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环境监测站 云南曲靖富源 655500
摘要:实验室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日常工作中,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人员素质提升、仪器设备维护、标准物质管理等方面从严要求,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生产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和垃圾排放,这对我国的环境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今,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当代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想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对环境污染有一个全面地了解,才能在总体上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规划,针对解决。目前国家已经针环境监测有了新规划和新部署,保护生态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目标。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环境的监测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监控为环境治理方面反映真实可靠的环境状况,也为相关环保单位和垃圾处理厂的环境的治理提供重要依据,由于这些反映环境状况数据都是由实验室提供的,环境污染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都由实验室生产的技术设备的水平所决定[1]。所以,实验室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1 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的定义及意义
实验室质量控制对环境监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设备是进行工程活动的基础,俗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好的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境监测的速度,在环境问题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加快速度,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而实验室质量控制,就是尽量减少食盐中的误差,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环境监测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判断标准。也让实验结果的误差在环境监测工程中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实验室在环境监测的数据方面具有准确性,确保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结果不会出现数据上的问题,保证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即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共同控制,保证了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把控,降低了问题出现的概率。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制定的,在实验室的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因为个人失误和操作问题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让实验结果和现实情况之间产生误差,由此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影响环境监测的进行。另一方面,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是指对实验结果和实验方法进行分析和监管的过程,对方法和结果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上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监测出实验发发的正确性,也可以进一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2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从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来看,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即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要求、人员素质要求、标准物质选择和仪器设备要求,不同类别下所对应的质量控制 要求也有差异,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做到准确无误。
2.1 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在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首先要明确正确的质量误差区间。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中的准确数据进行质量的监控,将实验室质量控制有一个准确的依据。但是在实际监测工作中,有一些环境监测站工作地开展竹园集中在监测任务完成等方面,在具体工作中,未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已足够重视[4]。特别是针对县级监测站,在监测人员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大家主要精力集中在按时完成监测任务上。因此,想要实现对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必须要有完整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比如及时更新国家环境部发布的方法标准,及时使用先进的管理措施,运用新型的技术设备,利用各种文件明确流程的相关规定,完善监控制度,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管等。
2.2 加强监测队伍能力建设
实验室不仅要有实验人员,还要设置监测人员,实验室化学实验较多,相应的危险性就越大,而精密的化学实验过程中难度也很大。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管实验室各个环节的操作,及时发现工作人员操作问题,避免危险。
还能监测实验结果,进行二次监测,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还可以熟悉各种操作,如出现偏差,会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因此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5]。想要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注重对高素质监测人员的选择和培养,在选择监测人员时应当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监测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核,另外鼓励在岗的监测人员积极参加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环境监测“大比武”,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等,让监测人员及时“充电”,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和监测系统同仁的交流中,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实现对自身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2.3 做好分析仪器和设备方面管理
(1)在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化学研究的精密性,实验对研究设备有一定的要求,没有符合标准的设备和场地,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环境监测工程的进行。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配备专门的标准室、仪器室等,特别是针对实验条件比较苛刻的实验操作,比如滤膜平衡、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等,对实验室的温湿度要求较高,应保证实验条件以满足仪器正常工作的需要。(2)对仪器、设备等定期按照规定定期检定,在检定期限内,仪器保管人员应对所保管的仪器做一次期间核查,填写期间核查记录,分析人员工作中定期与仪器厂家沟通联系做好对分析仪器维护和保养,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2.4 标准物质管理
(1)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来说,规范化管理标准物质是确保监测工作推进运行的重要前提。标准物质作为一种计量标准,可以为实验室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而想要管理标准物质,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物质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正规厂家购买物质、按照物质的存储条件进行科学存储、并且严格按照物质使用规定合理使用,这样才能在标准物质的管理中做到科学有序,合理展开。(2)在产品的购买方面,要选择正规厂家进行购买,选择专人进行购买,确保产品质量合格。(3)储存过程应及时清点,做好流程工作记录,实验室有专门的表格对每个标准物质的购买时间,有效期,标准物质的制作单位,标准浓度,数量,保存条件进行登记,对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也进行登记,包括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使用数量[6]。同时要确保标准物质存储环境符合规定,根据不同的标准物质采取相应的保存条件,如避光、冷藏、干燥、通风等,保持物质本身的有效性。(4)在使用阶段,要注意保持标准物质的时效性,经核查已过期时,其准确性已经得不到保证,不能作为监测工作的参考,应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环保部门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日常工作中,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人员素质提升、仪器设备维护、标准物质管理等方面从严要求,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在准确性方面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也为环境监测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推动环境监测工程的顺利进行,间接提升了我国垃圾处理的速度,为我国环境治理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思垠.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意义与措施[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12):160.
[2]郑司伟.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7):324.
[3]蔡武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J].生物化工,2017,3(01):80-84.
[4]徐海芳.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智能城市,2019(17):150-151.
[5]实验室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5):25-27.
[6]实验室质量控制中标准物质管理及期间核查方法探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08):1990--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