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探究 周敏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周敏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深,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浙江城市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深,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城市中,各类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也给人们带来了舒适、安全的环境体验。但是,无论是普通建筑,还是一些超高层、超大体量的建筑,在设计环节,都需要重视防火设计。消防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繁荣息息相关,而建筑作为人员密集、使用功能复杂、用火用电频率高的场所,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将现代建筑防火设计理念和方法全面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进一步提高建筑系统的防火能力。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实践
        引言
        在现代化城市建筑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防火安全隐患的检查和解决工作十分重要,近些年来我国频繁出现高层建筑的火灾事件,威胁了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了现代化城市的创新发展。因此,需要开展针对建筑强化防火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通过监督管理减少火灾隐患的出现,保障城市居民安全稳定的生活。
        1建筑防火安全隐患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人均使用面积逐渐缩减,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发展需要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占据了重要地位。虽然高层建筑解决了部分空间使用上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其相对薄弱的安全管理体系。层数较高其安全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多变。由于居住人口相对较多火灾发生的概率更大,也带来了较重的消防压力。且高层建筑内部结构框架和人分布情况复杂,如不能即时营救将产生严重后果。高层建筑属于人口聚集地,人员和环境相对复杂,在生活中电、火的使用也更多尤其是各种电器,导致电量使用巨大。而为了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电气设备通常被安置在比较隐蔽的位置,因此也很难发现线路老化等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对楼内易燃易爆物品的排查由于管理的疏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高层建筑同时也存在灭火设施配备不全以及防范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这就导致在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的制止火情,控制事态向更糟的情况发展。另外在建设施工设计时对于防火因素考虑不到位,消防连廊、安全通道、电梯楼梯等设计不合理都使高层建筑存在着安全隐患。
        2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2.1总平面布局
        任何建筑设计工作中,总体布局都是关键性环节之一。在该环节,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通过优化建筑整体布局、结构设计来减少建筑内的消防安全隐患。首先,应当在响应城市规划的同时,让消防车道和登高操作场地靠近城市主干道,便于火灾疏散和消防救援。其次,在建筑布局设计方面,应按各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等级和耐火等级合理设置防火间距,这样可以避免火灾在建筑之间相互蔓延。
        2.2安全疏散楼梯设计
        消防人员控制火源后,要及时疏散室内人员,这里安全疏散距离和消疏散楼梯间必须依据规定要求设置。若通道内设有自动喷淋装置,则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对于户内不利于逃生,与户门距离较大的位置,必须严格控制其距离,上述位置与户门的间距控制在20m以内。经过安全疏散通道后,应经疏散楼梯顺利逃离火灾现场,高度重视疏散楼梯的设置。如建筑在27m以内,每层单元面积不足650m2,且户门与最近安全出口的间距在15m以上时,需按照规定要求设置疏散楼梯。如建筑在27m~54m之间,单元面积在650m2以内,户门与最近安全出口的间距在10m以上时,则可设置疏散楼梯。此外,如建筑高度在54m以上,疏散楼梯是室内人员最为安全且逃离速度最快的安全疏散通道。为保证疏散质量,楼梯内要做好排烟和排风处理。如疏散楼梯能够达到自然排风设计要求,每五层开启的窗户面积须大于2m2,如设计条件不达标,可设置消防楼梯间或机械加压送风装置。为确保户内人员安全通过消防楼梯,疏散楼梯的宽度控制在1.1m以上,楼梯的疏散平台控制在1.3m以上。


        2.3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消防给水系统是在火灾发生后及时扑救、降低损失的关键。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由消防供水设备、水箱、水泵、管网、终端灭火设备及供水水源等构成,通常情况下,消防给水系统需要和建筑民用给水系统分开进行独立设计。其中,水泵的配置应当严格根据建筑高度选用合适的型号,确保水泵供水压力能够满足最高楼层的消防栓的用水需求。终端灭火设备的配置数量、位置应当符合要求,及任何消火栓在建筑室内中的保护半径应当控制在25m左右。在现代建筑的消防供水水源设计中,应当按照规范要求,配置容量足够大的消防水池和高位水箱,以满足各种情况下的火灾扑救用水需求。
        2.4划分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对超高层建筑来说具有重要作用,防火分区能够利用各种防火材料,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以此控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能够有效地将火势在一定时间内控制在一定范围中,为后续的人员撤离和消防救援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防火区的规划和设计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类型和特征进行设置,必须做到防火区划分的科学合理。
        3实例分析
        以某商业建筑防火设计为例:某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项目位于重庆市,集合了百货、零售、餐饮、娱乐及休闲等用途,其中,室内游乐场是该建筑的核心区域。该建筑高度30m(檐口高度),耐火等级为一级,在这类重要公共建筑中,防火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防火分区。商业建筑空间较大,使用功能特殊,建筑内部环境复杂。针对该类建筑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地上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5000m2,考虑到该建筑内涉及到大型游乐设备的跨区域连续性运行需求,因此传统防火墙划分防火区的方法较难实现。为此,设计单位充分结合该建筑结构特点,在游乐建筑与步行街之间设置了超过9.0m的防火间距,并设防火卷帘、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都配备了传感器和信号反馈功能,其控制器与烟感器、感温探测装置进行信号连接,并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相连。
        2)防火分隔。在该建筑内,采用了防火隔离带,对室内空间进行划分,保证每个区域建筑面积低于5000m2,要求净空空间内不能放置任何可燃物。在该建筑内食品加工区域,分别设置了耐火极限低于2h和1.5h的防火墙、防火楼板,玻璃分隔部分,玻璃材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并要求食品加工不得使用燃气,并对食品加工间进行了防火处理。
        3)消防通道设计。该建筑内的娱雪乐园和步行街连接处都设置有玻璃门,室外消防通道两侧设置的是防火墙。考虑到该建筑内部空间较大,消防通道无法直接穿越整个建筑,在通道内配置了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救援场地。而电梯、疏散楼梯均靠近消防通道入口。
        结语
        建筑运行过程中,如发生火灾,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全面考量防火问题,科学配置消防设备,科学开展消防给水设计和安全疏散楼梯设计,从而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及时进行救援,有效降低财产损失,保障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许红枫.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7):77-78.
        [2]李兵.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74-78.
        [3]潘柳.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8,25(02):114-115.
        [4]黄冷雨,蔡晶菁.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探究[J].低碳世界,2020(2).
        [5]王春伟.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