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3012819850908xxxx
摘要: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市政道路的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条件,也改变了城市地区的水资源。硬化的城市地表水资源不足,吸收能力不足。雨季内涝问题突出。城市污水、废水排放不畅,都是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支柱。连杆承受较大的排水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规划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排水系统的功能,保护城市环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是基于现代居住环境要求下提出的新理念,通过城市内部水的调节,完善对城市水的优化和高效控制,从而提高城市雨洪管理效率,其中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不仅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同时也关系到对城市道路本身的保护。
1海绵城市概述
1.1概念
海绵作为人们生活常见物体,其排水性、储水性与吸水性较强,可用于城市建设中,解决储水与排水问题,以此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中安装收集雨水装置,集中净化雨水后可实现资源再利用。
1.2作用
在城市不断发展下,人们愈发注重基础建设。道路建设和人们出行安全、效率息息相关,应当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但是,受到出行压力增加与雨水浸泡的影响,增加了地基损坏概率,通过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集中雨水资源,采取资源转化方式,将雨水用于清洁城市和绿植灌溉,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还能补充地下水,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发展。
2城市道路技术及建设现状
2.1缺乏足够的前瞻性
海绵城市理念实现的是对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对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调动。当前在部分城市建设过程当中,道路建设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前瞻性不足是指在道路技术设计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考虑到城市长久发展的变化因素,仅仅单纯地完成道路建设工程。城市变迁对于城市的整体道路结构将会造成重大影响,也正如此在进行道路建设过程当中应当要充分考虑未来城市格局的变动以及城市可能出现的供水排水需求变动。
2.2没有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利用了很多的新材料和新的工艺,使得城市道路的质量得到提升,也使得道路的硬化比例上升,对径流水造成影响,使得雨水被排走,这对于城市地下水的储存非常不利。不仅如此,我国水资源比较匮乏,而雨水的循环利用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技术和材料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城市道路在施工过程中不够完善,例如使得雨水与污水在排出的过程中使用同一个管道,就不能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
2.3对短历时强降雨天气的承受能力较差
随着温室效应不断严重,我国很多地区气温都出现不稳定,经常在出现一些极端对流天气,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这种天气随机性比较大,降雨强度较高,在发生后短时间内地面会出现大面积径流,如果城市排水系统不够成熟,或者出现不完善,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使得排水系统无法满足需求,无法将积水顺利排出,造成城市出现内涝,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安全。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3.1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作为城市中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方便居民的日常出行,也体现了城市功能。
在设计人行道时,应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同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往的人行道建设多使用不透水材料,造成雨天会出现人行道出现积水、路面湿滑的现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根据海绵城市的概念,要求建造道路使用具有透水性能的材料,以确保雨水可渗入地下,可防止产生积水影响居民出行。设计阶段受土壤渗水性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在地底加装一部分排水管道,并设计安装角度,以确保排水的顺利进行。
3.2机动车行驶道路设计
机动车行驶道路建设一般使用不透水的原材料配合老旧的施工技术,易导致路面遇雨水后产生积水,影响地下水的使用,导致热岛效应的出现。将海绵城市的概念融入机动车行驶道路的设计中,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海绵城市概念的指导下,机动车行驶道路应采用具备透水性的材料进行建设,并配合先进的施工技术,可减少地上雨水流量,并补充地下水。在建设时可采用渗水性优良的沥青材料作为路面上层,同时使用不透水的原材料建设中层与基层,可避免路面积水,减小雨水对路基强度的损害。在降雨时,雨水会沿着设计的坡度流入盲沟中或直接流入道路旁的绿化带中,充分利用了水资源,避免了路面积水情况的产生,实现了生态的优化。
3.3附属设施
附属设施的功能是帮助道路排水,包括路肩、边沟等细节部分。在设计阶段,应合理选择建造用材料,控制各原料间的配比。通常情况下,新型混凝土材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以往的混凝土易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且净化雨水的效果不如预期,在实际建设这些附属设施时,可适当采取措施,加强雨水净化和回流的效果。路缘石作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分为平缘石、立缘石两种类型,路缘石铺设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步骤。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两类路缘石间选择更合适的一种,防止下雨产生积水,帮助雨水流入地下及绿化带。
3.4针对绿化带环节的设计研究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做好绿化带建设工作,这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绿化带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几方面内容。①雨水收集的有效设计。在自然降雨时,雨水落入地面后会通过地表进入地下水。根据海绵城市理念需在设计工作中保证绿化带的设置要处于路面下方的合理化位置,还要保障雨水口的分布满足统一性要求,高度的设计要低于土壤和路面的高度,保证集水的效果。②在设计水体过滤时,应先采取种植土铺设的环节,在种植土之上应用砾石层并在此层进行透水管的安装,保证雨水过滤时能够达到强化排水深度的效果,还能够有效补给天然水。③在设计雨水排入时,应保证溢流体系的完善,要将雨水与排水管道进行有效连接,可实现雨季时有效处理多余雨水的目的。另外,还可以直接利用绿地处理多余的雨水。
3.5与城市绿地的衔接
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时,设计人员须认识到市政道路与城市绿地间的联系。城市绿地可起到分流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绿地形式包括下沉式绿地、草沟等,根据地形的不同,绿地与道路的连接方式存在差异。(1)在水资源稀缺的地区,须加强基础设施收集雨水、净化雨水、储存雨水、利用雨水的功能,上述功能可通过科学放置排水管道实现。(2)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须加强基础设施排放雨水、避免雨水堆积的功能,可借助雨水的截污净化技术实现上述目标。(3)对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应先净化雨水、治理污染,借助绿化带或草沟可较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绿地、饲养家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结语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应对海绵道路控制指标因地适宜,合理制定指标,道路项目实施时应充分利用设计条件,尽可能设置海绵设施,也可以与道路两侧绿地共建海绵设施。
参考文献:
[1]樊彦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100-102.
[2]陈龙.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83+86.
[3]应昌浩.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21,6(2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