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全员培训管理 王大成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大成
[导读] 良好的员工培训是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的最佳途径,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办公室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714
        摘要:良好的员工培训是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的最佳途径,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增长员工创新精神,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因此企业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方式、方法。本文探讨了培训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总结了全员培训管理方法,以求创新企业培训。
        关键词:培训管理;系统化;差异化;提升


        近年来,市场需求减缓,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之企业人员总量偏大、低端产品较多、区域内下游配套产业不发达等各种不利因素彼此叠加、相互交织,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显得尤为迫切。推行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全员培训管理,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以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主线,以创新培训机制为动力,着力推进培训组织系统化、培训内容差异化、培训对象全员化、培训方式多元化、培训手段现代化、培训考核刚性化的员工培训模式,注重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效益培训”观念,实现培训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切实发挥培训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与现代企业管理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力打造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实行培训组织系统化,夯实企业培训工作基础
        要把员工培训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环节,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使干部员工队伍的科学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岗位操作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引导员工树立“三个观念”。提高员工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放在首位,树立“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更新”的观念,追求永无止境的学习和提高,变“一技之长”为“多技之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实现学习与工作融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树立“培训是企业对员工的投入和福利”的观念,即:企业通过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增强员工自身职业竞争力,通过观念转变,各车间、班组积极探索有效的员工培训方式。
        二是注重员工培训“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员工的讲义、教材,全部以工艺图纸、设备说明书为前提,以现场设备工艺为依据,授课讲义经过技术员精心布局谋篇、技术组共同讨论,然后向车间主管领导授课演示,经过三级认真核实调整和完善后,才可向员工进行培训;课堂与现场相结合。技术员讲义首先向车间班组长详细讲解,双方对照完善后,制定具体员工培训时间表,进行室内和现场共同配合讲解,让一线员工向技术员学到理论知识,通过班组长现场操作介绍和讲解,完全一致掌握要领。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为了使操作员工尽快熟练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每次培训必须包含理论考试和对应的现场检验,培训辅导中员工与老师互动,以便充分理解和掌握要领。
        三是全厂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班子成员带头进行学习培训,并通过在全厂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五型班组”创建、全员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素质大提升等活动,以及定期评比岗位技术能手、创新能手、师带徒明星,技能专家,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形成单位之间、班组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态势。同时,运用座谈会、员工大会、班前班后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贯,宣传技术运动会中的获奖选手,报道各班组培训工作开展的情况,营造出“人人潜心学习,大家共同进步”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实行培训内容差异化,提升员工创新能力
        通过培训课程设计求“专”求“精”,实施以员工为中心的分层次、分类别的差异化培训,员工的培训满意度大幅提高,充分挖掘员工潜力,将现有人力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一是做好培训需求识别。从日常生产的管理出发,根据各路工作的分工和具体工作职责,以及培训需求矩阵和员工培训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培训项目安排,将培训内容细分为生产技术培训、安全管理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整章建制培训等多类别培训科目,并根据各车间员工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订多样培训计划、设置多项培训科目,保证员工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方向清晰明了,真正反映出员工培训需求的差异化,做有实际意义的培训,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热情,有效地节约培训成本。
        二是开展个性化针对培训。正视员工差异的存在,课程设计、培训方式等方面与员工加强沟通,针对普通员工、技能人员、技师、行业能手、行业状元、技能专家等高技能操作员工,开展个性化培训。结合员工个人不同的培训需求,不同的能力差距,编写个人学习大纲,使之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根据员工实际技能水平和培训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后,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对各岗位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涵盖应知应会、电业安全规程、一次系统图及主要设备参数、继电保护、运行规程等,根据季节不同、负荷变化,将随时强化工艺卡片等内容的学习。
        三是“分餐制”授课强化培训效果。根据员工文化差别大、从事化工生产时间长短不一的实际,量身制订培训计划,实行“分餐制”授课。对技术管理人员,鼓励跨专业互学,提高技术的全面性;对新入厂大学生、军工、调剂用工人员,采取集中培训化工基础知识,同时安排生产经验丰富的班长和生产骨干与他们签订师徒合同,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强化培训效果。开展岗位循环培训,对不同岗位、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员工,实施分层次、分等级、分岗位的循环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和造就“转岗能上岗,上岗能胜任”和“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复合型岗位优秀人才。
        三、实行培训对象全员化,实现全覆盖、零死角培训
        扎实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层次多渠道方式全方位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的管理人才队伍、技术精专的专家队伍和技能精湛的操作人员队伍。
        一是推进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培训工程。以素质提升为重点,加强管理人员培训。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的再学习、再教育进行培训,同时坚持举办HSE、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班、专业科室专项培训等,提高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针对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分厂科室和车间对制度和执行情况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和差距,开展制度梳理工作,使得管理人员达到懂得制度、遵守制度、会用制度的目的。
        二是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培训工程。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实施“专业科室授课”计划,由相关科室人员,结合专业特点、工作要点和难点对车间技术人员每月一次进行针对性授课,提升车间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取工作交流、岗位轮换等措施,推动员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安排有实践经验、技术性全面的老师傅,讲解装置开停工、配料操作关键点,使理论化、概念化的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操作;成立“青工网络技校”,建立青工档案,制订学习计划,建立学习跟踪卡,记录每名青工的成长过程。
        三是推进操作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工程。以基础提升为重点,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扎实做好新入厂员工两级安全培训,同时加强岗位工艺、设备知识的学习。坚持利用班前班后会及安全会时间开展以岗位应知应会培训为主的操作服务人员培训,还增加岗位操作实际技能培训,借开展技能鉴定实际考试的机会,坚持先培训后鉴定,以提高岗位员工动手能力为主,通过脱产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对现场操作知识的掌握能力。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全员培训管理,可以有效的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创新培训方法,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制度,建立机构健全、资源自主、方式多元、手段现代、考核刚性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培训体系,使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