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宋利云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宋利云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土流失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表现之一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水利局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34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土流失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小流域面积骤减,最终出现土地沙化等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及时运用水土保持技术进行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强化水土保持效果。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


        引言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种植方式长期采用单一的重视方法,所以农田的生产模式容易对土壤的质量造成影响,缺乏保护措施的农业耕作生产会持续降低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而且许多农业生产者并不具备科学管理的意识,因而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一系列的客观问题,我国有关部门研究出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应用水土保持技术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水土保持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需应用科学技术。相关部门在落实实际工作前,需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与分析,在充分掌握当地特点及地质情况等信息后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技术,通过技术的应用保持当地生态平衡,妥善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2.1水土保持技术的准备前工作
        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之前,地方的有关管理部门应先与水土监督机构联系,并搜集相关水土管理的资料,对后续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管理部门在采集资料时,可以寻求当地水土监督机构的帮助,并对当地的土地情况、交通情况及农业情况等进行材料总结,而设计单位应与第三方合作的技术团队进行充分的交流,判断计划中的工作流程是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当地负责各项工作的人员应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为水土保持技术的有序应用提供支持。如有关部门在野外材料的调查中,由于部分林区已经得到维护,所以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那么当地的政府部门就应当对人民群众做好思想疏导和政治教育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调整计划方案。有关部门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尽可能的争取当地居民的理解,二是将治理工作对居民经济利益的影响最大化降低。负责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的设计团队要反复沟通治理方法的应用流程,保证山洪安全的排泄,在渗流方面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具有稳定性,增强山区的抗旱能力。具体的工作情况应向当地的居民详细说明,消除人民群众的思想顾虑,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
        2.2农业措施
        一般来说,在小流域治理中,水土保持农业措施主要以保护性耕作为主,人们借助该措施,能改善土壤结构、缓解由以往滥垦开荒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在此过程中,常用且较为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包括横坡耕作、坑田、登高带状间作等,其水土保持的作用原理为借助免耕、少耕等方式,来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中生物的影响,以保持生态平衡,增强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在传统的旋耕中,人们利用旋耕设施,将土壤切碎,虽然能去除其中的杂草、病虫,并构建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也杀死了土壤中的蚯蚓等生物,降低了土壤的活性,且过于松软的土壤,抗冲击能力较弱,容易加剧水土流失问题,因此,人们可以以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代替传统的旋耕技术,通过在保证农业种植效果的条件下,减少耕作的深度,来保护土壤的活性以及抗冲击能力,实现小流域治理中的水土保持。此外,在治理中,还可以对作物采取留茬处理的措施,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改善土壤环境,为农业生产创造出更加优质的条件,增强小流域治理工作效用。
        2.3生态措施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生物林草的破坏。


在此过程中,生物林草这一完整生态链的消失,使得土壤需要直接面对降水打击,加之缺乏土壤生物与植物根系的固定,大量的土壤会被水流带走,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为此,应从问题根源入手,及时采取有效的生态水土保持措施,以恢复生物林草生态系统,实现小流域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生态措施为植树造林,常用的造林树种为南方红豆杉、红森槐、杉树等,人们通过采用扦插、播种、植苗等方式对这些树种加以栽培,可以营造、更新森林,扩大生物林草的覆盖面积,以及覆盖时间,还能够借助植树造林,来种植经济树种,以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经济价值。但在造林、植草过程中,工作者还要注意尽量选择本地树种、草种,以免造成植物、生物入侵问题。
        2.4工程措施
        2.4.1 山坡防护工程
        在小流域的山坡治理方面,可通过挡土墙、截流沟、拦水沟埂及梯田等,使流经坡面的水分充分渗入地下,防止地表受到径流的严重侵蚀,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进行山坡工程防护前,需对土质、地形及气候等条件进行全面考察,结合土地规划及农林牧业的发展需求,将防护工程与梯田建设相结合,积极打造利于当地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2.4.2 山沟治理工程
        山沟治理可采用拦沙坝、沟头防护工程、淤地坝及谷坊工程等多种方式。如在小流域沟头上方区域可增设沟头防护工程,将雨水径流按照规划引入沟道内,避免沟头部分发生移动,防止沟道因遭受径流影响而被破坏[2]。一般情况下,沟头上部区域的面积较小,可选择围埂式蓄水型沟头工程。在山沟底部存在陡坡,且下切严重的区域可增设谷坊工程,以提高河床高度,防止沟岸发生扩张及底部下切。
        2.4.3 小型蓄排水工程
        结合小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情况,建设排水沟、水窑及蓄水塘坝等工程。如综合考虑当地气温条件、降雨量、产业发展用水需求等因素,在确保工程选址及工程数量科学性的基础上,于道路旁的合适位置建设小水窑,同时分段建设排水及截水沟,进行雨水的有效处理。在水窑的入口处与排水沟的出口处增设沉沙区,以减小径流。
        2.5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是指同时采取工程、生态等措施手段,来达到高效治理效果的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措施,该措施作为当前小流域治理中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其能够充分发挥各类措施的优势,加速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进度。在此过程中,方案整合是该项措施顺利落实的基础保障,工作者需要根据当地的水土情况,先确定合适的措施落实方法以及技术方面,然后将各个措施的技术方案进行整合与协调,形成一个整体方案,避免各个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因此,需要水利、交通、农业等多个部门开展联动工作,结合多部门的资金投入,构建出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合力,以打破综合措施复杂性特质所带来的实施瓶颈,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水平。此外,在综合措施的落实中,政府部门还可以先打造一个示范区域,然后,以此为核心逐步向周边扩展治理范围,实现在不断的技术优化调整过程中,逐步落实水土保持工作,优化水土保持工作效果。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的小流域水土治理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其中的水土保持技术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大范围的实践应用中,各个部门对该项技术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然而我国对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仍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和创新,推动我国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文.探索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0(24):192-193.
        [2]赵亨.水土保持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的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8):69-70.
        [3]庞南柱,李远游.探索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0(13):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