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信方式下的配电通信网融合管理信息模型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6期   作者:吴宝林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各个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吴宝林
        身份证号码:34082719740717****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各个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提高。因此当前为实现电网配电通信网融合管理,提高优质服务和运维管理能力,本文研究了在多通信方式下的配电通信网的多源、多通信方式的智能管理技术,阐述了多通信方式在电力配电通信网中的应用特点,并建立了配电通信网融合管理信息模型。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多通信方式;配电通信网;融合管理;信息模型
        引言
        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对供电能力以及配电准确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多通信方式下的配电通信网才能够真正地满足电网发电以及输配电用户的需求。配电通信接入网属于配电通信网中的低层网络,但是能够对整个配电网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为配电智能化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对探讨基于多通信方式下的配电通信网的应用特点及融合管理信息模型。
        1多通信方式下电力配电通信网中的应用特点
        多通信方式下配电通信网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适应配电网系统的复杂性,而且也能够满足配电网各项系统的需求。在多通信方式作用下,通过利用网络接入技术,可以使得各项通信信息业务满足网络自身的需求。这也是其余技术所缺乏的。另外,多通信方式在真正的投入使用后,不仅所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该技术的性能相对较高,具备良好的灵活性。(1)成本低。由于多通信方式是在以太网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技术,所以在使用多通信方式的过程中,并不需要独立的电源,而且也不需要其余电子元件的维护,这就使得在使用多通信方式构建通信网络结构时,可以减少一定的成本,并且多通信方式的终端空间相对较小,但是信息集成程度较高,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帮助电力企业节约一定的资金成本。(2)性能高。多通信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功能与网络宽带有着一定的相同性,目前,所使用的多通信方式可以提供1.25Gbit/s宽带服务,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为多个终端用户进行服务,能够减少光缆的链接,并且可以增加网络服务范围。在每一个终端都能够以并联的方式链接到光模板当中,即便其中一个终端在出现问题后,也不会对其余的终端造成任何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整体通信性能。(3)接线方式灵活。在配电网通信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在使用多通信方式时,可以在不同的通信终端中,进行网络接线,一般所采用的网络接线主要是以单电源辐射接电方式为主,也可以采用手拉手环线接线方式,单电源辐射接电方式可以分为集中分光模式和串联多级分光模式。
        2多通信方式下的配电通信网融合管理信息模型
        2.1配电通信网模型
        配电通信网的业务主要包括用户信息采集、电力资源分配、负荷管理、故障监测等,在当前的环境下,各大网络的架设和安排基本成型,如果对于现有网络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架构不切实际,而在原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整合,达到提高配电网业务效率的目的,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物理网络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原有网络的利用效率,因此成为解决配电通信网络问题的一个重要解决手段和方法.网络虚拟化在一个公用的物理网络上,根据配电业务性质和要求的不同构建不同的虚拟网络,虚拟网络独立运作,根据需求调整资源配置,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维护成本.由于配电网的形式多样,使得虚拟网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网络映射,如何根据多种类型的有线和无线网络构建有效的虚拟网络,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2虚拟网络映射问题模型
        配电通信网的资源映射问题是构建网络虚拟化的关键问题,因此将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化处理的方法选择成为其中的关键。为了有效抽象化PLC和WMN网络,使得网络处理能力得到最优化的效果,需要将整个虚拟网络进行层级化处理,从而构建底层网络模型,虚拟请求模型和映射描述3个部分。底层网络进行抽象化处理,请求模型数字化处理实际业务中的控制操作和数据管理,通过映射描述将整个问题进行抽象化,达到最优化业务处理能力的目的。(1)底层网络模型在整个网络模型中,利用无向的带权图GS(NS,ES)来描述底层网络结构,分别使用GSp(NS,ESp)和GSw(NS,ESw)代表PLC网络和WMN网络.由于通信网节点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二者具有相同的节点集合Ns,节点的数量可以定义为n,每个节点包括两种状态即发射子载波和接受子载波,其中第i个节点的发射子载波和接受子载波分别用ST(i)和SR(i)来表示。ESw和ESp分别代表了PLC网络和WMN网络的链路集合,并用Rep来描述该链路的数据传输可靠性。(2)虚拟请求模型虚拟请求模型的构建与底层网络模型情况十分类似,采用同样的方法,构建Gv(Nv,Ev),Nv在这里主要用于描述网络中的虚拟节点,Ev对应的描述网络中的虚拟链路集合。整个虚拟请求模型中根据实际业务工作情况,主要包括3种状态,分别为控制请求c(i)、操作请求o(i)和流量请求b(i)。控制请求和操作请求分别包含了消息报文的多种信息,如报文长度、报文时间和可靠性等。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需要通过传输概率Pc(i)和Po(i)来表示数据传输的效果.采用fb(i)表示流量请求中经过映射后的实际流量部分,可以用于整个网络的映射描述。(3)映射描述映射描述情况是指将虚拟网络上的请求反馈到PLC和WMN等物理网络上.配电通信网中的设备均是固定的,因此整个虚拟网络中的节点没有设备映射的问题。从而可以采用多址接入技术,对每个节点分配相应的子载波来满足不同的业务请求。对于特定的PLC和WMN物理网络,可以根据不同节点的业务请求,构建子载波矩阵Tc(i,j)、To(i,j),和Tb(i,j)来记录并完成网络的最优化,保证整个网络具有最大的业务吞吐能力。
        结语
        配电网相对而言在多通信方式当中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电力行业必须重点关注的重要内容。而通信组网技术是对于提高多通信方式下配电网运行效率十分关键的因素,它的快速发展可持续满足多通信方式下配电网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然而从目前状况来看,国内配电网创建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仍没有完成较为完善统一的运行模式,从而完成通信组网技术在多通信方式中的有效运用,发展模式五花八门没有有效规划,这些都对多通信方式下配电网技术未来的有效使用带来较为严重的阻碍。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力度,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并编制出适合国内发展道路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勇,陈雨,蔡晔,等.基于信息物理接口矩阵的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39(1):84–90,98.
        [2]常海娇,李信,邢宁哲,等.LTE-PON混合部署下的配电通信网数据接入点规划.控制工程,2019,26(7):1341–1347.
        [3]李莉,朱正甲,任赟,等.基于绿色无线网络覆盖最优的配电通信网规划方法研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7):
        [4]李勇,陈雨,蔡晔,等.基于信息物理接口矩阵的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39(1):84–90,98.
        [5]蔡万升,汤辉,张军,张浩.基于EPON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J].电力系统通信,2010,31(12):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