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探讨 张菊梅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7月   作者:张菊梅
[导读] 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赏识教学成为了幼儿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主要部分。幼儿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做好符合赏识教学的班级管理制度,使教师在幼儿的赏识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幼儿园的孩子年纪较小,如何使幼儿保持教学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幼儿教学的不断创新,使得教学成果逐渐的完善。赏识教学对于帮助幼儿产生学习兴趣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针对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用进行几点的探讨。

张菊梅   六盘水市水城区勺米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赏识教学成为了幼儿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主要部分。幼儿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做好符合赏识教学的班级管理制度,使教师在幼儿的赏识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幼儿园的孩子年纪较小,如何使幼儿保持教学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幼儿教学的不断创新,使得教学成果逐渐的完善。赏识教学对于帮助幼儿产生学习兴趣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针对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用进行几点的探讨。
【关键词】赏识教育;幼儿教育中;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7-01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着国家的变革而产生巨大的发展。赏识教育是教师是在教授幼儿知识的同时,对幼儿进行的鼓励和表扬。幼儿通过赏识教育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教师应把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知识融为一体,赏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幼儿内心特征相结合的,幼儿在生活中希望得到赞美与表扬,教师充分满足幼儿的渴望,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赏识教育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1、激发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真正产生了兴趣,才能做起来事情更加顺利。幼儿作为刚刚进入学校的小孩子,对待一切新鲜事物必定会产生好奇心。但长久的让他们坐在教室中学习,他们一定是抗拒的。这时,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赏识教学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奖励与肯定,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对于回答问题产生积极性。幼儿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抢答的问题,让幼儿进行小组的分组进行抢答,对答题快速且正确的幼儿进行奖励,从而可以使课堂活跃,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增强幼儿自信心,使幼儿敢于质疑
        幼儿在进行一些事情的探索时,多半是对自己非常自信的时刻,幼儿对学习产生激情,会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在幼儿阶段,幼儿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对幼儿提的问题进行批评多半会使幼儿产生对教师的恐惧心里,从而幼儿会越来越不自信。小学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赏识制度,可以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满足,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会大胆的回答,即使回答错了也不要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幼儿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言听计从,幼儿不敢质疑,长此以往,幼儿会不敢进行正常的教学探讨。小学幼儿教师应在课堂上表扬提出质疑的幼儿,从而提高了教师与幼儿的素质。
        二、赏识教育应用的具体策略
        1、教师和幼儿树立良好关系是培养自信的前提
        教师要深刻的爱每一个孩子,应当将培养幼儿自信心作为教育重点内容,使得幼儿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可以无所畏惧。


从心里处处为孩子着想,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促使他们养成常规的良好习惯,幼儿教师和孩子建立深厚感情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孩子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的环境,为他们今后的小学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情境培养幼儿自信
        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年龄偏小一些的孩子,他们极其喜欢模仿,并且在角色扮演教学中也比较容易进入角色。基于这点幼儿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育中设计一些常规的活动来设立情景,使得孩子尽快的融入到情景中来,从而避免他们因机械的说教和反复的联系而产生厌倦心理。
        例如需要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特征来创造出不同的情境来满足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在创造情境的过程中并不应该随机和盲目,而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幼儿的性格进行展示。
        有些幼儿天生就比较怯懦,在上幼儿园的过程中经常因为离开父母而哭泣,但是幼儿的这种哭泣又往往和外界原因没有直接关联,而是处于心理的孤独感和怯懦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情境,让幼儿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庭中有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亲人,以此来打消他们的孤独感。从而树立他们在陌生人群中的自信心。
        3、教师对幼儿言传身教,培养其自信
        在幼儿园里,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地位很高,因此一些孩子在平时做活动或者学习的时候非常喜欢模仿幼儿教师的动作和一言一行。幼儿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些坏的行为习惯都会被幼儿学去,有时候教师的一句口头禅就成为了幼儿日常对话的关键词。这种情况需要加以控制,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跟小朋友的接触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优秀的行为品质传递给赏不成熟的幼儿,使得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自己的良好自信心和正确的行为思想。
        幼儿对于周围事物的分辨能力较低,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因此加强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是幼儿教师在常规的幼儿培养时应该做的。通过规范幼儿教师的自身行为能够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和学习榜样,这样才能够做到孩子的健康培养,促使他们的身心全方面的发展,并且让幼儿对教师的模仿行为生成一种心理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结语: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对幼儿的教学任务中,赏识教学逐渐成为了幼儿教学的教学方法。对幼儿兴趣与信心的产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会比“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受到幼儿喜欢,起到的效果也是更加厉害。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幼儿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利用赏识教学使课堂气氛融洽。促使幼儿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对于知识的接受兴趣,提高幼儿教师的课堂效率,使教学目标更易于达到。教育制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朝霞. 论“赏识”与“救失”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科学应用[C]. .2016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6:106-107.
[2]胡静.兼顾“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成功(教育),2012(11):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