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胡瑞
[导读] 摘要:进入2020年之后,由于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影响,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安全保卫等工作更加重视,以保障各个事业单位的正常稳定运行,做好各自的职能工作,特别是事业单位,由于面向的社会公众不特定,加重他们的职能承担。
        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容市政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天津  300451
        摘要:进入2020年之后,由于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影响,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安全保卫等工作更加重视,以保障各个事业单位的正常稳定运行,做好各自的职能工作,特别是事业单位,由于面向的社会公众不特定,加重他们的职能承担。再者,由于疫情影响带来了经济发展普遍放缓而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情形下,安全保卫工作是保障事业单位的稳定良好运行的必要前提,因此,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之下开展安全保卫工作,是事业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安全保卫;重点;研究
        前言: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中所采取的业务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对于安保工作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事业单位是一个对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对安保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
        1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现状
        第一,组织结构不合理。对于多数的事业单位而言,它们更加注重自身职能的更好履行,往往是对于专业业务方面的事务关注的较多,认为安全保卫工作在我们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之下属于可有可无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安排中,很多单位指定每个业务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兼职从事安全保卫工作,而并不专门设置安全保卫的专职岗位。再者,即使有的单位聘请了安保公司外派的安保工作人员,但多数安保人员也是看看报纸喝喝茶,按部就班开开门关关门,很多人认为,安全保卫就是闲职,工作人员就是个门神、摆设。所以,安全保卫体系在多数单位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
        第二,管理制度规范有待完善。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多数事业单位照搬照抄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制度规范,并没有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规章制度的设计。但是,由于各个单位的外来者流向不同、从事的专业业务职能差异性等因素,必然造成各个单位之间安保工作的差异性,因缺少一个切合实际情形的工作制度规范,导致很多安全保卫工作人员不能形成制度化办事,无法采用绩效考核的管理办法进行工作职能履行效能的奖惩。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绩效无法考核,安保工作人员的待遇不高,或者说,兼职从事安全保卫的工作人员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第三,技术手段不健全。在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化应用热潮的当今,虽然很多单位安装了摄像头,可以同步通过动态的视频进行监控,但是,在设备的设置方面,多数单位依据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标准进行安全保卫设备的安装设置,没有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合单位实际的安全保卫设备硬件体系构建,只是应付式的设备安装设置。再者,安保人员缺乏应有的技能,一旦摄像头视频监控设施出现技术故障不能及时进行维修,以致这些设备的监控出现了中断。并且,单位缺少拥有专业技防能力的工作人员,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应急反应,无法采取专业技能进行问题的处理。
        2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思路的创新
        第一,构建完善的安全保卫体系。安全保卫工作是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地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安全稳定履行自身的职能,就必须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保卫管理体系,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快速地做出应急反应,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首先,单位的各级管理者应当积极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对此能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是构建完善的安全保卫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其次,应当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对于安全保卫工作的新要求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外来人员流动性突出、巡检不到位或缺口过大。因此,必须掌握工作转型创新的主动权,积极从实际问题入手,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原则,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问题”为构建安全保卫管理体系的基本落脚点,不断创新管理办法,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再次,以精准防控为核心,以重点区域为切入点,一方面进行安全保卫的风险识别,确定敏感区域和安全风险重点区域,另一方面,构建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具体到部门、班组和个人,责任到人,保证能够在硬件设施上动态监控不留死角、持续监控,保证制度能落到实处而巡检到位。最后,保证安全保卫工作的宣传到位,保证组织内部的每位工作人员能够深刻理解安全保卫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每位职工的安全保卫意识,同时,定期进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教育培训,让每位职工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卫工作技防手段和措施。另外,积极的将安全保卫考核纳入事业单位一体化管理标准,从质量、安全和健康卫生三个方面融入安全保卫管理的内容,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是创新安全保卫工作以完善其管理体系的重要奠基。
        第二,深化安全保卫管理制度。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事业单位首先重视的社会公众的满意和信任,其次是工作过程中,总是认为在稳定和谐的大环境之下安全保卫的风险几乎没有,因此也没有放在工作范畴之内,即使放进去,也是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标准被动进行工作的开展,没有主动积极地在安全保卫管理工作方面下功夫。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全方位协调一致的保卫工作机制,使单位内部形成互相合作、互相监管的工作局面。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求安全监管人员具有超前安全意识,加大安全调查工作的力度;通过安全监管系统,及时上报监管人员发现的安全漏洞和隐患,将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第二,根据各方面工作的不同,构建单位内部各部门的治安工作防线。以基层部门作为发现安全隐患的首道防线,事业单位安全保卫综合治理为第二道防线。同时做好各道防线之间的对接和信息互通工作。
        第三,提升单位职工的整体思想认识素养。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得更好,一方面,基于行业性质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单位整体的思想认识的差异性。所以,应当从思想认识方面进行整体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保障安全保卫工作做好筑牢价值底线。首先是让每个人对于安全保卫工作的定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地加强自己社会主义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确保自己思想认识上对于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岗位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公平对待每一个岗位的职工。同样的,在安全保卫工作岗位上的职工,应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确保自身不断的学习本岗位各种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素养提升,做新时代的优秀安全保卫员。其次,定期进行技防培训,不仅针对安全保卫岗位的职工进行,同时要对单位所有的职工进行,在工作中要抓典型树榜样,让每一位职工认同安全保卫工作的价值所在和重要性,引导每一位职工对安全保卫工作主动积极的参与,对安全保卫管理多出点子,多提方法。
        3结语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要通过管理方法来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实际需要,广大事业单位领导务必深刻认识到安全保卫对于事业单位稳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让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光辉.新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思路分析[J].科技风,2020,18:290.
        [2]鲁伟良.事业单位安全保卫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改进[J].办化工管理,2020(34):43-44.
        [3]石秀峰.某中医院院区安全网格化管理施行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