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分析 朱健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朱健全
[导读] 摘要:安全管理是化工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只有在保障内部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利润。
        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安全管理是化工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只有在保障内部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利润。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很多污水和废气等处理效果不佳,引起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因此,不能只关注眼前经济利益,而是要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要求,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以促进企业的绿色化生产。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
        1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1.1设备老旧且生产工艺落后
        设备老旧是化工企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其在生产设备方面的要求也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且设备更加昂贵。部分企业缺乏资金,采购人员采购具有安全隐含或老旧的设备,这不仅不利于提高企业生产质量,而且还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应用老旧的设备自然无法优化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更高。
        1.2缺乏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不高
        就化工生产工作分析,无论应用的原材料还是化工生产过程都有一定的危险,企业应完善自身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力度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若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则很难约束和管理各个生产工艺,出现违规行为时给人们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损失,损坏企业的形象。但目前仍有部分化工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生事故时无法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同时,受到化工企业特殊性影响,生产时产生的废弃物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但部分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不高,具体表现在随意丢弃生产产生的废弃物等,埋下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1.3行业监管有待规范
        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足,很多时候在监管过程中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部分化工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相关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企业要加大力度建立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启动相应的预警方法,追究相关事故的责任人,加大监管力度。
        2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增强安全意识
        企业全体员工都应该增强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生产设备,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根据行业规定和企业生产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计划,明确各个阶段中的安全生产目标,从而加大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约束力,规避企业的发展风险。注重对计划执行和落实情况的严格监管,确保各个生产流程的规范性和秩序性,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公共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
        2.2加强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和保养管理,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和性能,降低对操作人员的威胁。尤其是在新设备的引进中,应该针对其性能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具备生产合格证书,在现场与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注重对运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当发现严重的老化问题时应该及时更换新的设备。企业在化工生产中用到的设备越来越多,而且其运行原理和结构也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一旦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应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针对其中的异常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2.3引进先进技术
        针对各个生产工艺环境,运用实时监测技术进行全面控制,当发现异常参数时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进行检查,以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注重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实现生产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以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满足决策工作需求。此外,可以应用火灾自动感应技术和自动喷淋技术等实现对火灾的预防和处理,提升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先进技术的运用,也可以确保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整个生产流程得到优化。

企业应该加大先进技术的投入力度,对当前生产技术进行更新换代,以满足企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员应该了解企业生产性质和特点,结合工艺要求选择可靠的技术类型,避免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性而忽视了成本投入,为企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
        3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强化对策
        3.1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3.1.1提升生产安全设计水平
        生产安全设计实践中,工作人员要深入调查、全面收集同类型化工生产装置的运行状况与相关资料,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掌握,进而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科学选择与优化,对生产装置合理布局。要综合运用HAZOP等技术,对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客观研判,促使各类设计缺陷得到有效规避,保证后续化工生产的安全性。
        3.1.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综合考虑企业生产实际与国家政策法规,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体系等进行完善,并构建配套的监督考核机制,全面、动态管控化工生产过程。要将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下去,通过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实施,促使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得以形成。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一旦有不安全操作行为出现,需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责任。通过安全管理网的构建,促使生产安全目标得以实现。此外,为保证安全教育成效,需综合运用专题探讨、事故案例、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形式,向生产人员着重讲解安全操作规程,依托真实的事故案例阐释不规范作业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促使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技能等得到提高。
        3.2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3.2.1科学制定环保战略
        企业需深度融合整体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处理经济效益与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严格管控和治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问题。要同等重视企业发展与环保工作,统筹推进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促使化工生产的环保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要结合整体战略目标,科学制定环保规划,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要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通过监督、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实施,巩固环境保护成效。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推动管控、严控目标的逐步实现。为充分发挥环保规划的指导作用,既要科学制定规划目标、内容等,又要同步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配套建设制度、监督与宣传等诸多体系,通过制度合力作用的发挥,推动化工生产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3.2.2做好环保培训工作
        管理人员、基层员工的环保意识直接影响到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要将培训、教育活动定期实施下去,切实增强生产人员的环保意识,引导其自觉结合环保工作与自身利益。在培训教育实践中,要对化工生产中的污染种类、处理技术、操作规范等一系列专业性知识详细讲解,促使生产人员的污染预防、治理等各项能力得到提高。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分层次培训机制构建起来,明确不同层级人员的培训重点。例如,针对管理人员,可将法律法规等作为培训的重点;针对技术人员,可将污染治理技术等作为培训的重点;而针对基层人员,则需着重培养其污染预防与应急处置能力。
        4结语
        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化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应该通过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优化管理制度等途径,提升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真正改善化工生产的整体环境。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制度约束、开展清洁生产和加大监管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和行业相关排放与治理标准,响应绿色化生产的号召,满足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
        参考文献:
        [1]焦俊.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20(36):75-76.
        [2]林平.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法分析[J].化工管理,2020(35):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