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图形与几何的练习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第5期   作者:谢凤颖
[导读]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教学板块中,学生们不仅需要有识图画图的几何思维,还要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和反复练习,能够将图形和其他数理知识相结合,用于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同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进一步认识,学生还需要通过直观感受和画图分析,进一步树立整合学习方法,拓展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广西横县横州镇城东小学   谢凤颖   530300

【摘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教学板块中,学生们不仅需要有识图画图的几何思维,还要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和反复练习,能够将图形和其他数理知识相结合,用于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同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进一步认识,学生还需要通过直观感受和画图分析,进一步树立整合学习方法,拓展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关键词】小学 六年级  图形与几何 练习设计
        针对“图形与几何”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沿着数形结合这一基本思想线索开展,数形结合思想是伴随着新课改主题出现的一种思想方法,这一思想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在初步养成阶段,他们面对数理化的概念输入会感觉到生涩困难,形象化的图形语言更具感染力;二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数形结合思想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更通过图形语言和数字语言的巧妙结合,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具象认知能力,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数学学科思维的形成完善
        1、关注实际情境,探索解题路径
        几何练习设计首先应该强调图像和思想的结合,这个“形”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图形,而是有更广阔的生活应用场景。换言之,生活中的许多图像都可以成为数形结合的模型,都是数形结合的素材。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学科。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时,要注意从广泛的生活情境中取材,增加学习的易得性和适用性。
        以各种几何图形认读为例,课堂开始,教师呈现生活中的图片,如校园风景、城市风光等,再展示要讲解的几何图形,如四边形、三角形等,接着提问:在我们的校园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在遵照中唤醒学生的记忆建立起对几何图形的表象性认识,便于同学接受,有效克服感知中的局限性。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课堂任务: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类似的几何图形呢?或者有什么其他常见的图形呢?画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同学们可以在卡纸上自由绘制,这样的基础练习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更考察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便于他们找到几何学习和生活的紧密关联,获取更多学习灵感。
        2、数形结合,知识深化
        图形的呈现不是目的,而只是帮助学生们进行数理化语言转化的手段,学生们在了解基本的图形模型之后,更要懂得如何用数学知识解读图形,将几何图形转化为数学模型,这其实涉及到数学的建模思想,小学阶段的这种“建模”比较基础,但同样学生在大脑中对图形进行加工转化。



        以“图形的变换”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对称图形这一问题时进行情境导入,轴对称图形学习起来是很有趣味性的。老师在进行图形类知识导入的时候不妨安排绘画、剪纸、度量等实践操作环节,让同学在自己的操作练习中自主比较分析,明晰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以图代数,更要学会以数解形,以三角形构造为例,为了方便同学们总结数据,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在线段图上画图。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先画出一个三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在这个数据上拓展一倍,画出边长分别为6、8、10的三边形,再依照此顺序逐步扩大倍数,让同学们思考规律,同学们会发现这些图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接着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探索,平方的知识涉及到初中,教师可以不进行详细讲解,但是可以让学生们对数字、图形的趣味关系有所感知。这也是为学生整体学习素养和数学水平提高考虑;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任意画出三角形,测出他们的边长,用等式或不等式构建边长之间的关系,探索三角形成立的边长条件。
        3、资源应用,教学效率高
        信息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课堂可视化建构。分享型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分享的话题,话题多、话题有趣,同学们才有更多分享的空间。老师或同学通过媒体动画展示,更加直观的呈现自己的想法,可以让观者更清晰地了解到图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分享和交流时的理解障碍也就消解了很多。
        几何画板是信息可视化的代表性教育产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几何图形”这教学为例。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画板上呈现点、线段和轨迹,可以具体演示图形的构成和图形的变幻,图形标准、易于构造,随用随画。当老师讲到三角形的变换的时候,可以拖动一个顶点,构造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等图形,并完整展现出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就这一奇妙的动态过程,同学们就可以有很多可供发挥的分享话题。老师在进行几何演示时提醒同学们关注进程,及时记录,有机会还可以小组尝试,再分享自己的观看或操作体验。这样一种及时记录、即时反馈的练习,更考察到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同学们不仅要看,还要会操作、懂记录,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兴趣点,诚然,信息技术对分享型课堂的构建颇有助益,但任何一个创新型教学课堂的建构都离不开师生的默契配合、离不开学习的氛围和学习的动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充分的展开交流同样重要。
        结语
        课程练习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习方法效率,在练习方案设计中,图形的直观呈现或者图形的想象能让学生以更轻松简明的方式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这样也就省去了教师的讲解时间、降低教学成本。
【参考文献】
1、张镇静.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94-96.
2、宋利红,张晶,郝俊颖.在几何探究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小学数学六年级《圆心的位置与对称轴》[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