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7月   作者:孙宏伟
[导读] 想要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就要从教学方式入手,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当中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的学生们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初中是整个学习阶段的主要转折点,初中的学生们心智发育已经比较完善,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掌握好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物理知识。

孙宏伟   乌鲁木齐98中
【摘要】想要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就要从教学方式入手,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当中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的学生们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初中是整个学习阶段的主要转折点,初中的学生们心智发育已经比较完善,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掌握好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讨论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7-098-01

        课堂讨论法已经成为现今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程度,让学生们对物理知识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对物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每个同学趁此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课堂的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是主要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参与度、兴趣度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的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实践的教学中,要注重个人的言辞、动作、行为等,能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尊重教师的同时把教师当成朋友,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弱项,把课堂的教学方案与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及时的调整,采取正确的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活跃课堂谈论的气氛,让学生逐渐的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引入课堂中。例如:在《浮力》课程教学中,可以制定“使大头针漂浮在水面上”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产生的好奇心进行引导,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再互相的讨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升讨论法有效性
        课堂讨论法从原理上讲类似于互动式教学,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来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这种教学的好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过于活跃的教学氛围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图热闹”,但是最后却一无所得。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设立清楚教学目标,并且优化好整个教学流程。以学习“磁现象”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预习课本,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去分析何为磁现象,之后由组内代表去归纳结论,反馈给教师。教师把每个小组得出的结论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去一一判断学生下的结论是否符合物理科学,在遇到学生错误结论的时候,教师先不要急于纠正,而是有该小组去讲述思考过程,然后交由其他小组对其纠正,最后教师再说出正确的结论。


在实验教学后,教师通过学生的结论与实验结论二者形成的对比,最后推导出正确的“磁现象”定理。这种课堂讨论中,从始至终学生的思维都集中在教材内容上,都是以“探究磁现象”为目标去进行课堂讨论,这样能够实现知识传授和师生互动的内容统一,也给予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能够发挥出课堂讨论教学法的价值。
        三、利用评价引导,完善课堂讨论法的探究学习
        初中生在物理课程中的学习有能力和认知上的差异,通过讨论可以弥补这种差异,但是讨论中的探究学习会受差异的影响开展效率较慢。对于此,教师应利用评价引导完善探究学习的组织,使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身的见解,去做科学验证,以此让差异变成资源,提高讨论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采取合作讨论的方式,以能力互补进行分组,然后在评价上采取互评和集体评的方式,让讨论小组中做相互评价,挖掘别人的优点,而教师针对小组的讨论学习情况做集体评,可以让学生接受课堂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能让讨论学习更为积极,有自我学习管理的过程。
        四、科学设计讨论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科学设计讨论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前提。当教师所设计的讨论问题符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范围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学习中,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让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讨论问题的设计,结合课程学习内容合理设计值得讨论的问题,通过结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突出问题的趣味性和悬念性,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科学设计讨论问题的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认知冲突,为学生设置悬念。同时还应该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此外,还应该注意: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讨论空间。例如,在教授“密度”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运用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实验视频,视频中运用天平、量筒、水杯、水、细线等器材测量固体的密度,视频记录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课堂讨论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期间,课堂讨论法的应用具有十分关键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务必重视对课堂讨论的有效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提升,唤醒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充足兴趣,增强学习效率。同时,应用课堂讨论法的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正确引导,适当的补充和指导,提高教学有效性,以此培养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雨晴,王永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1(05):99-100.
[2]谭鹏.践行“教学做合一”,建构物理实用教学模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3):93-94.
[3]祁美林,王超.问题意识——初中物理教学的突破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2):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