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分析 刘姜军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刘姜军
[导读]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总体思路,为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解决工作的展开提供了重要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是要明确战略目标、理清总体思路、掌握关键要素以及侧重关键难题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总体思路,为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解决工作的展开提供了重要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是要明确战略目标、理清总体思路、掌握关键要素以及侧重关键难题。但是在城市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大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保障和支持力度,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针对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战略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路径


        1、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举措和重要经济战略部署,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城乡规划是我国各级政府在城乡发展工作中的建设方案与规划行为,主要内容是对城乡基建、交通、居住、消防、绿化等进行的合理布局,合理投入资源对城乡生产环境进行建设。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乡村经济发展奋斗目标。城乡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科学的城乡规划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
        2、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才能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距,进而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演进的基础支撑作用,形成工农互补、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重城轻乡”战略的影响与制约,中国城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显著,集中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及其引发的农村空心化、“城进村衰”和日趋严峻的“乡村病”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的对象及其空间载体是乡村地域系统。作为一个由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等组成的地域多体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特定乡村地理空间内人文、经济、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在乡村地理学领域的深化和拓展。因此,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综合解析乡村发展演化的过程、格局和机理,探讨乡村人地系统优化路径,对于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城乡规划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3.1、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但是,只有在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乡村经济建设,实现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平衡发展,才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3.2、满足“三农”工作需求
        在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乡村内部的很多资源与能源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找到乡村的发展优势,就容易提升乡村的经济效益。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技术与先进理念的应用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增大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3、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彻底解决贫困区域人们的生活问题,对贫困区域人们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城乡规划的重点就是借助城市的力量来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平衡来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4、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4.1、构建全新的城乡关系
        (1)加大扩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力度。农村的商业、文化、金融、体育、教育等多方面均囊括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这其中的市场投入与发展是整个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均等化,研究出更多方面的税收优惠及土地优惠措施,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中来。扩建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利于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占比,从而达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证农村人口的就业不难的目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的宜居程度,吸引更多人口从城市移至农村。
        (2)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如今,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整体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相对没有受到较多的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除通信设施以外的所有基础建设方面,重点表现在垃圾回收处理、天然气设施及污水净化处理方面,这些方面的建设水平远不及城市地区,产业发展障碍也比较突出。针对此类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务必全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一系列整改措施,努力完善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4.2、产业创新路径
        以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困境可归结为发展二字,所以产业兴旺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要创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路径。首先,结合农村地区产业基础情况,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巩固优势、发展特色,确定主导产业,整合优势资源,为特色产业发展开路。其次,积极鼓励、引导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双赢、共同进步。第三,随着农业侧供给结构性改革进程的发展,相应的也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与经营体系,从而构成多元化的规模经营模式。
        4.3、科技创新路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我国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支撑性因素,农村农业发展也不例外,因此必须要采取科技创新路径,最大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一方面要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农村地区科研实验的开展,为农业科研提供设备、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同时,在农业科技发展上,要加强资金投入,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取长补短实现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大力提倡、支持民间机构、组织或个人进行科技开发,并且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最大程度上实现多元资本,增加经济效益,并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市场发展归路等,对科研工作进行有效调整,致力于为农村地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生活质量,以及乡村产业的经济效益。
        4.4、实现乡村自然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许多乡村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与文化遗产,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可以将乡村自然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的同时,发展文旅产业。一方面,实现乡村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对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实现吸引人才,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文旅产业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提升乡村的知名度,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率,不仅能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够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以广东省平远县仁居镇为例,当地政府结合红色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较好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结束语
        在城乡规划视角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型产业,保护乡村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的特色旅游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为乡村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和支持,推动我国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我党在十九大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安宁.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9):250-251.
        [2]庄飞.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7):278-279.
        [3]孙玉杰.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