识设计以及较好的教学艺术[2]。
        2020年10月20日和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线举行“2020年全球教育会议:疫情后教育特别会议”。陈宝生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把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采取了最严格措施防控疫情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实施了覆盖近3亿学习者的线上教育,实现了停课不停学[3]。微课具有的“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的特点,微课的优势史无前例的被体现、应用的淋漓尽致。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构建人本、开放、平等、可持续的教育新生态,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教育体系,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4]。
        2微课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组织行为学的教材里更多的是文字性的表述、概念性的知识较多,由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可以看出,知识系统性较强,但知识点着实庞杂。老师如果只是照搬课本,无论老师、学生都会厌烦,达不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大学必修课,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以后的职场,都大有裨益。因此需要发掘课堂的趣味性,而微课就是一种很好的课堂辅助形式。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体承载方式,无论是在传统的线下课堂还是在新兴的线上课堂,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4]。
        2.1大学课堂中微课的设计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在微课制作的时候,老师应该充分注意并利用微课的这一特点。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老师们首先要仔细地通熟教材,明确教材章节、内容,根据自己的授课计划,有计划的确定各节微课的顺序、内容研究课堂教学内容,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确定微课制作内容。心理学、传播学等研究显示:“10分钟左右的时长符合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所以每节微课的时间尽可能地控制在10分钟左右,时间过短容易引不起同学的重视,时间过长容易分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无法抓住学习的重难点。在每节微课开始之前,要简明直白的说出问题,在微课命名的时候简明扼要的写出主题,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观看微课前有一个准备,然后有准备的来观看微课。微课需要包含重点和难点,微课的中间或者最后给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2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
        老师在线下讲授为主的课堂上,偶尔插入微课为辅,插入的微课,需要能够清晰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突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利用小组讨论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必做过多的干预,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发挥其学习组织行为学的主观能动性。讨论结束以后,在课堂上就结果分享给其他同学,思考就会更加的多元化,也会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的深刻。微课的制作后期,要注意其格式,要用常见的视频格式,方便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利用微课学习时,不会因为视频格式特殊,无法进行观看学习。微课可以设置开启弹幕或者开放评论区,同学们各抒己见,可以是对知识点的凝练、升华、理解,也可以是理解不透的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微课的制作进行及时的修改与调整。
        2.3微课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运用模式选择
        目前来说,微课教学在大学里的应用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自己学校的老师自己录制的微课教学内容,在自己学校的学生中加以运用。第二种是任课老师在网络上搜集合适的微课资源,老师共享给学生;或者以学校为单位购买一些专门的微课视频资源,上传到自己的电子图书馆,学生凭学生证登录后,免费进行观看学习。第三种是学校与其他组织合作来开发微课资源,高校的老师提供智力、人力,其他组织提供平台;甚至可以是教育部门出面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微课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开发,形成完备的组织行为学的教学资源库,然后面向合作的高校进行开放。因为大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学习的理解能力与学习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只是第一种模式,确实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习,但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如果都是采用第二种模式,网络上搜集微课资源,很容易导致学生不适合。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同地区水平相仿的高校合作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本校的课程需要,同时也使得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如此一来,微课资源库就会极大的丰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一种“因材施教”也悄悄萌芽,学生也可以得到自我提升。
        3结语
        微课是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时代教学产物,同时也是一种高速适用的教学手段。在高校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显而易见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现在微课已经不是陌生的字眼,已经在高校盛行,也已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组织行为学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微课完美的解决了其知识点繁杂的特点。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在零碎的时间里学习被分解的繁杂的知识。在组织行为学中,恰当的引入微课,两者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学生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高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1906/t20190617_386200.html.
        [4]欧阳俊祎,吕明,陈瑶,汤厚鑫.基于“互联网+”背景终生学习教育模式的研究[J].科技风,2020(33):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