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潮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刚建国时,人们仅仅为了满足于生存上的需要而过生活。而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一个好的住宿条件在一定的层次上极大地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而且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现代化的新时代,我国的住宅建筑经历了历史性的变迁,因此我国的住宅类设计模式也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故本文就住宅的类设计模式——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而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住宅;类设计模式;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延续创新
引言
居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近几年以来国家要求我们保护像北京四合院那样的中国传统建筑,因为传统建筑中不仅蕴含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居住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就像从富丽堂皇的故宫设计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以中国古代帝王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21世纪之后以人们的居住需求的变化为核心的住宅类设计研究一直热度不减,本文分别论述了住宅建筑的变化极其设计模式的变化研究、住宅类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三方面的内容。
1.住宅建筑的变化及其设计模式的变化研究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素来重视保障中国人民的发展享受权,并致力于改善人民居住条件[2]。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环境相对安全稳定,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住宅建筑的发展和居住文化的创新,实行“三改观”、“五一体”的发展措施,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让广大民众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活得更幸福。相比建国初期那种“住得下”的居住需求,现在生物民众更加关心的是“住得好”的问题,不仅满足于有地方住,更加注重于住所是否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因此住宅建筑随人们的居住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住宅建筑的设计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也不断的创新发展。
1.1住宅建筑的变化
住宅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我们对住宅的要求也与以往有所不同[1]。比如说,在原来社会的经济文化条件下,住宅建筑就是供我们日常居住、饮食、休息的场所;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伴随着信息化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1.1.1一体化的住宅建筑
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使用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满足于日常的居住饮食。因为新时代的住宅建筑中的基础设施更加齐全,新时代的人们也比较有个性,向往方便、舒适、自由、美观的现代化住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宅”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经历疫情之后,居家办公、学习成为趋势,因此现在的住宅建筑是可以供人们办公学习的舒适场所。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们顺应时代的变迁,设计出功能更加齐全,可以集工作、生活和学习为一体的符合人们多样化要求的新型住宅建筑。
1.1.2住宅建筑的细部设计变化
不论是住宅内部建筑结构还是外部建筑结构,设计师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住宅。设计师需要仔细研究住宅每个细部的设计,比如门的大小、卫生间的表面积、每个窗户的大小、位置、材料等。中国大部分市场的设计理念还处于粗放设计的阶段,而随着装配式建筑、精装住宅等产品的市场化,精准设计必将成为住宅的设计主流。
2.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提高后,人们生活比以往更为富裕,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是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一大矛盾,为了调节这一矛盾,世界各国都致力于转变国家建筑的设计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建筑设计师。为了不被时代所抛弃,新一代的建筑设师们竭尽全力改变设计思路,创新建筑设计模式。
2.1住宅外部环境设计的变化
新型的住宅建筑更加注重外部环境的设计。
一方面是注重人工自然环境的设计,特别是强调立体绿化[4]。设计师一般利用住宅建筑的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一些节省土地资源的攀爬型植物以及其他的一些植物盆栽,搞墙面绿化、阳台绿化、棚架绿化等。比如类似于爬山虎、常春藤、紫藤等这类的植物,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存活率高,极易生存。另一方面就是注重外部社区生活环境的设计。设计师们考虑到人们对于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通常会围绕住宅建筑的周遭设计出一些供人们娱乐玩耍的场所,比如说我们日常所见的公园、人工湖等。而且还会有一些健身器材以供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总之,强调立体绿化能够美化自然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住宅建筑外部生活环境的设计有利于人们锻炼身体,有益于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居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且还能为国家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
2.2住宅建筑设计目的的变化
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以往人们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不管对于工作中的上班族还是在校学习中的学生族来说,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压力都很大。因此现在的人们的负面想法和消极情绪都很多。住宅建筑设计师们就这一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推出更加舒适性住宅的设计理念[3]。现代住宅在舒适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现代住宅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2)注重住宅的防噪干扰,调整住宅的起居室布置,注意住宅建筑的整体整合,减少小区各住户之间的干扰。(3)注意加大绿化面积,有利于人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放松自己,调节心情,从而减轻心理压力。(4)住宅建筑的设计更加注重加强文化气息。富有文化气息的现代化住宅,有利于人们在文化中接受熏陶,有助于人们涵养心灵,愉悦身心。
3.住宅的类设计模式与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3.1住宅的类设计模式
80年代的时候,北京菊儿胡同在危房改造的时候,吴良镛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类四合院”的住宅的设计模式。“类”就是类似、像的意思,所谓的类四合院就是对原有的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进行改造与创新,就是在改造之后既像四合院同时又具有现代化建筑的气息。除此之外,刘彤彤带领学生提出的“类里弄”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里弄是上海的一种传统的民居,结合上文“类”的含义,以此类比“类里弄”就是像里弄似的住宅建筑。与此相同的还有日本的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提出的“住长吉屋”,也就是“类长吉屋”。虽然以上三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渗透着类的设计模式,即将传统住宅改造为现代化形态的住宅建筑。这种住宅的类设计模式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而且使这些传统的住宅建筑与现代社会融合起来了,不会像原来一样显得格格不入。
3.2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上文提到的“类里弄”、“类四合院”等住宅建筑形态,其实就是向北京四合院、上海里弄等传统民居中注入现代化的因素,使之具有时代活力。既保留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又具有时尚感,现代感。就像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样,对待传统建筑也应该在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的同时,注重现代化的表达。这实质上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延续体现在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基本形态,创新就是在保留基本形态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需求,注重对于个性化的表达,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4.结语
住宅的类设计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设计模式。在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增加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住宅的类设计可谓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蕴含着的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我们应该汲取传统住宅建筑的精华,摒弃糟粕,促进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珊赤.地域历史文化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与传承——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为例[J].城市住宅,2019,026(007):78-80.
[2]王大凯,李艳敏.基于竹文化影响下的居住空间设计解析[J].工业设计,2019,000(003):86-87.
[3]肖青波,姜松荣.从传统村落文化的视角看当今民宿的设计[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1160(04):137-139.
[4]段卓艳.基于禅意文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000(0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