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郑仲勋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郑仲勋
[导读] 在社会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诸多现代机械制造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升了生产效率并助推生产力,有利于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

        身份证号码:21052219890117xxxx
        摘要:在社会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诸多现代机械制造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升了生产效率并助推生产力,有利于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研究者基于机械制造技术的综合性、先进性、迭代性特征,分析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问题,指出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方向


        前言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升级较快,机械制造技术不断突破瓶颈与解决传统弊端,已顺利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械自动化生产。基于此,机械制造技术持续发展将辅助社会不断进步,为工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对于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加以更多关注与重视,促进机械制造行业可持续绿色发展。
        1.机械制造技术特征
        1.1迭代性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这说明全球经济持续开放发展提高了国际贸易合作频率。而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在运营中不仅要与国内同行竞争资源,还要与国际先进机械制造企业竞争市场资源。为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机械制造企业应增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使现代机械制造与科学融合程度更高。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征之一是具有更新迭代性[1]。
        1.2综合性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创新与投入实际生产,有利于强化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同时,现代机械制造加工技术持续更新与应用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在实际市场应用中较为广泛。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融入传统机械加工生产中,能够发挥较强的延展性。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机械制造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生产,还可以改进和优化机械产品加工、设计、管理、生产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因此,我国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综合性。
        1.3先进性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涵盖多种科学技术,是一种将监管技术、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结合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实际投放应用中,以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结合新科学技术改造和优化机械生产与加工环节。同时,部分科技将增加有效延伸部分,从而完成物理联系、信息共享与能量传输等多种功能。基于此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先进性。
        2.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2.1机械制造现代化背景下的“全国化”、“全球化”模式产生的风险
        由于涉及的环节和人员众多,甚至同一机械在组装的过程中涉及到国产零件和外国零件的综合性组合,因此,对于整体机械实现最初对于机械的产品生产要求和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我们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机械行业的根基不足,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制度也不完善,导致我国生产出来的大部分机械只能以粗略的产品加工或者简单的产品生产为目的。就算应用了从外国进口的精密零件来实现对我国国产机械的改进,相关零件的维护以及相关零件对国产机械的整体适配性,也需要经过长期的考核和观察,这是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2.2部分通用类别机械零件的制造大部分需要人工参与
        小型作访和小微型企业生产机械零件的过程,其本身也大部分依靠零件生产的技术人员的能力。其中以车床的车加工工艺为代表。在车床车加工工艺生产过程当中,零件的固定、车加工的过程等机械生产工作都涉及到人工参与,导致人工在机械零件制造过程中占有的对质量的影响程度过大。人员的整体技术对于机械零件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也使得车床车加工制造出来的零件,很难持平自动化机械设备生产出来机械零件质量水平,并且很难保障机械零件同一批次中的质量稳定性。



        2.3机械制造设备的精度问题
        我国的工业发展时间并不如西方国家那么长,机械制造技术得不到相当充分的沉淀和发展,因此目前对于部分高科技的精密机械的生产,我国仍然难以达成。另外,由于国际国家之间的技术壁垒和外交政策,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得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分享和支持,甚至在向西方发达国家购买了高端的高精度的设备以后,连进行维护和修理都做不到,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高精度机械零件和机械维护技术[2]。这对于我国现在的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影响。部分不具备大量投资资金的企业则选择相对廉价的国产设备来进行生产。但是因为本身机械设备的质量差别,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由于机械设备的精度而出现质量上的分别,又导致国产设备生产出来的的产品的价格不如进口设备。
        3.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探讨
        3.1加强机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来实现产品成品机械设备的稳定的质量和功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编程技术和工业生产机器人的应用程度。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生产自动化一样,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并且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它将发展成为对于我国工业科技能力的基本要求。我国现在整体处在由低端的制造业转型向自动化的、高科技的高端工业的过程当中,本身就需要以实现商品生产过程中的高自动化程度为目的,来减小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从而减少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当中肩负的责任,将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内容,更多地分布给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生产元素。因此,实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将是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提升的基础。
        3.2“全国化”、“全球化”机械制造模式需要更为标准化的管控
        在现如今面临的“全球化”、“全国化”的机械制造模式中,一台机械设备所需要的零件可能来自全球各地或者全国各地。我们要建立标准化的质量管控体系,尽量保证来自所有渠道的产品零件,都符合能够为成品机械设备实现一定的产品生产目的和保证必要的产品生产质量的要求,并将此作为机械零件采购的底限。标准化的管控和细致谨慎的质量监测系统,能够防止产品机械因为各种细小的问题而出现功能上的缺失,导致因小失大。这是在现代的机械制造模式中,我们需要在制度方面进行的改革。
        3.3提高产业链过程中的质量标准
        为了实现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要从作为机械零件的生产终端,同时也是最庞大的机械零件生产群体的小微型企业和民间作坊出发,提高他们对于机械零件的质量控制的意识,从而提高整个机械生产过程中产业链整体的对于机械零件的质量把控标准。这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源上解决机械零件生产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无论他们是从通过设备的改进方向,还是通过对机械零件生产过程中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它们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对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提供助力[3]。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机械制造的大型企业才能够放心的安全的从小微企业采购通用性较高的零件,并且保证相应的零件在机械组装完成后,能够不会对机械设备的最初的制造目的和生产目的产生影响和阻碍。
        结束语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相比仍存有一定差距,亟须企业正视双方之间的差距,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企业生产制造水平。机械制造技术升级有助于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助力我国度过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孙凯.浅谈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1,52(02):29-30.
        [2]乔蒙.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设备工程,2020(12):188-189.
        [3]麦志佳.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0(18):6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