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朱江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朱江
[导读] 现如今,我国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湿地公园这几年广泛兴起。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云南能投缘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湿地公园这几年广泛兴起。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当中不能够缺少的关键部分,可以帮助城市蓄水、防洪,具有极多的功能,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城市湿地公园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相关专业人士对于这种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设计的想法也变得更多。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然后分析了生态湿地公园分类,最后介绍了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景观设计


        引言
        湿地位列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护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自然湿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保护和扩大现有湿地面积最为合理的方式之一。湿地公园不仅能够蓄养、净化水源,提供营养物质,保证动植物多样性,调节城市地区气候,还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科研科普等场所。世界各国也逐渐重视起城市湿地公园的构建,初步建立健全的理论体系。
        1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是水文生态来看,盐城湿地的保护与恢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态效益显著。为增强湿地遗产传承活力、丰富湿地文化宣传展示载体,盐城市湿地公园开展湿地改造与修复项目,以休闲浏览、自然野趣、科普教育以及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具有典型特征和湿地生态功能,且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公园即为城市湿地公园。其中城市湿地公园基底环境为土壤环境和水文环境,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生态湿地公园分类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可以分为5种类型,主要有生产型湿地、水利型湿地、生态保护型湿地、环保型湿地与游憩型湿地,其中游憩型湿地的建设范围较广。游憩型湿地包括5种类型,即野生湿地、仿生湿地、生态展示湿地、湿地恢复、污水净化。第一种湿地类型主要是一些具有湿地形态和自然演化功能的自然湿地,这类湿地通常情况下会受到较好的保护,不会受到人为损坏。第二种湿地类型是借助模仿真实湿地形态和湿地演化功能的人造湿地公园。第三种湿地类型虽然具有湿地外貌,但并不具有湿地演化功能,主要是借助其他方式进行湿地探索和展示,以达到宣传与教育的作用。第四种湿地类型是因为原有湿地场所受到人为破坏,而借助人工方式对其进行恢复,以保证恢复后的湿地还能保留湿地功能和外貌。第五种湿地类型具有一定的湿地生态功能,可以通过对污水净化实现水资源循环使用。现阶段,在城市内部建设湿地公园对于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实现气候调节,还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内部湿地生态可以降低水体污染,有效控制地表径流的排放,保证水土稳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湿地景观较为复杂,其中不但包括多种生物环境,还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群体,多样性生物与生物群体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为城市一些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湿地内具有丰富的物质能量,湿地内部物种越多稳定性则越强,其湿地生态调控能力和抗灾能力也就越高。
        3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的策略
        3.1斑块规划设计
        湿地公园的斑块主要根据自身的相关要素进行组成。但人工、半人工湿地和设计对湿地斑块的构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人工设计的斑块主要采用景观节点的形式进行展现,主要分成自然和人文景观节点。人文景观主要有湿地动植物的展览馆、休闲娱乐的场地、本土特色文化展示区域、水产养殖的示范基地等向游客进行一定的科普教育;自然景观主要是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岛屿、植物群落、观鸟亭等相关场所不允许人们进入。


湿地公园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湿地自身生境的脆弱性,人文景观节点的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远离自然景观节点,防止游客破坏自然生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类型的野生动物进行栖息。另外,自然景点要严格限制游客的数量,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约束游客的行为,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3.2水源及水质保护设计
        通过设置沟渠、湿地过滤,人为干预等措施,使水资源更好的被利用与湿地公园的建设。
        湿地过滤:将被污染水源引入湿地区域,通过土壤层、植被种植及养护等工程设计技术净化水源水质,设计提高漳河的湿地净化能力。
        设置排水沟渠:根据设计排水流域,充分利用地形和河流分布,沿道路通过雨水管渠进行收集,在合适的位置就近排入河道雨水湿地系统。
        3.3对城市主题性场所进行构建
        在对湿地公园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设生态林区、防护林带、湿地植物园、地形种植区以及人工浮岛等形式使其与城市景观格局保持一致。如,在对人工浮岛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使各个岛屿串联在一起,技术人员可以借助人行栈道,使城市原生态景观得到展现;在对地形种植区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季相变化的植被种植在微丘地形区,在不同的季节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官享受;在对湿地植物园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以景观小品为依据,对科普园、游览和观光园进行建设,使其教育意义得以发挥。
        3.4廊道规划设计
        湿地公园的廊道连接不同斑块,形成循环联系通道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循环。因此,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科学有序地布局廊道。根据人们实际需求和廊道自身的特性进行划分,主要有景观大道、线性水域、引景空间、景观大道是湿地空间结构的主线,具有最大的长度和宽度,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合理配置其两侧的绿化宽度和植物。线性水域合理设计为人们提供游览线路的指引。另外,湿地公园中有大小不一的斑块,没有规则的布局,将这些斑块进行连接的廊道形成景观节点的引景空间,该种廊道的外观和相应景点保持一致。
        3.5生态湿地公园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湿地与景观植物进行保护,因此需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使其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负面影响。规划设计时,需保证游览路线符合实际情况,要将生态湿地公园内一些重要节点全部串联起来。生态湿地公园内部游览路线需结合多种功能分区、水体特点、文化等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使游览路线更加顺畅,避免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生态湿地公园规划过程中,需将主要观赏路径设计在过渡区和开发区内,结合不同的参观重点设置对应的文化体验路线及教育体验路线。例如,可以在科普区域内设置独有的主题路径,在这一路径周围种植相应的植物群落,给予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
        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是一种可以让湿地得到保护的公共场所,通过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设计,可以有效地促使湿地保护区,构成一种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对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和生态设计,必须和城市实际环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湿地公园获得更多发展。在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根据设计方法的完善,促使湿地公园的景观在工作人员不断改造的情况下,使其功能性以及趣味性,还有社会意义等各方面,能够获得更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茂辉,赵艳娇.习近平长江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价值[J].新西部,2020(17):7-8.
        [2]敖明舒,刘永杰,赵荟.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捞鱼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计[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0(2):23-26.
        [3]何君洁.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使用后评价——以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37(06):175-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