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呈现理论体系多学科化、工作模式多元化、技术方法融合化、实践探索多样化的特征,工作总体成效显著与任务艰巨并存。本文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新挑战,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径、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工作机制与模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容体系和技术标准进行综述。
关键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问题;措施
Considerations on Develop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in Different Ways
Wu Tao
(HanZhong Branch of of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710075,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geography and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uild a beautiful China.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system, diversified work modes,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and diversified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overall achievements of the work are remarkable and the tasks are arduou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ew challeng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erritorial space, the general framework and technical path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the working mechanism and mode of reg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erritorial space, and the content system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erritorial space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Problem; Measures
引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全局性变化,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也亟需转向更加集约、更加高效的利用方式。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自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提质机制新要求,人类采取综合措施对某一空间范围内国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全部活动,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重要的支撑,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脉络。本文通过探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研究路径,以期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与修复专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的差异化
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随着时代背景和生态问题的演化而具有阶段性特征。2000年以前,我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还处于萌芽时期,生态修复的理念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体现,如在《土地管理法》(1986年)、《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水土保持法》(1991年)等法律法规中,均对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有所要求。此时,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主要目标比较单一(数量目标为主),注重单一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没有形成系统性修复和差异化修复的理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长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一时期的生态修复以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目标,修复的核心对象是受破坏的环境。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多规合一”改革逐步纳入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范畴。“十三五”规划提出,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与传统的生态修复相比,新时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受损或具有安全风险的生态系统为对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差异化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2.1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聚落区应以土地平整或耕地翻耕、耕地休耕轮作、增施有机肥、田间道路配套、农田防护体系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内容,采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模式,推进农用地整治修复,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形成斑块、廊道、基质有机联系的农田景观生态格局;以农村宅基地特别是空心村废弃地整治修复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改善,修复农村河道绿化廊道,整治村庄污水臭水,疏通水网水系,推进垃圾分类治理,打造农村生态宜居新家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服务农村振兴。
2.2重点区域的识别与划定
重点区域的识别与划定应充分了解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认识自然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以资源的合理利用、永续发展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修复为重点,构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划定整治与修复区域、生态修复的重要节点、重要空间、敏感空间、受损空间的范围与分布,分层次、分区域、分阶段开展整治与修复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山、水、林、田、湖、草、湿”各要素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共同构建,以“田”为例,一方面考虑影响农田数量和质量的侵占、污染、灾毁等负向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可作为开发、整理、复垦、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的正向因素,两者综合方能更加全面确定农田需纳入整治工程的具体板块。
2.3以协调布局为目标,从自然地域单元的整体性出发,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区域,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往往与行政边界并不重合,尤其是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大型自然地域单元往往是跨省域的,这就需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国家尺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有明确的把握[14]。2011年6月8日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我国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即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形成了一个整体生态安全的基本轮廓。作为自然地域单元,“屏障”和“带”的区别不仅体现在空间形态上,更体现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生态屏障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景观格局相对复杂,提供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复合多样;生态带往往由某一种生态系统类型主导,提供单一或主体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也应当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迈进;在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我国自然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构架,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总体布局指引。例如,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在自然地理和生态区划上不是一个整体,横亘中央的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巴山地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一系列突出生态功能,值得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进行保护和修复。又如,面向“共抓大保护”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亟待从流域水系统的角度,探讨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保护和修复。再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海岸带近年来出现自然岸线锐减、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未来将海岸带保护纳入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将从陆海统筹的角度为海岸带的整体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更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南方喀斯特地区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议实施燕山—太行山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京杭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建设几条连接生态屏障和生态带的南北廊道,形成“屏障-带-廊道”网络化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2.4整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整治策略的制定是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题或专项规划具体应用最关键的环节,通过具体的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措施践行。全要素综合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注重各要素的综合修复,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工程间的实施时序,尽量发挥工程的加和效应,保证修复过程的低能耗、高效率;单要素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分类分情况处理,切不可一概而论。例如,矿山修复中,对于废弃矿场,积极实施重点治理工程,巩固矿山边坡,恢复废弃采矿部分矿山的植被,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对于正在开采的矿山,则需积极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模式,做到停采时完成大部分矿山修复工作。此外,由于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类型多、技术复杂、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规划任务措施的设置如何统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保护与修复措施选择等方面的关系。
结语
目前,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开展国土空间全要素综合整治,及时修复损毁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倪江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化建设[J].消费导刊,2020(41):56,58.
[2]王振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与思考[J].消费导刊,2020(3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