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威
金华市龙之图林业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321000
摘要:以金东区2014年第二次古树名木普查数据和2017年补充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金东区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分布、质量等资源现状,介绍了金东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针对古树名木管护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管护工作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古树名木;现状;管护建议
1金东区区位概况
金东区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界于东经119°8′-119°56′,北纬28°44′-29°19′之间,东邻义乌市,南接武义县,西与婺城、兰溪毗邻,北与浦江县接壤。总体地势特点是东南低山西北中山,中部平坦,两山呼应,一江居中。金东区的整体轮廓是典型的南北封闭东西开口盆地,以从东向西穿境而过的浙赣线为中轴,向两侧对称布展,依次为丘陵、低山。海拔高度向西、向北逐级抬升。
金东区森林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的逆向演替加剧,导致境内的原生植被残存较少,绝大部分被次生针叶林代替。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组成,现状植被主要分布在灃浦镇、孝顺镇及曹宅镇,乔木层高在5-15米之间,郁闭度大多在0.5-0.8之间。针阔混交林主要是暖性针阔混交林,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以孝顺、曹宅、源东居多,针叶树主要为马尾松、杉木,阔叶树则以壳斗科、冬青科、金缕梅科植被为主。针叶林包括马尾松纯林及部分杉木人工林,遍及全区各个有林乡镇,构成金东区活立木蓄积大部分。
2金东区古树名木调查成果与分析
2.1金东区古树名木数量分析
全区古树名木资源总数共有525株,其中散生古树共431株,占82.1%;古树群一个,计古树94株,占17.9%。根据古树名木分级标准,将古树名木逐级划分,其中一级古树64株,占12.2%;二级古树74株,占14.1%;三级古树387株,占73.7%。从划分等级数量看,三级古树占比最大,一级古树占比最小。
2.2金东区古树名木种类分析
金东区古树名木资源种类丰富,共涉及19个科25个属27个种,其中被子植物16科22属24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基本涵盖了本地主要的乡土树种。
樟科樟属樟树394株,占75.0%,其中散生377株,群生17株。
松科松属马尾松47株,占9.0%,其中散生3株,群生44株。
银杏科银杏属银杏13株,占2.5%,其中散生10株,群生3株。
壳斗科青冈属青冈9株,占1.7%,其中群生9株。
金缕梅科枫香属枫香9株,占1.7%,其中散生3株,群生6株。
漆树科黄连木属黄连木8株,占1.5%,其中散生8株。
壳斗科栎属白栎1株,占0.2%,其中散生1株。
麻栎2株,占0.4%,其中散生2株。
栓皮栎3株,占0.6%,其中群生3株。
壳斗科栲属苦储5株,占1.0%,其中散生2株,群生3株。
壳斗科栗属锥栗4株,占0.8%,其中群生4株。
大戟科秋枫属重阳木4株,占0.8%,其中散生4株。
豆科肥皂荚属肥皂荚3株,占0.6%,其中散生3株。
榆科朴属朴树3株,占0.6%,其中散生3株。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罗汉松3株,占0.6%,其中散生3株。
柏科柏属柏木3株,占0.6%,其中散生3株。
胡桃科枫杨属枫杨3株,占0.6%,其中散生3株。
紫葳科梓属梓树2株,占0.4%,其中散生2株。
豆科黄檀属黄檀1株,占0.2%,其中散生1株。
豆科红豆属红豆树1株,占0.2%,其中散生1株。
榆科榆属榔榆1株,占0.2%,其中散生1株。
鼠李科枳椇鼠枳椇1株,占0.2%,其中群生1株。
木犀科木犀属木犀1株,占0.2%,其中群生1株。
木兰科含笑属含笑1株,占0.2%,其中群生1株。
大枫子科柞木属柞木1株,占0.2%,其中群生1株。
楝科楝属苦楝1株,占0.2%,其中群生1株。
槭树科槭树属三角枫1株,占0.2%,其中散生1株。
从个体数量看最多的为市树樟树,其次是马尾松、银杏、青冈、枫香、黄连木等。
2.3金东区古树名木分布分析
金东区11个乡、镇(街道)都有古树名木分布,具体分布如下:
曹宅镇178株,占33.9%;其中一级7株,二级21株,三级150株。
孝顺镇79株,占15.0%;其中一级5株,二级9株,三级65株。
澧浦镇61株,占11.6%;其中一级7株,二级9株,三级45株。
赤松镇49株,占9.3%;其中一级20株,二级6株,三级23株。
塘雅镇34株,占6.5%;其中一级8株,二级8株,三级18株。
傅村镇28株,占5.3%;其中一级6株,二级5株,三级17株。
岭下镇25株,占4.8%;其中一级2株,二级2株,三级21株。
源东乡22株,占4.2%;其中一级4株,二级2株,三级16株。
多湖街道21株,占4.0%;其中一级4株,二级5株,三级12株。
江东镇20株,占3.8%;其中一级0株,二级3株,三级17株。
东孝街道8株,占1.5%;其中一级1株,二级4株,三级3株。
从分布数量看曹宅镇占比最大,孝顺镇次之,东孝街道数量最少。
2.4金东区古树名木质量分析
金东区大部分古树生长状况良好,但有也少部分古树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长势日趋衰弱。其中生长势正常的有368株,占70.1%;生长势衰落的有140株,占26.7%;生长势濒死的有17株,占3.2%。
3金东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
3.1完善档案,加强动态监管
1998年,原金华县首次开展古树名木普查,进行古树名木建档。2002年金东区又开展了全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并进行挂牌保护。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技术规范要求,金东区于2014年完成全区调查任务,并于2017年对原调查成果进行补充与完善。通过查清区域内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质量等情况,建立古树名木资源档案。
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生长情况、生长环境、保护现状的跟踪管理工作,配合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古树名木科属类型、空间信息、多媒体信息、管理养护等多维数据的实时查询、更新,以及指定区域内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病虫害自动判断等功能,可有效避免传统纸质信息采集更新滞后、效率低、数据验证难等弊端,真正实现古树名木全方位、全过程、可视化管理,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既是一张周详的古树名木“电子地图”,同时又承载了丰富的树木身份信息。
3.2设立标志,展示古树风采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古树名木统一挂牌工作的通知》要求,金东区于2018年完成区域内所有古树名木的重新挂牌工作。树牌内容主要包括树种构成、株数、面积,平均树高、平均胸围、平均冠幅、平均树龄,最大树高、最大胸围、最大冠幅、最大树龄,群落特性、景观描述等。
以源东乡邢村的为代表的部分古村落,通过制作古树碑、古树墙等高规格古树保护措施,将古树与古村文化、人文故事相结合。古往今来,树冠遮雨蔽日,商贾行旅,多于此歇肩纳凉、喝茶餐饮。村民视古树若神灵,顶礼膜拜,远近同崇,穷达齐仰。谓人借树庇荫,树因人传神。古树是历史变迁的见证,甚至可以说一棵古树,就是一个村庄。此次挂牌、制碑工作大大增强村民自觉植绿、护绿、爱绿、兴绿,建设美丽家园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弘扬古树名木文化,展示古树名木风采,推进美丽浙江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3采取措施,加强复壮管理
制定“一树一策”古树名木保护方案。金东区在完成第二次古树名木普查和补充调查后,首批选择26棵生长势濒死、衰落的古树名木采取抢救性的措施,建立《2016年古树名木保护方案》,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和周边环境,制定“一树一策”古树名木保护方案,通过设置保护性栅栏、支架支撑、填堵树洞、防治病虫害、灌水施肥等具有针对性的复壮管护措施,确保其健康生长。
开展“森林医生”送下乡活动。以金东区曹宅镇山下洪村的古樟树为例。该古樟树受樟巢网蝽的危害,落叶严重,树荫下卫生状况也极差,严重的影响了村民们的纳凉活动。金东区林检站立即安排专业的防治人员,对这棵古樟树进行了化学防治。
加强古树名木复壮管护交流学习。积极参与市局组织的古树名木保护现场会,参与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研究,通过与周边各县市区的交流学习,借鉴古树名木保护的经验和成果,为古树名木的复壮管护提供技术支撑。
3.4积极宣传,弘扬古树文化
近年来,金东区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宣传工作,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积极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出版古树名木画册、书籍等,展示金东古树名木风采,弘扬古树名木文化。通过增强全社会对古树名木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为充分展现古树名木苍虬蓊郁之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成就,起到更大的科普及宣传作用。我区林业工作人员与专业摄影师一道深入崇山峻岭、乡村田头,进古寺、走古道,或拍照,或搜集故事题材,精心选图,完成古树名木画册编制。
金东新城区丹溪路新建工程(曙光小学校门口)为特意避开古树,在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修建花坛,将古树圈护其中,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不改变车道和人行道的净宽度,还让这棵古樟树成为该道路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电视、报刊等媒体,借此案例积极宣传,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
我区傅村镇西周村村口现存一对“父母”千年古樟。近百年来村民均供奉其为神灵,逢年过节加以拜祭,古樟在村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诗坛泰斗艾青老先生童年常来此爬树嬉戏、成年写生、中年与亲人合影,在他有生之年每逢回家之时都不忘去看看这对古樟。古樟屹立千年,可谓浙中一绝,古樟树的故事被西周村人口口相传,也因此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4古树名木管护存在的问题
4.1管护资金投入不足
金东区古树名木总量较多,分布较广,生长势衰落、濒死的古树名木占比较大。近年来,省市县各级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古树名木管护与复壮,但是结合区内实际情况,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导致部分古树名木仍然处于自生自灭的生长状态,部分生长势衰落、濒死的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理。
4.2保护意识仍有待加强
根据第二次古树名木普查和补充调查统计,区内受人为伤害影响的共有28株,包括人为截枝或剥皮18株,断根倒伏2株,火灾5株,车辆撞击1株。数据表明,部分村民仍然缺乏古树名木保护观念,保护意识依旧薄弱。
4.3灾害因素预防与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区内受不同程度灾害影响的合计116株,占总株数的22.0%。其中自然灾害因素影响生长共88株,包括自然倒伏2株,遭雷击6株,受水土冲刷3株,白蚁危害77株。灾害因素涉及古树数量较多,严重影响了古树名木的质量和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甚至造成古树名木的死亡。因此,急需进一步完善灾害因素预防与治理机制。
5.保护管理工作建议与措施
5.1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古树管护需求
管护资金要以政府投资与社会捐资相结合,不仅将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保障管护资金的稳定性。同时还应扩大融资渠道,鼓励、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中来,争取社会捐资,满足古树名木管护资金的需求,积极推进古树名木管护工作。
5.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全社会参与。因此,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提高全社会对古树名木重要意义的认识。宣传手段上,不仅要保持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还应将旅游、教育与古树名木相结合,通过古树公园评选、中小学生夏令营、古树名木知识讲座等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引导全社会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中。同时,应当积极培养一批基层古树名木复壮管护技术人员,通过定期举办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让基层古树名木管护人员及时掌握和更新古树名木复壮管护技术,逐步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地方基层古树名木复壮管护队伍。
5.3栽培长生树种,积极培育后备资源
金东区古树名木村庄拥有率还不算高,因此在保护好现存古树名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培育后备资源。通过政府机关、村集体组织每年栽培长生树,选择适宜本地生长,且寿命长、价值高的珍贵树种,由各级机关部门带头,发动各村集体、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精心管护,不仅为金东区古树名木增加了后备资源,同时还能美化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2000.9
[2]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56号.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