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德育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第5期   作者:武斌
[导读] 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发展与适应未来的必备素质和关键教育,因此教师通过增加德育课程教学,加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二小学  武斌  110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发展与适应未来的必备素质和关键教育,因此教师通过增加德育课程教学,加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社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教师在数学课程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本素质进行深刻的分析,还可以增加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教学实践
       素质教育背景下,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教学效率,不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前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德育渗透缺失,渗透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提高思想认识,革新教学观念,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进度德育渗透。
        一、正确认识德育教学
        首先,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就必须保障数学教师对德育教学形成正确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道德水平,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培训,提高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去其他学校学习先进的德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在教师中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进行物质奖励或者精神表扬,激发其他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于在德育教学中表现优异的班级或学生个人,学校也要充分地给予表扬和奖励,发挥榜样的作用。其次,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工作中也要提高自己,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育知识结构,吸取其他教师的先进德育理念和德育理论,并将其进行创新,根据自己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渗透德育教学,反思自己的德育教学过程,在实践中寻找最佳的德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名人故事来激励学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名人故事,在此,教师就可将这些名人故事引入到教学中,以激励和感召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教师对小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小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就会更加顺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名人的感召力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学会知识,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物质丰富,景象繁荣,学生难以感受到在物质贫乏的环境中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对此,教师就可以将陈景润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去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从而思考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教育资源也丰富的时代不能好好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三、以数学历史融入德育教育
        数学是具备长久历史的学科,自人类诞生以来,便对数的探索及应用未曾停止,从结绳计数到数字的诞生及应用,其中汇集了人们探索数学、研究数学的努力和汗水。


将该类数学历史,在课堂中灵活渗透,不但可以丰富课堂,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也能借此完成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敢于进取等优秀品质。
        例如为帮助学生认识乘法口诀,提高他们记忆乘法口诀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述关于乘法口诀的历史知识。追溯九九乘法表的起源可知,它可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相对比可知,我国的乘法口诀,比西方早出现了约六百年。当教师为学生普及该类知识时,他们也能看见自古以来,国人对数学探索的努力,经过中西对比,了解我国在九九乘法表发明上的先进性,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及爱国精神,完成有效的德育渗透。在数学历史的影响下,枯燥的乘法表会被赋予文化意义,部分学生会因对历史的兴趣,加强背诵九九乘法表的积极性,甚至在和朋友交往中,也为他们普及该类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豪感,让学生为我国而骄傲及努力。
        四、结合实践,启蒙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和讲解,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这一重要的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探究解决问题的规律,学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分清问题的主体和次体,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引导学生透过显然的问题,看到导致问题的本质原因,在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问题之中,找到不变的解决规律,通过这样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看待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以飞跃的提升,还能对小学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了解和启蒙,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结合实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而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的内涵,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比如教师在教小学生认识时间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小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询问学生平时的时间安排,问他们都是几点起床,几点睡觉,闲暇时间会用来做什么,像学生询问答案后,教师可以向学生选择性介绍几个名人的时间管理,还可以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率,并建议学生将想到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2]。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知识内容的讨论学习,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创设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在知识内容讲解过程中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索新知,从而有效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岚.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8(25):63.
[2]郭红卫.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31.
[3]肖明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