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小学音乐课堂好声音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第5期   作者:赵巧丽
[导读] 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素质。音准训练并非只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利,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松门镇中心小学  赵巧丽
 
【内容摘要】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素质。音准训练并非只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利,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音准问题,它不仅影响学生歌曲的演唱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一些歌曲的理解和学习,那么在课堂上采取怎样的训练方式才能有效的让学生建立起基础的音高辨别能力,我们就这一问题从乐理知识、听辨模唱、手势教学、感知音高四方面做一些课堂实践。
【关键词】  音乐教学  音准   训练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节奏和音高是最基本的基石。能让学生在一段旋律中听辨出音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反思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对歌曲音准性的掌握欠缺的现象非常普遍。近几年的小学音乐课堂过于注重教学手段的花样性,而削弱了对基本技能的训练,然而这种基本技能的欠缺会让我们的教学更浮于表面,课堂表演化,渐渐导致学生失去学唱歌曲的积极性,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唱不准越不愿意唱,也不能够深入的理解音乐欣赏作品,将来抑制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作为音乐老师培养学生如何更好的把握音准是基础的也是关键的一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粗略的方法,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一、音乐知识作铺垫
        音乐知识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音准概念。比如说说音程,它是两个音之间在音高上的关系,生动一点的说可以这样认为,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音数为1的二度叫做大二度,比如“1 —2  2—3”等.在了解定义后,是否能单音的基础上构写出不同类型的音程。教师也可以慢弹旋律音程,让学生感受不同音程的音响效果,还可以从平时的课堂实践中注重对学生音准听辨的训练。
        (一)歌唱问好,明确音准
        对学生进行音准的训练,先从课堂师生问好导入开始,老师弹琴问好学生,学生跟琴问好老师,问好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唱准音,然后再进行一些发声练习。
        对在低年级的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基础差一些的孩子们有的还没有音准概念,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开始只要求他们能唱准八度之间自然音阶的各个唱名,唱的比较熟练了之后然后再来唱二度旋律音程, do—re、re—mi等,音程之间的跨度小,学生容易唱准音,接着还可以听辨和唱三度和四度自然旋律音程。在学唱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找不到音高,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固定音高概念。
        (二)游戏训练 巩固音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们对音乐的领悟和感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在课堂课上,他们只是凭着主观意识去感知,特别感兴趣的会凑上耳朵去聆听,因此音乐课堂中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低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有趣的游戏既能摆脱反复的歌曲教唱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主动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比如:在低年级课堂上,我会带领学生做这样的游戏,在班上选一小组的学生,从第一桌开始依次往后开小火车,用七张卡片写着七个音名,第一桌的同学拿do,最后一桌同学的拿si,教师钢琴弹上行的音阶从do弹到si,然后随机弹音,听到自己音高的学生就举高卡片,学生模唱一次。
        (三)简单的和声 强调音准
        平时在课堂里可以对孩子们进行固定音高的听音、找音训练;练习构唱大、小三度及纯四、五度音程;以及旋律音程的和声练习。
构音练习是在C大调内指定音构唱大三度、小三度音程。例:告诉学生弹奏的是“mi”,向下构唱“do”;告诉学生弹奏的是“sol”,向下构唱“do”。当学生们掌握的比较熟练了,可以加大难度指定任意音级构唱。在找音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竖起灵敏的小耳朵,用耳朵去找音。开始找音要求在心里默唱,或轻轻的哼唱。


找到音高后看老师的手势整齐的唱出来,当听到整齐的声音时你就成功了。
        二、听辨模唱来记忆
        (一)音阶的练习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实质性的音乐基础,所以先有一个基本音级的音准概念我觉得是非常重要,每堂课必做的是先让学生练唱音阶,让学生掌握一种相对音高的感觉,形成一种稳定的调式感。在练唱之前,还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次唱作do、r e、m i、fa、sol、la、si、do ,一般上行fa容易偏高,下行si 、mi 容易偏低,要特别注意这点,随时进行纠正。教师先用琴带,训练几遍后脱离钢琴,给音让学生试着自己走上行或下行的音阶,并给与柯尔文手势辅助,给学生实质性稳定音高的感觉。
        (二)旋律的练习
        平时老师可以找一些较为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进行记忆并模唱。在这一个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音和节奏的准确性,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调整旋律的难易程度,逐渐在音的排列上,节奏上加大难度,提高听音的能力,加快听记旋律的速度。在旋律模唱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加入一些装饰音,让学生记忆模仿一些装饰音的音响效果,比如波音,颤音,倚音等等,能够帮助学生以后更好的听赏一些音乐作品。平时我们还可以再课堂新课学习中做一些音准的训练。
        三、旋律与图形齐帮助
        (一)画旋律线感知音高
        画旋律线是音乐教学中教师会使用的一种比较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意的主要手段。歌曲旋律的进行有三种形式,有旋律的波浪型进行,构成波浪起伏的旋律线,旋律的上行和旋律的下行。利用画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音的相对高度,并且检验学生的音准概念的掌握情况也是比较有效的。
        例如义务教育四年级上中《梦幻曲》是一首欣赏作品,大提琴沉郁哀婉的厚重,如泣如诉,有着穿透人心的震撼力。学生可以先从旋律本身的起伏线对作品有一个初始的感受。如果有些作品他的速度比较快可以试着把音乐主题放慢,让学生仔细听一听画一画旋律线。通过画旋律线,学生对音的感知能力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来,同时观察线条也可以看出这段旋律起伏波动非常大,基本以大跳为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基本情绪。在选择学习一些作品的时候借助画旋律线的方式可以帮组学生建立音高的空间想象定位。通过经常性的训练,学生会形成一种音高思维定势,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二)用图形谱感知音高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自行发明了一些新的记谱方法,就是利用图像、记号、文字等一些记谱的方法。就我的理解来说,“图形谱”应该是利用线条、图形来表现音乐旋律的走向、速度以及力度的一种乐谱。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开始识谱,注意力容易分散,可以借助这种图形谱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第一册教材中《我有一只小羊羔》,图形谱运用小羊羔的图形,根据歌词的内容去展示音的高低和时值长短,使歌曲走向清晰明了。图形谱能将无形的音乐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让学生能从图形谱的高低走向直观的感受的音的高低。在课堂上,我们在认识音的高低和强弱也可以借助图形谱。高低不同的旋律线和图形能表现音的高低,音越高图形或者线条的走向也就越高。不同的色块表示不同的力度,颜色的深浅表示不同的力度。在画图型谱、看图形谱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高,进一步为我们课堂教唱过程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雷光耀.谈视唱的音准与训练  中国音乐(季刊)2016 年第2期
[3]郑大庇.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2018(1).
[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