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班级常规建设显奇效!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7月   作者:陈静
[导读]

陈静   成都市通锦中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7-139-01

        班级常规建设是班级建设的灵魂,而常规管理是否到位关系着班级建设的好坏,在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高度重视班级常规管理,把班级常规管理放在班级建设的重要位置,使得班级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三管”齐下,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才能把班级塑造成为优秀的班集体。
        “三管齐下”之第一“管”——班主任“管”。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一个班级常规管理的如果没有班主任的深度参与,这个班级只会是一盘散沙,要想成为优秀的班集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管得宽: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要:“看得见”。
        大事小事都要入法眼,都要过问,要有“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心理准备。学生的发型、着装、佩戴红领巾的情况要管;学生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要管;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管;学生生病就医要管;学生课堂、午休纪律要管;学生就餐是否光盘要管;学生青春期早恋、叛逆要管;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要管……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事情多,怕麻烦就装瞎、装聋放任不管。
        2、要管得细: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还要:“管得细”。
        一定要从“细”处着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细观察:从学生每天到校那一刻就要注意观察。观察他们是否按时到班;观察他们的情绪、身体是否异样;观察学生的着装、发型是否合乎规范;观察学生是否佩戴红领巾、观察教室里是否有垃圾;观察黑板是否擦干净;观察学生是否做好课前准备……,在一点一滴、细致入微地观察中,及时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为后期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着要细处理:在日常的观察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不然就会夜长梦多,后患无穷。在处理学生的一些问题时,也要把握一个“细”字,不能简单粗暴,既要“依规处理”,又要顾及学生的感受,细问、细沟通、细决定,尽量让学生心服口服甚至心存感激。当然有些学生的问题会有反复,处理也不可能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这就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致,问题不解决,工作便不能停。
        最后要细记录。班级日常的一些事情,要尽量按时记录下来,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解决问题的措施、经过、成效等……,让自己的工作留下痕迹,既对自己工作回顾、总结、提升很有帮助,同时遇到突发事件,自己有一个工作过程的记录,也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3、要管得严。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严师才能高徒”,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看不惯”,必须根据班规班纪的相关规定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在校纪律、行为习惯、劳动态度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做到“先说断,后不乱!”做得好的表扬、奖励;做得不好的该扣分扣分,该批评批评,该请家长请家长,该处分的处分。让学生丢掉幻想,认清现状,知晓唯有严格要求自己才是在学校的正确打开模式。而班主任对待每一个同学尽量做到标准一致,公平、公正,不能看人下菜,区别对待。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心生敬畏,心悦诚服,在严格的管理之下成长为懂礼仪、守纪律、尊师长、爱学习、爱劳动、知荣辱的优秀孩子,为顺利推进班级常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管齐下”之第二“管”——班干部“管”。
        关于班级常规建设,班主任的“管”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精力有限,无法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管理,费时、费力、费神,还不一定有多大成效。这就需要培养班干部队伍,让班干部协助、参与到班级常规管理当中来,做老师的“小助手”。班干部的管理犹如“毛细血管”,能深入到班级的各个方面,管理如果到位既能帮班主任分忧解难,还能提高班级管理得效率,促进班级常规建设的健康发展。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班干部必须首先严于律己,并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管理过程中尽量做到公正、公平,不徇私不欺瞒,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认可和服从。由于班级干部职位比较多,要避免“大家都在管,大家又都不管”的情况发生,就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班长:责任大,任务重。负责班级各项常规工作协调、统筹和安排。如:班级大局的主持,班级事务的布置,各个班干部工作的提醒,班干部会议的召集,每天放学后班级整体情况的总结,及时定期向班主任汇报班级情况……
        学习委员:学习委员主要负责学习。如:早上到校后,提醒同学们尽快就位,催促各科组长收作业,科代表汇总作业,记录未交作业和作业未按要求完成的同学,以便及时向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汇报作业完成成情况。7:30后走上讲台,在纪律委员的配合下,有序组织早读。
        纪律委员:主要负责每天早读课的巡视,关注同学们的早读情况,给早读大声地同学加操行分,提醒早读不积极的同学并酌情扣分;预备铃响起后组织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就位静息,等待上课老师进班授课;课堂上说小话、睡觉、吃东西、画画等违纪行为的记录和扣分,课间对同学文明休息的督促,中午午休纪律的控制;下午眼保健操学生做操情况的监督……
        劳动委员:负责组织劳动小组对班级教室及公区的清洁卫生的打扫及保洁。协调劳动过程中大家的分工,调控同学们劳动的进度,监督大家的劳动过程 ,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扣分,甚至小组集体重扫。劳动委员还要利用课间跟进清洁卫生的保持工作,随时检查教室和公区的清洁卫生,发现有垃圾的及时拣起,如能确认丢垃圾的同学要按规定扣操行分。
        当然班干部在管理中并不是各自为阵,自由发挥,而是要以班级目标为圆心,以班规班纪为半径,在班长的带动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来画“班级常规建设”这个圆。这个过程班主任不能放任不管,随时观察、提点、督促、指挥,以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进而促进班级常规建设高质量的发展。
        三管齐下之第三“管”——科任老师“管”
        在班级常规建设中,很多班主任会忽略“科任老师”的存在,俗语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其实班级管理中,科任老师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动科任老师参与到班级常规管理中来。
        1、定期召开班课联系会,主动向科任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包括学习、纪律等方面。听取科任老师对班级管理得一些意见,并作好相关记录,便于会后对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改进。
        2、对班级一些问题学生,班主任可以和有经验科任老师共同教育、管理,很多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比较好动、调皮的男生,可以寻求体育老师的帮助,让这些孩子多参加各种形式的运动,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得到合理的宣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对孩子进行适时、有效地心理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信通过扎实有力“三管齐下”,班级制度能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班级常规建设目标会得以逐步实现。一个环境整洁优美,氛围团结友爱,学生习惯良好,品质端正,积极上进,阳光大气的班集体终将会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塑造”出来 ,我们一起期待着!一起努力着!一起见证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