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研究 于海深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于海深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是一项先进、科学的造价管理模式,适用于现阶段的建筑行业。
        杭州泰都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上海绿淮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是一项先进、科学的造价管理模式,适用于现阶段的建筑行业。文章仅是结合相关理论与经验对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竣工结算几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还需对工程运营维护及拆除阶段的造价进行管理控制,以此让建筑项目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成本控制;造价管理
        引言
        本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需求不断增加,建筑业发展迅速,实现了建筑质量与企业效率的平衡,承包商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有效手段和资源的规划,对各个建设项目进行了适当的成本控制,并逐步确定了成本上涨。以下详细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以便顺利实施各个施工阶段,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为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1全寿命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区别
        传统的制造管理是指工程设计、设计、工程和项目实施系统在工程设计、投标、项目实施和项目完成阶段的组织整合。传统的制造管理模式存在着不能满足整个项目融资过程的限制。由于项目开工后管理费用较长,建筑施工成本管理费用不符合建筑公司的成本管理要求,因此难以评估建设项目的持续运行和维护费用,因此,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维护费用是没有道理的。寿命周期管理是现代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分析工具,最终通过计算直接和间接成本、项目整个施工阶段的总成本、社会和环境因素来确定成本管理的技术可能性。因此,在工程项目的整个使用、维护和打开阶段,价格控制管理是一个包含审核日志的工程成本系统。
        2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工程造价投资控制的意义
        建筑项目具有长期、高风险的特点,影响建筑企业和投资企业的经济性。它们旨在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中科学管理施工价格,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很重要的。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控制设计成本。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控制对工程行业的投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利用率,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并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选择项目场地、设计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购买材料以及后续项目任务。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受到控制。a)施工行业的成本估算在建设工程初期至关重要,前期投资成本必须有科学依据,这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资金短缺,并在前期投资过低的情况下影响工程质量;过多的前期投资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浪费。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控制对工程行业的投资,可以改善工程开发中的这一赤字,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实现成本控制,减少经济损失,并对业务增长至关重要。
        3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措施
        通常在项目运营阶段,业主会将项目交予物业公司负责管理,若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再商讨补救措施,这样会使资金成本大量增长。基于BIM技术的项目运行阶段造价管理,是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实施的技术管理措施,通过对以BIM技术为核心的大数据、传感器、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合理利用,将风险感知、实施预警和协同联动作为实现目标,以优质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为管理手段,科学地结合利用造价管理和运营模式,使项目运营方案更加清晰,确保后期费用能够实现准确预估。如在楼宇管理系统中,装有传感器的智能建筑可以减少浪费并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自动调节供暖和冷却系统,为物业管理提供安全设备,实时监控和管理停车位。对建筑空间和工作场所实施有效管理,物业经理与业主可进行实时通话,通过精准掌握住户的信息,了解和掌握住户的实际需求。设置的传感器可帮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设施的运行状况和运行信息,使设施设备的管理更方便。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工程运营阶段的整体盈利能力,并有效节约成本。


        4分阶段分析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工程成本管控工作
        4.1项目决策时期的工程造价
        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任何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都会影响投资控制水平,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是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若是出现决策失误就会给后续的一系列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而项目决策很难更改,一旦决定就要开始推进,中途变更会造成严重损失,导致成本浪费,直接影响投资控制成效。针对项目决策阶段的特征,在具体进行决策分析时,企业应从环境因素及社会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工程造价的具体程序和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工程造价模式,这也应当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控制应放在同样的位置上,以确保工程决策与工程建设方案相匹配,保证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为后续工程的各个阶段提供良好的基础。
        4.2突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前期的图纸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造价,尤其是在前期设计工作存在不合理设计时,后期的实际施工阶段势必要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案,造成人力资源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成本增加,还会出现二次施工、拖慢项目的施工进度,由此抬高造价,浪费投资成本。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成本,还关系到项目的维护成本与后续的运营成本。因此,科学的项目规划与合理的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顺利推行、安全实施的根本所在。建筑设计阶段的成本投入相较其他阶段成本是较低的,但其影响与覆盖范围却异常之高,必须突出强调设计阶段的设计合理性与成本控制力度。
        4.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建设单位首先应督促中标企业即施工单位,切实履行好在招标文件中的承诺,防止其进行转包、挂靠等违法违约行为的出现。其次,建设单位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强化对变动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监控由于各类原因造成的施工变更与造价边控。最后,建设单位更应加强对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的审批与核对,做到事前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合理解决问题,尽可能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二次施工等不利按期交付的现象。聘请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足的技术人员常驻现场,进行项目质量与进度把关,避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不合理的变动与索赔。
        4.4强化运营阶段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竣工后便进入了运营管理阶段,在此阶段,首先要以节约费用成本为目标制定一系列长期、短期运营目标及配套方案。其次,要科学地使用现代化经营手段与后期维修手段,积极地对已投入使用的器材、基础设施进行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定期维修。为业主、租户提供切实、周到的经营服务,降低后续二次翻新等现象造成的维护成本与沟通成本。再次,为了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的目标,应切实做好运营人员的入职、上岗培训,加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服务意识。最后,建筑企业要实现属地化经营,根据本品牌、本项目的具体特点与优势制定出适宜的运营方案,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理念。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目标和发展阶段只有在决策、设计、施工和实施阶段注重整体成本管理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实际工程成本的控制。这导致用户和施工企业逐步实现最终目标,在整个设计生命周期内更有效地实施设计价格,并逐步实现管理内容。工程造价的最小化在价格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导致建筑企业的效益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子敬.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8.
        [2]贺桂萍.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智能变电站造价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3]张承鑫.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分析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4]杭立飞.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7.
        [5]付琴.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D].西华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