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市气象局 618300
摘要:通过对广汉农业生产服务对象的需求调研和模式研究,分析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围绕如何建立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模式,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实践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实践与思考
引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新时期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在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气象部门作为地方农村经济的不可分割服务端,我们应以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气象为农服务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的,牢牢把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工作重点,和经营主体建立互通体制、做到信息共享,建立本地农业气象指标数据库辅以地方气候数据多元化支撑,让更具针对性的现代气象服务产品服务大众,在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
1、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分析
1.1、服务模式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当前的农业生产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逐步取代传统经营模式。传统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同新型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矛盾凸显。
1.2、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不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断增强,但就农业生产的需求来说,天气预报的定点、定时、定量才是关键农事安排、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急需要的。
1.3、服务产品缺乏针对性。当前,气象部门在制作气象服务产品时大都是在农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在进行经验评估的过程中只是将基本气象要素实况和预报进行结合,科学的定量分析不够。特别是对当地特色农作物生长与气象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不充分,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1.4、气象数据支撑不足。面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不仅限于精准、精细的预报服务,更多的还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当地气候年景数据支撑,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发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投保放险等方面。
2、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1、工作思路
2.1.1、建立新型服务模式:在前期气象部门开展“直通式服务”的基础上,与地方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联合会)等会盟机构达成合作,将前期调研和工作方法紧密结合,初步构建成以下三种模式:“3+10+X”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模式;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标库模式;农业生产气候背景数据库模式。组建当地气象为农服务技术客服小组,将服务产品定期或不定期推送到会盟机构所搭建的相关智慧化平台或相关工作群,同时也可向客户推送气象部门搭建的相关服务产品应用平台,以此达到信息共享,相互沟通。
2.2.2、“3+10+X”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模式:运用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平台、MICAPS4、SCPupViewCIMISS雷达产品、SWAN等预报预警产品,结合预报准确率和客户需求,分析制作“3+10+X”模式产品:“3”是指未来3天精细化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产品;“10”是指未来10天天气趋势分析预报产品,将未来10天天气趋势与当前时段关键农时农事需求结合,做出分析对策建议;“X”是指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产品,通过实时监测,结合范围预警阈值,提前2小时做出预判分析,制作发布定点、定时、定量的临近预警产品。
2.2.3、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标库模式: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协调和会盟机构支持下,通过实地调研和经营主体提供相关数据,针对当地特色农作物生长周期与气象环境条件的关系开展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当地特色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成一套完整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标库,与当地农业生产气候背景数据库相互依托,有助于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的针对性。
2.2.4、农业生产气候背景数据库:基于本地气候近30年整编数据资料,建立异常气候年表数据库,将其与常见农业气象要素深度融合,生成本地综合农业生产气候背景数据库。用于数据积累和调用,为客户提供产品研发、生产发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投保放险等方面数据支撑服务。
2.2、实践方法
2.2.1、组建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技术客服小组。以县局为单位,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力量组成,上级气象业务主管部门给与技术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技术力量。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技术客服小组负责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衔接,加入当地会盟机构,形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在服务对象的支撑下开展服务需求调研,建立服务模式。服务对接模式不限于专业APP、微信群、小程序等,在客户需求下通过软件、网络平台后台支撑发布服务产品,同时提供在线技术解答、信息沟通等客服服务。
2.2.2、优化服务产品。72小时精细化预报产品:依托精细化智能网格产品、MICAPS4等数值预报产品,结合本地地形、气候背景分析加工,滚动制作发布本地72小时精细化预报产品,产品包含天气现象、气温、降水、风力和降水落区图等要素,以乡镇为单位定点;以12小时或6小时分段预报(根据客户需求)定时;以降水量级定量。农业气象旬月报:结合形势分析和地形、气候背景分析加工,制作本地农业气象旬月报,产品包含上旬天气气候概况(含气温、降水、日照)、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天气趋势及农事建议。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结合本地气象灾害分级防御区域划分,根据触发指标(暴雨、冰雹、大风等预警阈值),提前2小时制作发布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产品,产品包含灾害性天气现象、影响范围、量级、防御服务策略和建议。
2.2.3、建立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标库:以本地单项特色农作物生育期气象服务指标为单位,收集建立本地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标库。单项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标包含生育周期(具体时间段)、有影响的气象因子(有效积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等)及适宜范围、气象建议。
2.2.4、建立农业生产气候背景数据库:基于本地气候近30年整编数据资料,建立含逐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极值、极端气温极值及出现日期、降水量、一日最大降水量、一日降水量大于等于25、50mm日数、日照时数、冰雹日数、最大、极大风速风向及日期、大风日数、极端最高、最低地面温度及日期、最大积雪深度及日期、初霜(雪)日出现日期、积温、蒸发、土壤湿度、土壤有效水含量、历史灾情等农业气象要素数据库。
3、结语
该服务模式的良好运转和持续向好发展,有利于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民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提升气象公众服务满意度;切实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民当好气象参谋助手,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减灾增收”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有利于基层气象服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业务人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拓宽思路、放开眼界,不断提升对外沟通、交际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萌;周德伟;蒋婷婷;;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15期
[2]郑治斌;崔新强;;气象服务提供方式研究现状与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15期
作者简介:
罗剑飞(1980-),男,汉族,四川省彭州市人,本科学历,副高级工程师,从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