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其要点 杨斌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杨斌 王立松 米俊丞
[导读] 摘要:地球上存在很多灾害,这些灾害我们无法躲避,在来临时只能依靠人类的智慧抵抗,但是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我们无法正确预知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所以在灾害发生时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损害。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地球上存在很多灾害,这些灾害我们无法躲避,在来临时只能依靠人类的智慧抵抗,但是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我们无法正确预知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所以在灾害发生时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损害。为了能够降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建筑工程的结构入手,提升建筑的稳定性,避免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一定要充分保证人们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作用;要点
        引言
        近些年,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居住场所,许多高楼建筑工程在快速建造,在高楼建筑施工中,考虑到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建筑设计师的设计重点。抗震性能是高层建筑物必备的性能,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抗震性能的设计,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在进行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一定要保证技术的可靠性,同时要控制经济成本,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的伤害。楼层在不断增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也随之提升,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以下将对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详细的讲解。
        1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
        1.1确保建筑的刚度
        建筑物的刚度是建筑工程设计时的重点,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而且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刚度和安全性,会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之上使用钢结构,对建筑结构进一步的加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对于建筑物刚度的加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建筑的所需,在钢结构上添加钢筋混凝土,肛孔结构结合提升建筑物的刚度。另一种,是在建筑物较为重要的结构部分使用钢结构对局部进行稳定加固。两种刚度加固方法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1.2 加强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一般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会从地基出发,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稳定性。稳定的地基有利于建筑抗震,地基在地震中变形较小,就有利于建筑物的维修。结构工程师要从多角度出发,采用合适的方法来稳定地基,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来有效避免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出现倒塌的情况。除此之外,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物抗震性能设计时还可以从建筑结构入手,在建筑结构中增加多道防线,利用抗震线尽可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通过多道防线缩减地震力度。最后设计师还可以从建筑结构自身出发进行设计,减轻建筑结构自身的重量,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的地基是建筑物的根本,在设计时如果地基的质量得到保证就能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避免建筑物受到地震过多的破坏。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一定要意识到建筑物整体设计的重点,从根本出发,提升建筑物设计的稳定性。
        1.3 建筑抗震的防设标准
        目前,我国建筑物根据自身功能被分为四种,其中甲和乙两类的抗震性能最好,他们能够承受6到8级的地震。丙和丁类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虽然比甲和乙两类较弱,但是符合当地政府要求进行设定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可参考甲乙丙丁类的标准,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类型的选择,然后设计合理的抗震方案。
        1.4 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作用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之间增加一个隔震层,通过这个隔震层降低地震对建筑的伤害。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还可以建筑物的顶端增加“反摆”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伤害。

地震发生时通过“反摆”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力,通过“反摆”将地震的冲击力进行缩减和位移。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反摆”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进一步保证建筑内的人员安全,这种预防地震的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效,目前在许多建筑工程中都运用到了这种方法。虽然无法预知地震,但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地震,通过合理的方法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伤害,尽最大程度保护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2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
        2.1提高抗震设计等级
        地震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为了能够对地震进行详细的研究,相关研究团队以50年为一个周期,对地震进行研究,并对抗震设计进行实验,多遇地震的重现期为50年,对于多遇地震的抗震防护力在62%。设防地震的重现期为475年,抗震性能安全指标为10%。罕遇地震的重现期为2000年,对于罕遇地震的抗震性的安全指标为2%,由此可见,对地震的防护性能略有限,所以在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抗震施工,全面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2.2建筑形体及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师要遵守建筑形体和构件的规则,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建筑结构之间的距离比例,垂直度等细节都要达到标准要求,不能存在任何偏差,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借用模型对建筑结构进行了解,如果发现模型存在任何问题,设计师就要对模型进行重新的调整,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确保所有结构之间的安装达到工程的安装标准。如果建筑结构有些地方无法调整,设计师可对一些薄弱地方进行加强,对一些不重要的地方进行削弱,要尽最大努力提升建筑物的结构稳定,保证建筑物的刚度达到标准。
        2.3控制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材料众多,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建筑工程一定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高质量的工程能够最大程度上经受地震。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建筑物的质量,建筑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所以材料选择时一定要保证材料的质量,以及材料的延展度和刚度,同时要注意材料之间的衔接。总而言之,一定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把控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提升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
        2.4轴压比和短柱设计
        建筑工程的轴压比和截面尺寸也是建筑结构中的重点项目,减少轴压比的主要目地是为了保证建筑的延性,避免在发生地震时柱体要承受各种压力而导致柱体断裂。柱体是建筑物的核心承载体,如果发生地震导致柱体断裂,那么最终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坍塌,所以在设计建筑结构时,一定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适合的方法,合理设计轴压比和短柱,从而将地震的压力传导给梁体,以此来减少柱子的压力,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
        结束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地震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灾害,为了缩减地震带来的伤害,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时一定要谨慎进行专业详细的设计,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只有全面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才能够避免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米莹.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其设计要点[J].门窗,2018(1):136.DOI:10.3969/j.issn.1673-8780.2018.01.107.
        [2]路世顺.浅析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其设计要点[J].装饰装修天地,2016(6):172.
        [3]张宝如.探析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其设计要点[J].装饰装修天地,2016(1):146-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