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6期   作者:张玉兰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张玉兰
        45242619760623****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江南街道办事处  5408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给国有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物质基础,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固定资产使用成本,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大数据推动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变革,成为当下行政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引言
        大数据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用常规工具软件对其进行处理、管理、抓取的数据集合,得用另外的解决方法,需要大量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具有多样、高速、大量、真实性、低价值密度特点,在用户行为分析、预测分析、高级数据分析中较为常用。现阶段,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对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1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应用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介入,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便捷。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配置、折旧、报废等流程,均需按照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执行,这样才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现阶段,如果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不到及时更新,就难以与时俱进,会对固定资产管理造成极大困扰。在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需重新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固定资产管理保驾护航[1]。
        1.2管理意识不够,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视资金管理,忽视资产管理的思想。对如何科学进行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让有限的国有资产发挥更大的效能不关心不重视。单位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也因此导致资产大量闲置浪费流失等很多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范围大,涉及人员广,所以固定资产管理不只是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而应该是“全员参与”的工作。但因为自上而下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资产管理员日常管理工作繁杂,却吃力不讨好,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常常流于形式,使固定资产处于脱管和无序状态[2]。
        1.3固定资产管控不规范
        1.资产配置不合理,造成资产闲置率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由于资金有限,各单位各部门只站在“小家”的立场上努力为自己争取资源,申请往往超出本单位部门的实际需求,再加上经费预算编制时间短,资产购置预算需求缺乏充分的论证。而财政部门在编制资产配置计划时,只是进行简单的汇总和排查,无法做到科学详实地需求评估,导致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资产配置水平差距较大,很多单位抢占了资源,设备采购数量大于实际需求,这样大量尚可使用的资产被撤换而闲置,造成极大浪费。许多设备从购入后没有拆封,就到了报废年限,令人痛心。2.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不到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申请到位固定资产购置回来后就万事大吉,不重视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资产购入后发放未建立出入库登记,没有相关使用人或保管人领用签字,使用人员变动很随意,仅凭口头通知移交实物,资产使用人退休、离职,也不办理书面移交手续,出借不履行审批手续,造成盘点时账实不清,也找不到相关责任人,长期不进行盘点,或者盘点工作只是应付交差,没有实际账实核对,以致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而资产管理却越来越混乱。3.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性比较强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随意,长期借出或核销处置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有些固定资产已流失,不见实物,却长期挂在账上不处置,不追查原因,不追究和处理责任人[3]。
        1.4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核算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品种多、数量大、放置地点零散、留存时间长等特点。大批固定资产分散到各个部门,使用人员不负责保管,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兼顾每一台设备的运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审批权限不分离,固定资产的保管和账务记录不分离,使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不符,记账金额与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不符。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仅根据单位领导意愿在年底编制购置固定资产的预算,没有结合财政制度和实际需要上报来年购置固定资产的预算金额,出现了盲目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使用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造成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固定资产在最初开始使用时期的磨损和最后使用时期的磨损程度不同。若每年按相同的折旧金额计提折旧,会导致固定资产剩余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计算机软件能够全程监测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存放地点等数据信息,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供更直观的依据,有效避免固定资产管理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账实不符问题[4]。
        1.5管理手段落后,相关岗位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由于许多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所以安排在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人员通常年龄偏大,或是流动性较高的非在编人员。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对使用人员缺乏有效地指导与沟通,不能在领用之后进行有效的登记、管理和使用,日常工作中缺乏实时的跟踪管理,经常存在账实不符、前清后乱的情况。再加上资产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工作靠人工完成,管理人员没有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对实物资产的完好程度、使用状态、存放地点等信息不能清楚掌握,无法为领导提供准确完整的资产信息,更不会就加强资产管理建言献策。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2.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是问题现状之根源,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非常重要。1.单位负责人要充分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关心并支持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主动承担领导责任,积极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务、物力支持。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法规制度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明确各部门各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承担的岗位责任,使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和配合,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5]。
        2.2拓宽数据来源渠道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解析固定资产概念,看到新时代有关资产发展动态,按照本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经济用途、所属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旨在明确数据集聚立足点,还可根据财务制度将资产分为在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土地、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类别,为整合海量数据帮助管理决策给予支持;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加强会计核算,达到充分挖掘大数据管理价值目的,从固定资产卡片增加、删减、汇总、分类等角度出发进行核算管理,及时、全面、正确记录资产增减、调配、使用情况,确保数据全面完整,健全资产账簿体系,结合本单位资产特征予以核算,其中“累计折旧”表示资产磨损数据,为精准管理提供依据,紧抓固定资产核算数据存储量大、输出内容多等特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减轻核算压力,提高核算精度;最后,行政事业单位需做好日常性、一般性管理工作,在关注各岗位分散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前提下将购入、盘存、出售、报废等资产变动数据整合到一起,利用计算机缩短数据统筹周期,以便及时采用变动数据改进管理对策,保障本单位管理举措与之固定资产实况相符[6]。
        2.3建立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指导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入库、领用、转移、折旧、清理、报废等过程中按规章制度办事。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制度能正确执行政府的规定,把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高效使用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每个环节能安全顺畅运行。第一,利用大数据对固定资产的各项资料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类别、存放地点等信息通过软件集中归集,进而清晰显示在系统中。第二,加强对固定资产内容的管理,管理权限、设备购置、人员配备、资料存储等按模块进行区分。第三,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通过资产综合报表、资产折旧明细表、资产报废毁损报表、资产减少报表、资产明细查询报表、资产功能分类表等系统查询模块,对数据进行整合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人员在相关制度的指导下,正确无误地完成数据统计,使大数据功能及技术得到有效应用。
        2.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高速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越来越有其必要性。一方面,通过管理系统的设计,规范操作流程,控制关键风险点,进行过程跟踪,做到公开透明、责任明确、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另一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便捷查询和统计,不仅可以减轻降低人为错误的可能,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准确完整及时地了解单位、部门、个人实际占有、使用资产数量及资产状况,并据此科学地提出资产配置需求[7]。
        2.5在大数据背景下培育优质管理人才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尊重人才,从内部着手打造人才发展体系,为人才了解、学习、应用大数据铺平道路,通过定期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拔高工作人员业务素养,并留住优秀人才,为运用大数据解决管理问题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创建能力均衡人才团队,从外部着手吸纳互联网领域专业人才,与专业大数据分析机构合作,弥补本单位大数据综合利用缺陷,为优秀人才提供进修良机,继而以人才为依托不断面向行政事业单位引进全新大数据理念、技术、资源,最终转化为固定资产科学管理动力[8]。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行政事业单位应尽快完善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调整固定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固定资产监督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国家财产安全,让固定资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云.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2):35-37.
        [2]许月娥.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4):10-11.
        [3]冀雅敏.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中国市场,2019(35):96-97.
        [4]龚丽蓉,李滨.大数据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261.
        [5]徐明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刍议[J].当代会计,2019(09):116-117.
        [6]徐明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刍议[J].当代会计,2019(06):152-153.
        [7]吴小乐,魏成,向朝仲.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21):168+170.
        [8]陈彪.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市场,2018(17):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