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新圩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桂林市 5416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缩小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距离,近几年国家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协调发展战略,力求两者的平衡发展使城市带动村镇甚至影响村镇建设,也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建设规划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将会阻碍村镇的持续化发展,为了实现村镇的科学发展统筹好城乡建设,当下必须展开对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研究,提升总体水平。本文将通过分析村镇建设目前的发展困难与现状提出有效的改善路径。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镇建设;规划管理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已经是日新月异,各种信息技术的疯狂生长,给现代的城市居民带来了各种新鲜的生活体验,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是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统筹协调的,目前针对城乡统筹发展,国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1]。希望从本质上提升全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真正的富强。村镇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一样需要多么先进、创意而是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实现人文的升级设计,体现淳朴的美,这就需要管理者以科学的眼光投入热情为村镇建设规划创造新的篇章。
一、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提升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水平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使得集中精力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很多资源与人才大量的涌入城市,随着城市发展的饱和,逐渐也体现出不均衡的发展现状,因为城市与村镇的明显差距更多的人追求好的生活环境选择进入城市发展,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加,乡村的土地出现荒废,整体上来看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近几年国家统筹全局,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路线,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村镇的创新建设,但是由于建设规划的管理不严格、不科学,形成了很多表面工程。没有从村镇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当地的生活生产特色,总结人文文化规划有特色有底蕴的建设,是村镇建设出现千篇一律、走形式主义、做美化工程等情况,这违背了村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利于村镇的长远发展,甚至一些地方的村镇盲目引进工业,对本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2]。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进一步提升村镇建设规划建立的水平就会对村镇建设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不利于我国的特色发展与建设。
二、目前村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管理规划的不科学性
首先很多地方村镇建设规划对于房屋建设与耕地规划的不合理性,由于农村监管的不及时现在很多宅基地没有实现统一规划仍然由居民自由发挥,造成土地与宅基地的混合使用,无法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对于农业来说也不能打造整体的生态农业,依然呈散户状态,这样对于村镇的整体规划发展有一定的阻碍[3]。
其次就是原有的土地政策使得居民自由建设,各种违章建设影响村镇的整体规划很多时候难以实现整体搬迁,旧的村镇无法搬迁,新的村镇就无法建设,对于田地也难以实现整体的机械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农村耕地的生产效率。
最后就是对建设规划的认识不足,经费方面投入不够,自然导致了在建设规划方面能节省就节省,很多规划设计都是照搬其他村镇建设,没有体现出当地的特色,没有贴近实际的地理特点,使得最终规划沦为难以推进的困难工程,导致很多投资人撤出。
2.过于追求基础建设,耽误其他项目的建设
近几年对于村镇建设来说普遍认为是先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大力的丰富基础建设,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村镇生活环境,并且提升居民的幸福度,但事实上基础建设只是村镇建设规划的一部分要在整体的产业协调上下功夫,将村镇单一的产业机构进行调整,能实现大家的自由创业在家门口实现工作,这样一来也能让很多年轻人才留在家乡。
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没能贯通全局性,只能达成最后的建设不协调,村镇的主要问题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村镇最本质的就是自身的自然资源,根据这个开发旅游观光也是最接近城市实现城市与村镇协调发展的路线之一。只有确定了发展的方向与整体的规划才可以确定每一部分的具体建设。
3.专业人才的缺乏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选择留在城市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农村严重缺乏人才,尤其是村镇建设规划方面缺乏人才引进机制,对于村镇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建筑者就是居民自身,如果不能从村镇居民自身出发挖掘人才相关的建筑规划就会脱离乡村本身,容易实行一些不切实际的设计方案,或者追求单一的目标使得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4]。
4.村镇的一些法律法规落实困难
要想村镇建设规划全面落实执行,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做支撑,但是在现实中村镇居民整体对于法律法规意识的淡薄,阻碍着村镇建设的推进,比如在整体规划中对于土地的划分利用方面居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建设。还有近几年农村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也破坏了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对于利益的过于追求忽视了生态性与环保性不按照环境保护规范经营与生产给乡村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三、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提升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有效路径
1.规划要走长期路线
为了融合城市发展提升村镇建设的速度,现在对于村镇建设展开了很大的社会投入。很多村镇的资源和优势也逐渐被挖掘出来,但是近几年由于一些不科学的规划使得村镇发展难以实现长期发展,不但没彻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反而加剧了村镇的生态压力。
村镇环境与文化是我国发展中保存相对较完整的部分,它的建设和规划绝不是一些追名逐利的人利用的工具,要实际的为居民着想为村镇的今后发展做谋划,不但要实现经济发展还要实现生态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我国的村镇有很多独有的特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长久以来形成了特有的人文形式,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重要的是对村镇的科学规划,规划是发展的依据和蓝图可以指导居民与建设者打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针对当下村镇规划中的很多问题来看,需要改进的就是在生态与环保还有文化创新方面的发展融合,村镇管理者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挖掘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建筑与产业结构,并且将环保与节能理念贯穿于始终才能制定最佳的规划方案例如陕西的很多村镇就是完全以自身文化与特色为基础打造了当地的旅游品牌,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
2.在交通方面打通现代化建设通道
在以前村镇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重要原因就是交通的不便捷,很多本地的居民出行困难,外面的人进去也就不方便,使得村镇与周围甚至城市的联系较少,阻碍了村镇的经济发展。要想实现村镇的发展与建设,在规划管理中就要重视交通的建设,积极开通现代化交通方式,让村镇实现与周围区域的互通,这样可以实现很多经济与生产的往来,加上近几年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生活的体验向往,可以利用便利的交通开发周末郊区田园旅游项目。
在村镇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种植,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很多农副产品就很难运输到城市,村镇的经济发展就不能实现快速发展。有的地方开通了蔬菜、水果城乡专线给新时期的村镇种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上现在信息科技的发展,乡村居民懂得了使用新媒体平台销售农产品解决了他们运输难与卖货难的问题,提升了村镇居民的种植信心。在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村镇开始智能种植,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打造新型农业成为地方的产业亮点,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资和参与,这才是真正实现城乡的协和发展。
3.完善村镇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资源
村镇的振兴建设说到底还是要居民自身为最大的作用人,管理者制定了合理的规划方案,现实是需要当地的居民一起合作完成,最后还是要居民自己成为最大的主动力。当下对于村镇建设来说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在以前国家鼓励大学生下乡确实是一个双赢的政策[5]。既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力和实践能力,也给村镇居民在种植和养殖等方面带去了科学的方法和观念,但是由于村镇的环境和发展条件依然比不上城市所以很多大学生最后还是会选择返回城市发展,甚至这个政策沦为一些青年给自己镀金的方式,没有对村镇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此来看还是要通过村镇自己的内部解决人才问题,村镇最缺的教师教育资源,近几年国家通过整合对村镇教育资源进行可优化和提升,也鼓励社会有志青年到地方锻炼、支教。其实最有用的就是借助互联网,解决现在村镇居民的文化水平。村镇管理者要积极建设信息化村镇文化发展道路,在每个村镇建立自己的网络小课堂,给有需要的村镇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不仅包括基础文化知识还有农作物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新型产业机构建立模式,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等等内容,只有接触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村镇居民的整体素养才会提高,在进一步的村镇发展中才能展现出更好的面貌,为建设新时代乡村文化打好基础。
4.积极借助城市资源缩小城乡发展距离
在大众看来城市过于现代化和村镇的发展脱节甚至格格不入,其实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两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中要积极借助城市的各项资源优势让村镇实现发展。比如资金方面是村镇发展中的重要阻碍因素,单一的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城市中有很多公益组织和有志人士,可以发挥社会的公共作用将一些资金应用到村镇建设中,这样能加快村镇建设的步伐,同时也能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村镇建立良性的资金应用体系,发挥村镇回馈城市的作用,可以在村镇的后期规划中多设置一些对城市和村镇互惠互利的项目,实现两者的良性发展[6]。现在有些村镇建立了与城市合作的农业种植项目,比如定制鱼塘、蔬菜大棚,很多企业在村镇都有自己的原材料种植基地,并且实现了全程在线式体验方式让消费者更有参与感。
5.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村镇建设的规划管理中要根据村镇自身的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每个村镇现在的发展速度和情况不同,不能采用一概而论的方式,这样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对于发展缓慢的地方考虑不够周全,管理者要实际的考察当地情况、听取居民的真实意愿,总结之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比如有些村镇现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单纯的建学校就会浪费资源,因为首先没有那么多的学生,其次是教师数量不够。很多家长在城市选择就业也会将孩子接到城市生活学习,而留在村镇的大多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在医疗和养老机构方面多投入一些,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当地的更好发展当然也是为了解决更多村镇的居民的困难和问题,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四、结束语
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是个复杂的工程,这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与协助,重要的是村镇管理者能从实际出发挖掘本地特色,规划长远、切实可行的环保路径,真实的为村镇居民提升生活水平做计划,积极借助城市的各项资源加快村镇发展的速度,为村镇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推进我国新时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星.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7,000(035):96-97.
[2] 王江.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000(012):299-300.
[3] 陈淑英.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3):41.
[4] 万旭东.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0,000(001):18-23.
[5] 牛良信.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新认识[J].中国科技纵横,2017,000(001):140-141.
[6] 吴丹.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