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316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每天都在改善。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铁路运输。如何有效地识别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有针对性的应对解决法律风险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从面临的法律风险与风险防范措施两个方面来进行简要的论述,提升铁路运输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铁路运输;法律风险;防范
引言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大动脉,强有力地支撑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我国铁路建设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获得跨越式发展,铁路网络规模扩大,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铁路运输任务不断加重,运输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铁路运输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风险的防范,特别是铁路运输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铁路运输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主要以前期预防为主、法律诉讼控制、案件分析总结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降低法律风险发生率。
1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1.1律事务管理机构不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首先,很多铁路运输企业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企业由于人员编制问题或者部门设置问题,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或是没有专业法律人员,使得很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其次,法律事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法律事务管理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因其实践经验较少,实际能力有待提高,其不能够准确认知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市场复杂性和风险性。最后,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法律风险意识有待提高,领导人员对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关键业务部门法律风险的管控重视有待提升,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对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1.2具体业务中潜在的法律风险问题
首先是合同管理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对于企业来讲合同是业务开展的依据也是风险防范的前提,现实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比如不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合同文本存在大量缺陷、合同履行情况监控不够等风险。在商业洽谈中对方处于强势地位时,约定很多对我方不利的条款,可能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其次,企业解散注销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铁路系统发展改革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所属单位的分立合并解散注销等方面的事务,特别是非运输业参股企业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在处理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相应的程序可能会产生很大的法律风险。最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铁路行业里有一些临时性辅助性的工作是需要一些劳务派遣工,在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还有由于自身资质、人员、设备的不足,需要业务外包,特别是人员受限类、社会替代性的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2铁路运输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
2.1完善健全法律队伍体制建设
从管理层次上考虑,所属单位要设总法律事务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法律顾问,加强法律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建立以总法律顾问为核心的法律顾问队伍。对于企业的领导来说,其必须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给予法律事务管理应有的重视。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能只停留在事后救火的法律救济方式上来维护合法权益,这样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加影响企业的有序发展,因此事先的风险识别、预判显得就尤为重要。让企业在合法合规中经营发展壮大,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
对于企业员工来讲,也要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通过普法教育宣传、纠纷案件分析等各种方式,让员工更直观系统的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法律事务管理工作行程有一种正确的认知。
2.2提高具体业务的风险防控能力
(1)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合同管理要从立项、决策、谈判、招标、文本起草、审查、签订、履行到档案管理实行全过程管理。合同文本起草要使用国铁集团标准文本、示范文本,没有相应的文本,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合理设计合同条款。使用国铁集团标准文本时,不得作减损我方权利、增加我方义务的重大修改。合同承办部门要做好对合作对象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等证明材料的收集、查阅、核实、留存等工作。加强合同履行过程的监控,定期梳理合同履行情况,确保全面履行合同,避免形成长期债权债务。对方当事人未按约定履行合同的,应督促对方及时全面履行,并收集保全有关证据材料,有效防范法律风险。(2)公司解散注销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在公司解散注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特别是公司解散的事由以及解散的程序,除了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事由以外,其他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在公司解散依法清算完毕后,要及时地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如果没有经过清算就办理注销登记的话,就会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这样就产生很大的风险。在公司解散注销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有效减少公司不必要的损失。(3)劳动争议法律风险防范。首先,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关系。在实践中,铁路运输企业在使用劳动者时,应当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按照法律约定试用期,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引起劳动纠纷,使企业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订立劳动合同后因情况发生变化,应与职工就未尽事宜签订补充条款或者补充协议。其次,劳务派遣协议中的派遣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要规范解除劳务派遣合同。同时,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因其本身存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三原则,极易导致用工过程人员流通复杂,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用工单位在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应该把商业秘密条款规定进去,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3法律诉讼纠纷风险防范
首先,规范制定法律诉讼管理标准化,构建法律诉讼风险预防“屏障”。法律纠纷案件一直是法律事务管理部门非常头疼的问题,通常时间紧,案情复杂,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案件纠纷,要制定有效的法律纠纷处理体制:从事前预防做起,完善资信审查、合同审查;从证据入手,强化证据搜集和管控;从纠纷入手,消除隐藏风险;从关键点着手,及时调整完善纠纷解决方案。针对法律纠纷诉讼的重要程度,分为一般法律纠纷案件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针对纠纷诉讼的类型及时做出处理方案,案件纠纷结束后及时提交结案报告,分析造成的原因、吸取的经验教训等防止发生类似的案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结束语
铁路运输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领导层的重视,更需要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全员参与提高法律风险防控能力,规范日常工作流程,加强监管,做好合法性合规性审查,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对于经营管理过程中处理相关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和健全的制度办法,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率,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实现铁路运输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霍震霄.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法律事务工作管理职能的分析[J].发现•综合,2018(3):158.
[2]杨晨宇.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35):93-94.
[3]林振顺.企业发展中法律事务的管理与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6(36):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